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内審師修行與實戰(shenjizhishi)
本文側重于和内審同行們的交流,偏向于内控和實戰,與外部審計關注的點兒不太一樣。
一、弱化外審關注的重點
因為分享的是内部審計,所以不太關注那些對于外審來說很重要的審計内容和程序,與傳統的關于應收賬款的審計差異較大。
本文不太關注以下幾項:
1.賬務處理:如果你的内審任務更偏重于财務審計,可多關注這一塊兒,針對确認、計量和報告、分析以及原始憑證;
2.函證:對于外審來說,這是評估應收賬款真實性的最有力證據,因為外審關注“企業集體業績造假”風險,而内部審計基本上不存在這種假設。
3.賬齡分析:内審當然也需要賬齡分析,但應該建立在内部控制程序的基礎上來分析,如:不同賬齡應該采用的哪種“催收方式”,而不是僅僅用于“壞賬估計”。
4.壞賬準備:财務賬上的“壞賬準備”科目是基于“财務制度要求”、“會計準則”或“稅務籌劃”的考慮,而我們内審關注點兒應該放在“回收難度”上。
5.報表:内審不關注對外的财務報告,更關注内部的各類管理報表和台賬。
二、對于内審來說,“應收賬款”包括哪些?
如果老闆讓你去審計“應收賬款”,如果你隻是盯着“應收賬款”這一個科目來看,那你就狹隘啦。
在老闆眼中,隻要是“應該收而沒有收到”的錢都是“應收賬款”,會計科目中,除了“應收賬款”科目外,還包括其他科目,如: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預收賬款,甚至還有一些已經計入成本費用的墊付款項。
這個度,需要内審師去把握!
但有幾項内容一定要注意:(1)應收的收入款;(2)代付款和該收的各種保證金;(3)各類定金和預收款;(4)放出的外債或到期投資款等等。
當然,重點還是在主營業務收入産生的應收款賬上,下文仍舊以此為主。
三、内審工作的重點
總體來說,應收賬款的審計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數據的準确性。各類台賬、管理報表、入賬信息是否都相符。
2.合規審計。合同、制度、流程是否執行到位,相關崗位、人員是否盡職?
3.内控缺陷。包括組織架構、流程設置、人員管理,也包括合同、制度等标準的完善程度,是否能促進應收賬款和管理和快速回收?
4.風險評估,評估各類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及存在的風險在哪?
5.整體分析,分析現在應收款的曆史水平、壞賬占比、周轉速度、重要金額和客戶分析等,這是一項由審計部門出具的獨立性分析,更具客觀性。
四、審前準備工作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審計前期工作做好了,就成功一大半了。
1.資料需求
審計人員在發送《審計通知書》或口頭通知時,一定先做一個《資料需求清單》,搜集一些審計所需的前期資料,做好審前準備工作。
不要求事無巨細,但應該包括以下幾項主要内容:
(1)《合同》文本或類似協議;
(2)《合同台賬》,含收款節點和實收;
(3)《應收賬款管理台賬或報表》(未必有),含應收時間和金額、實收時間和金額、逾期金額、違約金、催收進度和逾期原因描述等;
(4)《關于應收款的管理規定》包括财務應收制度,和相關業務部門的内控管理制度;
(5)《催告函》、《訴訟台賬》等催收方式的台賬,并要求保留原始文件備查。
(6)賬齡分析、周轉率分析、分類占比分析、重點客戶占比分析(這一項可以自己分析,如果公司有,可以要現成的);
2.審計底稿
如果之前沒做過這項審計,建議做一份自用的《審計底稿》或《審計方案》,excel版的,不要弄虛頭巴腦的東西。
主要結合以前的審計發現、内控制度、合同協議三項内容來做。
審計底稿包括3項内容就行。
(1)分類:審計師根據個人需求來分類,怎麼實用怎麼來;可以按職能部門分,可以按應收性質分,也可以按賬齡分,還可以按催收程序分。
(2)标準程序:合同怎麼約定的,制度怎麼規定的,把涉及到的内容全部納入底稿,一項一項列進去。這一項才是核心,找到這些點就知道要審計什麼啦。
(3)審計程序怎麼開展:在底稿裡不要求寫得有多明細,重點是整理和拓展思路。
不要求審計底稿有多豐滿,就是用來梳理審計要點的,避免遺漏重要項。如果你是高手,胸有成竹,那麼做不做底稿或方案都無所謂。
五、重要審計程序
審計底稿裡有一項是“标準”,根據标準找風險點,然後開展審計程序,大概說幾項吧。
1.數據管理:一項容易入報告的内容,基于《審計需求清單》内所提内容,如果财務或相關部門沒有相關台賬或數據信息,這本身就是一項管理缺陷,可入報告。
2.表單、賬表相符:合同應收條款、内控制度要求的應收條款,與相關台賬和入賬信息是否相符,不要小看這一程序,很多時候一些管理報表内缺少相關數據,也會因為遺漏而沒有催收或上報。
3.數據分析:合同和實際履行節點、發票、已收款、應收未收款,餘額;把上幾項數據做到一個表格裡,你可能就會發現:勾稽關系不對。
這時,一些特殊事項就引出來了:合同違約扣款、打折、逾期申請、退貨等等,一項一項複核,有時也能引出舞弊線索。
4.合同和制度。合同雖然是一項标準,但也是我們審計對象,包括:收款節點的合理性,付款逾期違約金、争議解決方式,結合業務開展情況來評估條款中存在的風險,如果合同内容有缺陷就提出來,同樣,内控管理制度也是。
5.催收程序1:按照合同條款或制度要求,查看相關部門是否執行了催收程序,包括:催告函、訴訟處理、權責分配、内部流轉單據等。現有的逾期付款理由是否合理和真實?
6.催收程序2:目前,各行各業基本上都處于買房市場,一般情況下,出現應收款延期也隻能默默忍受,很少通過訴訟解決。尤其是遇到戰略性客戶,隻能忍!
但是,并不代表企業無計可施,比如:催告函、現金折扣、上遊部門助力(比如農民工堵門)、招待和回扣、票據貼現支付、資産抵款、擔保、抵押質押等等,要想着法把錢要回來。
這時,我們審計人員就要看公司是否執行了“有效”的催收程序,是否有相關的催收程序?
7.評估分析:先分析曆史回收比例;再結合職能部門,對現有的應收款進行充分評估,重點是對“可回收比例”的評估和死賬等,最後出具一份《應收款分析表》。
核心,是基于曆史經驗和内部評估,與财務分析未必一緻;
對于大額“壞賬”,需要進一步搜集證據,深入分析。
8.關于賬務處理的一點想法:對于所有的主營收入,無論收款與開票是否同步,均通過“應收賬款”(預收賬款也行,但隻能選一個)中間科目處理。
收款時,借現金,貸應收賬款;開票時,借應收賬款,貸收入;
這樣,從賬上就能直接看出某客戶付了多少錢,開了多少票,比手工台賬更準确。
六、審計報告
審計報告還是老一套,包括:标準、問題、原因、影響、結論和建議,按不同的審計發現一個項一項地寫,本文就不再多言。
報告内最難的是一些内控缺陷和風險提示類建議,未必能被人接受。
但是,我們仍舊可以将其作為“參考性建議”提出來。
請多多關注轉發!
#内審##應收賬款##戲說審計##職場##審計專業複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