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工位質量管理六要素
工位是指組織生産的基本單位,是人、機、料、法、環、測等生産要素相互融合、有機集成的生産單位,那麼工位如何保證質量?顧名思義、工位質量過程管控是對影響工位的人、機、料、法、環、測的六各要素的管理。
工位可以看成系統控制的最小單位、輸入是生産資源(原材料、人力、設備等),控制方法是工藝條件、環境要求、品質要求、檢測方法等,輸出那麼就是客戶需求的産品了。然而系統是不斷變化的動态組成,輸入及控制方法的某點變化都會對客戶需求産品産生影響,那麼過程質量控制即是對輸入及控制方法變更的管理。
二、工位質量管理六要素具體内容
1.人的要求
作業人員需要《上崗合格證》才能上崗,且必須崗、證一緻
作業人員須進行崗前培訓及技術交底
作業人員須口述作業要領書
作業人員實際作業須滿足工藝要求
關鍵崗位定員,且持證作業,人員變動需報批
2.設備的要求
設備及工裝需滿足工藝要求
設備及工裝狀态完好,标識需保持清晰
關鍵設備現場需有操作規程
設備應在維保周期内使用
設備需建立點檢标準且規範填寫點檢記錄
新設備或新修複的設備須經品評審及驗證完畢後才能使用
設備使用完後需按規定填寫交接記錄
3.物料的要求
所有物料應按定置要求合理存放,且标識清晰
物料、零件規格符号須符合要求
作業過程中發現問題物料須标識、隔離并及時反饋
交接班時物料須交接清楚
4.作業文件(方法)
作業指導書應覆蓋所有作業内容、版本唯一、有效
作業指導書的内容應與工位内容一緻
作業指導書應該明示防控項目及控制要求
關鍵工序、特殊過程的控制要求應明确
作業指導書應該清晰、完整、整潔,且做好版本控制及文檔管理。
5.環境的要求
工作環境應該符合工藝、設備要求,必要時需實施監控
作業過程中應該正确穿戴防護用具,各類作業須符合相關規定
作業結束後續對場地進行清掃
作業結束後應該按要求擺放或存放工具、工裝及計量用具等
6.測量的要求
計量器具規格及精度需滿足工序需求
計量器具須有有效的鑒定合格證
計量器具到期須送檢
計量器具出現故障應立即停止作業并申報
關鍵工序、特殊崗位過程參數應按要求監控并填寫記錄
作業人員按要求實施自、互檢并填寫記錄
三、如何開展工位質量管理六要素管理
在我們日常工作中,工位質量過程管理一般分四個部分,具體如下:
1.自評整改
此階段一般由生産班組長自行展開,質控人員、生産主管、工藝人員給予指導,一般在項目批量生産前完成。在此階段發現問題需立即反饋、跟蹤落實、實施整改。
2.申請複評
此階段當自評滿足要求,可向車間質量管理人員申請複評
3.每日點評(日常監督)
作業班組長每日需對本工位實施日點檢、持續保持質量六要素執行符合性,點檢發現問題需立即整改。
4.日常評價(日常監督)
在日常管理中、工位質量管理六要素任何一方發現變化,該工位需再次評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