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真雪 秋風不知春閣 2022-02-15 00:00
元宵節到了,元宵送燈是傳統民俗,意在讓逝去的親人在元宵節夜晚能夠打着燈找到回家的路。我本不信陰曹地府那套習俗,人死如燈滅,再也不能複活。父親去世近兩個月了,念父情思更多地是凝成了文字,雖說服侍了父親一整年,也盡到了孝,而且心中始終有盞燈。但元宵也想去父親墳上看看,裝點裝點,好讓父親的墳頭在公墓衆多的墳墓中不顯孤單與寂寞。
去往公墓的路上車輛不斷,都是從城裡趕來為逝者買祭品送燈的。拎上燈、草紙、鞭炮和祭品,爬上十七級台階,一路可見送燈的人群,遠遠便見到父親的十七号墳頭,麻利地将帶來的七盞小燈點亮排列開來,然後蹲下身來燒紙。将祭品置于墳頭後,開始作揖敬香,念叨着祈福和保佑的話給墳墓裡的父親聽。為麻離不開七,你懂的。
許是周圍放鞭炮過多的緣故,有些霧氣缭繞,似墳土裡冒出一縷縷如仙氣般的煙霧。民間奉死如生,祭神如神在,活人過年,亡人也過年,活人過元宵,亡人自然要上燈。以前我總是對此不屑一顧,自父親走後,頓覺自己以前是多麼輕狂與冷漠,其實這多是活人寄托哀思的形式。鞭炮聲響起,硝煙彌漫中父親的一言一笑若隐若現,心頭陡然一酸,淚水頓時模糊了雙眼。
送完燈,天漸漸黑了下來,七盞燈齊齊排開,燈光閃爍不定,仿佛父親與我招手告别。唉,父親終究是沒能找到回家的路,哪怕送的燈再多。生老病死乃是人生常态,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給過世的父親送燈也是為了更好地懷念他老人家,說起來也是給自己一個精神寄托,對逝去的人來說沒有實際意義,父親他老人家也不可能知道,隻要他生前感受到我的溫暖就行了。
聽說元宵節這天晚上送燈還是很有講究的,民間說這天給過世的老人送燈時,碰到熟人隻能點頭示意,不能說話,以示祭奠先人和逝者的嚴肅、心情的沉重。到墳前點燈時不能借火,因為人們認為借火點燈意味着自家的日子過不起來,日子不紅火。還有給祖墳送燈使用蠟燭的必須是紅色或黃綠色的蠟燭,忌諱點白色蠟燭。
正月十五元宵節給故去的親人送燈的習俗據說是從明朝開始的。朱元璋在做皇帝後,在元宵節這天去給母親上墳,但是不知道哪座墳是自己母親的,所以他就在每座墳前點燈,然後磕頭,哪個墳前的燈沒有滅,哪個就是他母親的墳。為了紀念朱元璋,弘揚孝道,于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百姓們都給故去的親人送燈。
吃完十五團圓飯後,就要去給故去的親人送燈。人們提前把鋸末子、蠟燭、鞭炮、紙錢之類的祭奠品準備好,吃了團圓飯,天一落黑就去墳地送燈,祭奠親人。民間認為,哪座墳元宵沒有燈,也就沒了後代,是孤墳野鬼。為亡人送燈寄托思念之情,為先人點盞燈讓我們心存感恩與敬畏。如今因政府禁止燃放煙花鞭炮,月圓之夜城裡冷火無煙,城外卻一座墳頭一盞燈,星星點點,鞭炮陣陣,俨如海市辰樓,比城裡更有生氣。
人都會死去的,送燈是後輩的事。思念親人心中有燈還遠遠不夠,還必須用儀式來表現,否則便少了一份莊重。文化是根,有根才能代代相傳,儀式感對文化傳承十分必要,不能高喊文化自信、記住鄉愁,實際上卻在割裂文化,輕視傳統,民俗文化絕不能自廢自殘,可現代社會不婚不育的增多又為這種文化的傳承籠罩上了一層陰影。
古時人們想得到一段美好的姻緣,都會在正月十五這天的晚上在家中供奉的神明面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後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第一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蔔占終身大事,當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但現今這種聽香行占的習俗也已不多見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