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在追《脫口秀大會5》,出現了一些讓人驚喜的新人,但槽點也蠻多,包括領笑員那英、周迅的槽點。
先說一個讓我“糟心”的槽點吧。
顔怡顔悅今年照例說了性别議題的段子,雖然從脫口秀的技術水平看,她們的段子講得沒那麼“好笑”,但是她們敏銳地捕捉并且諷刺了一個現狀:
女生的夏裝,通常都沒設計口袋,因為不符合“流體力學”,不符合男性眼中的曲線美。
進一步地,她們犀利地指出一個真實、尖銳又刺痛的現實:這個世界,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沒有考慮女人。
她們講述着“女性的不被看見”,結果給燈的隻有李誕和大張偉兩個男性領笑員。那英、周迅當然有權力不給燈,但這可能也的确反映了:
她們作為長期手握頂級資源的極少數女性代表,對“不被看見的女性”議題不敏感、欠共情。
也所以,今天特别想給大家推薦一本著名英國女學者寫的書《看不見的女性》。
《看不見的女性》:
[英] 卡羅琳·克裡亞多·佩雷斯(2022),豆瓣9.2分
介紹這本書前,先說個小故事。
2017年,簡∙奧斯汀成為第四個出現在英鎊紙鈔上的女性(其他三位為伊麗莎白女王、南丁格爾和弗萊),表面看是個很激勵女性的社會事件,但這背後的真相卻是——
2013年英國央行宣布,将以丘吉爾的頭像取代當時紙币上的女性伊麗莎白∙弗萊(英國社會改革家和慈善家),這引起了關注性别不公問題人士的反抗,在他們的努力下,央行最終做出了妥協。
在用丘吉爾取代弗萊的同時,推選奧斯汀取代達爾文出現在新版10英鎊紙币上。
這一事件的重要參與者就有英國女權主義作家卡羅琳,她在2019年出版的《隐形女性:揭露專為男性設計的世界中的數據偏見》(中文譯名《看不見的女性》)一書中,引用大量政府和行業的調查數據,告訴人們一個背後的真相——
在男性意識占主導的社會中,女性往往是被忽略的群體,社會通常以男性體驗和視角替代了所有人。
很多人會認為,我們現在有大數據和算法,以此得出的結論總該是客觀的吧,但另一個真相卻是:大數據和算法很有時候也并沒有把女性因素考慮進去。
正因為缺失了對女性視角的調研和數據,才造成了更多的無意識的男性偏見,并且持續循環下去。
我們習以為常并接受的事實可能會欺騙我們,而我們女性自己,甚至也習慣了這種忽略。
波伏娃曾說,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被塑造的。
作者同樣認為,讓女性成為第二性的根源,并不在于她的生理性别,而是她的社會性别。而社會性别的形成,來自于社會的性别觀念,或者說性别偏見。
“女性的不被看見”,正深刻地影響着我們每一個人。
一、被社會忽視的女性
女性在哪些地方被看不到呢?先來看看我們的語言習慣。
如果是指代幾個女性,我們會用“她們”,若其中加入一名男性,我們就會用“他們”來指代,否則就會判定為用詞錯誤。對此“約定俗成”,很少會有人問一個重要問題:
為什麼“他”可以指代所有人,而“她”隻能指代女性呢?
