國學日課
元曲三百首
導 讀
馬緻遠(約1251—1321以後),号東籬,大都(今北京)人。青年時期志向遠大,但仕途多舛,政治抱負一直沒能實現。晩年不滿時政,隐居田園。馬緻遠曾與李時中、花李郎、紅字李二等名家一起加入元貞書會。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馬緻遠的散曲數量最多、流傳最廣,所著雜劇今知有15種,散曲小令115首、套曲27首,有輯本《東籬樂府》。與鄭光祖、白樸、關漢卿并稱為“元曲四大家”,後世又稱其為“曲狀元”“馬神仙”。《太和正音譜》稱“馬東籬之詞,如朝陽鳴鳳”。其小令《天淨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今選小令27首,另從套數中選取3段,内容涵蓋了懷古、歎世、抒懷、羁旅、相思、歸隐等各個方面。下面以曲牌分組,進行簡單介紹。
《天淨沙·秋思》描繪了一幅羁旅圖。前三句由九個名詞組成,每一個名詞都可以單獨代表一道景緻,組合在一起又天衣無縫,營造出秋風中遊子獨行的凄涼意境。後二句言簡意赅,用夕陽和天涯襯托出遊子心中的無限哀愁,同時又給讀者留出了足夠的想象空間。
“
【越調】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1,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2。夕陽西下,斷腸人3在天涯。
注
釋
1昏鴉:黃昏歸巢的烏鴉。
2古道:古舊的道路。西風:秋風。翟惠父《詠鬼門關》詩:“西風古道悲羸馬。”
3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而肝腸寸斷的人。這裡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羁旅之人。
譯
文
枯藤纏繞着老樹,枝頭栖息着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水邊有幾戶人家,古道上秋風蕭瑟,風中踽踽獨行的是一匹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漂泊在天涯。
本解讀摘錄自嶽麓書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