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域的大衆會對某幾種特别的食物産生特殊偏好,這些食物因此成為該地區飲食文化的代表,反映着這一地區的食之趣味,也彰顯這一地區人的個性。對老北京人來說,驢打滾、豆汁兒、爆肚、炸醬面、灌腸、羊頭肉、鹵煮火燒、炒肝、麻豆腐、酸梅湯、茶湯、艾窩窩、豌豆黃、核桃酪、油炒面、糖炒栗子、芥末堆兒、六必居與天源的醬菜等,都是受歡迎的特色食品。
驢打滾又稱豆面糕,是老北京的傳統小吃之一,它的原料有大黃米面、黃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别具風味,豆餡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黃豆面入嘴後可以不嚼,細細品,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制作時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将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将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卷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餡卷得要均勻,層次要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豆面糕為什麼又稱"驢打滾"呢?說起這驢打滾的名字也别有趣味,傳說很多。一種說法似乎是一個形象比喻,因其最後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不過這種說法連前人也發出疑問。《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就說:"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裡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诙諧。"還說:"黃豆粘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于炒豆面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可見"驢打滾"的叫法已約定俗成。如今,很多人隻知雅号俗稱,不知其正名了。現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面,改用江米面了。
另外一個傳說就是與慈禧太後有關了。據說慈禧想吃點新鮮玩意兒,而清朝八旗子弟又極愛粘食,于是,禦膳房的禦廚們苦思冥想用江米面和紅豆沙做出了豆面卷兒,待要呈上去時不想一名喚小驢兒的太監一不小心将這食物撞進了豆面兒盆中沾上了黃豆面,這可急壞了禦膳大廚,但此時重新做已來不及,沒法兒,上面急着傳喚便呈了上去。不曾想歪打正着,慈禧倒是極愛這吃食,問其名,禦廚頭腦靈光,想了想,都是那個叫小驢兒的太監惹得禍,就道是"驢打滾",于是就傳開了。
至于哪種說法準确,我們現已無從考證。不過,這也反映了京城飲食文化,一種普普通通的食品也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内涵,單從它的字面上理解,也是非常接地氣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