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自1999年誕生至今已經20年了,而騰訊QQ的官方微信公衆号也在昨天發長文揭秘為什麼這一款流行的即時通訊工具會以企鵝為官方形象。
圖自騰訊QQ官方公衆号視頻截圖
但有關企鵝來曆的信息五花八門:《騰訊傳》描述說是用戶投票讓企鵝最終打敗了傳呼機,成為了QQ的吉祥物;也有采訪說是因為Tony(官文如此,确定不是Pony?)覺得比較有靈性的小動物比較容易被接受;還有人猜測:OICQ是通訊軟件,選企鵝是因為那麼遠的企鵝都能接受到信号,那OICQ一定是一個穩定的産品。還有傳言說一定是因為QQ早期團隊有人長的像企鵝,所以才決定了選企鵝。
圖自網絡
企鵝,曾經瘦過
騰訊3号員工徐鋼武在騰訊還沒有正式注冊公司的時候,就已經寫出了一個可以在服務器上運行的OICQ。正是“把朋友列表從客戶端搬到了服務器”這一由馬化騰提出并由徐鋼武在技術底層上實現的微妙創新點,避免了中國網吧用戶丢失好友的煩惱,OICQ也因此在國内市場實現了對ICQ的超越。
圖自騰訊QQ官方公衆号
徐鋼武說:“騰訊早期在服務器不夠的情況下能支持大量用戶同時在線,一個系統功不可沒——Linux。當時的OICQ後台,都是架在這個不是程序員可能甚少人知道的系統上,因為Linux的開源及開放性,使得我們能夠深入内核進行底層優化,當别的企業同樣擁有了服務器儲存好友功能,卻被大量的數據硬生生拖垮時,OICQ的一台服務器卻能支持對手數十倍的用戶同時在線,并給用戶更穩定的通訊效果。”
圖自騰訊QQ官方公衆号
徐鋼武回憶道:“騰訊剛開始的logo,其實是一隻尋呼機。但在隐隐覺察到尋呼機可能會衰落,騰訊需要一個新的logo時,同樣以企鵝為logo的Linux就成為了緻敬的方向。早期,我們對Linux是很有感情的。當然,最後是用戶的投票讓QQ成為了一隻企鵝。”
胖企鵝時代
2001年,工号39的騰訊員工主達新主持簽訂了一份設計合同,最終經東利行創始人賀志軍及其聯合創始人馬良超共同設計了如今熟知的企鵝形象。
騰訊QQ企鵝初版确定稿,圖自騰訊QQ官方公衆号
馬良超說:“當年确實沒有現在百度這麼方便,我們的設計師是做動畫出身,也沒有真正的見過企鵝,就從動畫片,深圳文具印刷品上找靈感。當時市面上有很多日本漫畫書,像HELLO KITTY、鳥山明的IQ博士、史努比這些經典角色,都有仔細研究,思考為什麼這些漫畫形象能夠流傳這麼久,然後把瘦企鵝往那種胖胖的Q版方向靠。我們都覺得,如果你隔着屏幕和另一個人聊天,如果對方是一個胖胖的臉,那麼聊天的時候一定會更加親切。”
騰訊QQ企鵝最初版手稿,圖自騰訊QQ公衆号
企鵝MM誕生
美術專業的鄒曉楓就是因為被企鵝吸引,才決定去騰訊看看,最終成為了第21号員工。“我是美術生,對顔值特别看重。正好騰訊在招人,我看了OICQ網頁,Top上面有三隻小企鵝瘦瘦的,在雪地裡爬,摔一跤 又從雪裡面鑽出來,特别可愛。就是那個很特别吸引我。面試時我一直誇企鵝特别可愛,面試完老闆就送給我兩個陶瓷企鵝公仔。在這樣一個平等友好顔值又高的團隊裡上班一定很有趣。”
OICQ2000版頭像
鄒曉楓同時還是騰訊第三位女員工,在騰訊設計的第一個作品就是OICQ2000版動物頭像,随後她還和東利行團隊合作創造了QMM形象,從此有了男企鵝、女企鵝。
圖自騰訊QQ官方公衆号鄒曉楓提供
至此,QQ企鵝的經典形象基本面定稿,後期的改動基本都保留了經典的配色和圍脖形象,隻是對形體進行了微調,比如最近一次就瘦回來了。嗯,大概是“見面時如果對方是一個瘦瘦的臉,那麼聊天的時候也一樣親切。”的意思吧。
(據騰訊QQ微信公衆号資料整理,編輯:祖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