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聽過“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你可能不知道,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其實在中國甘肅省。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修築了兩個偉大的建築,一個是長城,一個便是秦直古道。
秦直道是秦始皇時期修建的軍事交通工程,從陝西鹹陽到内蒙古包頭,全長約700多公裡,全部用黃土夯築,由于道路大體南北相直,故稱“直道”。其被史學家譽為中國“第一條高速路”,穿越平原、山地、草原和沙漠,曾“車辚辚、馬嘯嘯”,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于甘肅省慶陽市董志塬深處的這條“秦直道”,比著名的“羅馬大道”還寬3-8米,長10倍,它的平、直、寬,都符合現代高速公路的特征。
秦直道不僅是運送辎重補給的軍事要道,更是連通了中原到塞外的商旅之路和民族融合之路。
秦始皇35年,即公元前212年,派大将軍蒙恬、太子扶蘇征調民工數萬,“塹山堙谷”、燒山伐木,于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終于築成了這條古道。千載之下,秦直道或被自然剝蝕,或被林木覆蓋,但我們仍然能從遺迹中辨認出直道的磅礴氣勢。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秦直道全長“千八百裡”(約合今1400餘裡),從鹹陽所控的甘泉宮(今陝西淳化縣)開始,一路向北,直通邊塞九原郡(今内蒙古包頭市麻池古城)。途經陝西、甘肅、内蒙古等三省區十四個市縣八十餘鄉,曆時兩年半主體全線貫通,是當時由鹹陽至九原郡最為接近的道路。随着唐宋以後政治格局的改變,秦直道才逐漸被忽略,轉為民用。
《蒙恬列傳》中說秦始皇想巡遊天下,取道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包頭市西)直通雲陽縣甘泉山的林光宮(在今陝西淳化縣西北),乃命大将蒙恬負責修路。從九原到甘泉,一路開山填谷,全長千八百裡(約合今748公裡餘)。
甘肅境内秦直道遺址主要沿子午嶺主峰南北縱行,長度約290餘公裡,經過30個鄉鎮50餘村莊。現存道路遺址,最窄4—5米,最寬6—10米。沿道路兩旁的險要之地,仍保存有城障、關隘、烽燧遺址。沿途蜿蜒于子午嶺森林中,這裡風光旖旎,春夏滿山披綠,入秋萬山紅遍,冬季銀裝素裹,景色十分壯觀。
昭君出塞的故事流傳了千多年,可以說人人皆知,但提到打扮梁,知道的人并不多。
打扮梁是子午嶺上的小地名,在今華池縣喬河鄉境内,是秦直道上一個古驿站。相傳漢代昭君王嫱出塞遠嫁匈奴單于呼韓邪時,走的就是秦直道。在途中經打扮梁這個地方時,曾有小駐。當時這裡是西漢和匈奴實際控制的邊界線,王昭君越過此地,便意味着離開了故土。因此,王昭君在此曾梳洗打扮,面南拜别故土父老。于是,便留下了“打扮梁”這個富有紀念意義的曆史地名。現在這裡除了一個城障遺址的殘垣斷壁和一座烽台外,再也看不到當年驿站的任何遺迹,但昭君梳洗打扮這曆史的一幕卻永遠定格在了這裡。
今天登上打扮梁,探尋曆史的足迹,我們心頭會頓然湧起一股思古之幽情:坐在馬背上的王昭君,在穿越莽莽林海時,對親人是怎樣的眷戀?離别故土又是怎樣的憂傷?“閨閣堪垂世,明妃冠漢宮;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昭君遠嫁,換來了國家的安甯與民族的和睦。這,也許就是慶陽人常常念叨打扮梁的真正原因。
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曾說:“秦直道穿越平原、山地、草原和沙漠,而且經過兩千多年風雨的洗禮,現在仍然有一些路段能夠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這是很令人欣喜的事情。”
山林在側,雲海缭繞,深入秦直古道,便能和慶陽壯美的山河風光來一次親密接觸。提到黃土高坡,腦海裡總是浮現黃沙漫漫、一望無際的大平原,誰能想到,在黃土高坡上,還有這樣一片茂密壯觀的綠色森林!
在秦直道上行走,還如同闖入一條時空的隧道,那些曆史洪流中的故事,都在這條路上奔走而過。這條路,見證了漢代和親公主在馬車中留戀家園的回望,聽過張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失敗後歸來的嗒嗒馬蹄聲……走在這條路上,滿是神秘感和敬畏感。它是沉默的史官,是歲月的留影。
2000多年,這條路兩邊草木茂盛,但路面上卻寸草不生,這都是因為當年蒙恬将軍帶着30萬大軍挖山填補、層層夯實,整條大道就如一塊完整的大石頭一樣,這條路,凝結着先人的汗水與智慧。
當我們今天漫步在秦直道上,感受着這寬闊平坦的古道雄姿,仿佛能聽到林濤的交響與當年那千軍萬馬在直道上馳騁的共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