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閃存最新信息?提到eMMC閃存,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是多年前部分非主流廠商将手機裡的eMMC拆下來當“黑片”用,用來造PC上固态硬盤的操作;還是更早前,曾在手機市場掀起一陣腥風血雨的“閃存門”,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華為閃存最新信息?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提到eMMC閃存,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是多年前部分非主流廠商将手機裡的eMMC拆下來當“黑片”用,用來造PC上固态硬盤的操作;還是更早前,曾在手機市場掀起一陣腥風血雨的“閃存門”。
但這些放到現在來說,也都早已是“翻篇”的舊事了。畢竟對于如今的智能手機市場來說,哪怕是千元機,許多産品都已經在新平台的幫助下用上了UFS3.1閃存,或是哪怕最不濟也得是UFS2.2。至于eMMC這種玩意,大抵早就被大多數消費者給抛在腦後了。
正因如此,當我們三易生活在2022年8月底看到一則關于铠俠方面宣布出貨“最新款eMMC5.1閃存”的消息時,第一反應還以為是網站出了故障,把幾年前的舊聞給翻出來了。
畢竟這則消息先不說标題和内容看得人一頭霧水,但類似“在客戶制造過程 / 發送回流前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自動休眠時間較上一代減少100×6”之類的語句,不僅明顯是“機翻”、而且也讓人完全猜不到本來的意思。
明顯的機翻痕迹,叫人看得摸不着頭腦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這句:“支持更快速接口速率的JEDEC eMMC 5.1标準(HS400)”。通過查詢公開資料就會知道,這是個頒布于2013年10月1日的行業技術标準。它的出現,也就讓這則消息看起來更像是一次網頁數據錯誤了。
然而當我們對這則消息溯源後發現,居然還真不是被錯發的舊聞,而是大名鼎鼎的閃存發明者、前東芝閃存部門(也就是現在的铠俠,KOXIA)真的是在2022年8月底,推出了一批采用2013年技術标準的eMMC 5.1閃存産品。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和我們一樣有點懵?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事到如今還會有廠商推出eMMC閃存,并且采用的是9年前行業技術标準的eMMC 5.1閃存呢。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铠俠這批新品的相關信息。根據官方的原始新聞稿件顯示,這批eMMC 5.1閃存來自铠俠歐洲分部。它所基于的接口标準,的确是9年前的eMMC 5.1 HS400,也就是說,這批閃存芯片理論上最高讀寫速率為400MB/s(實際上當然是到不了的)。很顯然,這樣的性能放到如今的手機或平闆電腦裡,肯定是不太夠用的。
在铠俠的官網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依然在推出eMMC閃存,并且部分産品還用上了新技術
但是這些閃存也并不是完完全全基于9年前的老舊技術,因為它們雖然用的是eMMC 5.1接口,但在細節技術上卻又有了一些“新玩意”。
比如說,它們的閃存類型采用的是铠俠目前主打的BiCS,也就是俗稱的“3D堆疊閃存”。與幾年前eMMC方案使用的平面閃存相比,BiCS實現了容量密度的大幅增長,也使得铠俠這批“2022款”的eMMC5.1可以用單芯片實現64/128GB的容量。相比之下,平面閃存的eMMC單芯片容量隻有8-32GB,進步顯然是很大的。
其次,同樣是因為使用了新的基礎結構,此次發布的這些eMMC 5.1閃存還擁有更低的寫入放大(通俗的來說,也就是更長的寫入壽命),能夠支持多片閃存并聯讀寫。最後,其從空閑狀态進入自動休眠模式的延遲,也從老産品的200毫秒縮短到了僅需2毫秒、快了100倍,可以額外節約能耗。
打個比方來說,就好比用3nm制程和最新的ARM v9架構,去制作一款主頻僅有1GHz的單核移動SoC一樣。你說它的性能強吧,肯定不可能太強,但要說它相比過去(單核時代)的産品有沒有進步,那肯定進步又大了去了。
問題在于,類似這樣以2022年的技術“複刻”的eMMC 5.1閃存,到底意義何在呢?
其實,雖然前文中我們就曾提及,如今的主流智能手機顯然是看不上這類“現代化eMMC”了,因為手機要能發揮5G網絡的性能,就必須讓閃存速度起碼比網絡下載帶寬更大才行。5G網絡目前的下行帶寬是1Gbps,所以手機的存儲随機寫入速度最差也要在128MB/s以上,這就是它們不能再采用eMMC 5.1閃存的原因。
但是有如此高下載需求的設備,畢竟是少數。對于諸如智能手表、健康監測設備、工業IoT終端之類的設備來說,一方面,老款的、小容量短壽命的eMMC 4.5、eMMC5.1閃存确實已經顯得廉頗老矣,但另一方面讓它們用上最新的UFS3.1乃至UFS4.0,無疑又非常浪費。
在這樣的情況下,使用最新閃存技術“底子”、但同時又兼容老接口标準的“2022款eMMC 5.1”,反而就變成了一個從各方面來說都很合理的選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