這并非漢語中才有的特例。英語、德語和法語中都有類似的表達。
通常陽性詞可以指代一群人(性别不詳或有男有女),而陰性詞隻能指代女性。
我們可以解釋為,這一用法沿襲了社會的普遍觀念,而觀念是由社會文化決定的,是我們的文化默許了普遍以男性視角來看待世界的方式。
事實上,男性、女性和黑人、白人一樣,都隻是“某一類”群體,男性也好,白人也好,都并不能代表所有人。
再來看看另一個我們同樣習以為常的現象。
幾乎每個現代化城市都大體實現了男女公廁同等面積。這的确體現了進步,但這個看似“平等”的設計沒有考慮到的是:
如廁的女性中有25%左右可能處于月經期,女性也常要陪同兒童或老年人上廁所,這樣一來女性的平均如廁時間大約是男性的2.3倍。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在公衆場所特别是景區,經常都看到男洗手間門口幾乎不太需要排隊,而女洗手間門口卻經常都排了很長的隊。
如果當時做設計的人員大多由女性組成,或者做決策的男性也能充分考慮到女性的生理和社會角色,設計恐怕就會大不同。
相比于上面這種“不被看見”,那種“已經看見卻仍然選擇放棄有所作為”,更加令人憂傷。
2014年在印度,孟買政府為了解決女性在外如廁時遇到的性暴力侵害問題,決定投入約55萬英鎊在主幹道為女性提供安全、清潔的廁所,但最後的結局卻是,孟買政府為了節約這筆成本,放棄了這個計劃。
表面上看,政府節省了修建女廁的投入,但事實呢?耶魯大學對此作了一項跟蹤調研,結果表明:
安裝和維護女廁所的成本遠遠低于性侵犯所造成的嚴重社會成本,包括用于醫療、法庭、監獄的成本,還有被侵害人的病痛、心理健康、甚至被殺等各種無形損失。
在印度,公共女性廁所的建立不僅可以減少性侵犯案件,還可以降低更多的社會成本。這還不算女性因為憋尿或者戶外如廁困難所導緻的疾病醫治成本。
一些國家由于缺乏衛生設施而導緻的危害女性安全的問題,隻是冰山一角。
2009年,巴西政府推出了一項旨在幫助不富裕的民衆改善住房條件的計劃:“我的房子,我的生活。”政府在偏遠地帶為5000萬貧困人口建立了免費居住的居民樓。
政府的初衷是好的,想改善這些住在髒亂差棚戶區居民的生活條件。但他們沒考慮到的是:
棚戶區的位置非常方便工作和出行;居住在這裡的,幾乎全是三世同堂的家庭,集體、親密的環境會更便于鄰裡間互相照顧老人和孩子。
而政府新建的居民樓,遠離市中心,可70%的家庭汽車為男性所有,女性上下班要多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周圍也沒有配套的托兒所服務。
讓女性承擔無償家務勞動已經非常不公,這個棚戶區遷移計劃,又進一步給需要照顧家庭的女性帶來極大不便,加重了她們的人生負擔。
未達到預期的的巨大浪費和損失令人惋惜,如果在進行城市規劃時,政府能盡可能地收集全面的數據,特别是按性别分類的數據——因為棚戶區的生活主體,本來就更多是女性——就可以帶來更好的社會效果。
正如作者所說:
“将占世界一半人口的女性排擠出我們的公共空間設計,這并不是一個資源的問題,而是一個優先級的問題。
而且目前,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欠缺考慮,我們确實沒有優先考慮女性。”
這不禁讓人想到“女士優先”。
它到底是出于對女性的真正尊重?還是隐含一種對女性的輕視?它的背後是,社會集體潛意識默認了“女性是弱勢的”,是需要被照顧的。
争議一定會有,但不論過去是如何,我們都希望從現在開始:女性能夠真正被看見、被尊重。
二、被職場忽視的女性
再來說說職場中的情況。
不可否認的是,有越來越多女性在職場中找到了自身的價值,為家庭和社會都作出了貢獻。但容易被忽略的一點,也是上野千鶴子在《父權制與資本主義》中提到的:
女性的工作分為有償工作和無償工作,而作為家務勞動的無償工作是沒有報酬的。
從全球數據來看,大約75%的無償工作是有女性完成的,這些工作包括洗衣、做飯、照看輔導孩子等繁瑣的家務,而男性也很少會承擔的照顧老人這種更私人化、更瑣碎、更消耗感情的勞動。
在美國,男性每周用于休閑的時間比女性多出7個小時;在英國,男性每周享受的休閑時間比女性多出5個小時;在澳大利亞,女性的閑暇時光比男性更碎片化,且與其他任務結合在一起......
這基本能代表全球各國女性的普遍生存現狀。
雖然現在的确更多男性加入到了家庭事務中,甚至有學校規定,必須由爸爸來參加家長會,但整體而言,依然是女性在承擔着更多的無償家務勞動。
女性在無償勞動中承擔得多,就會倒逼她不得不從有償勞動中分割出精力與時間。為了兼顧家庭,她們通常都會選擇上班時間更靈活的兼職,或者不那麼有競争性的基礎崗位。
這在全球範圍内,都成了一種默認的主流家庭分工模式。但它真的是女性的“主動選擇”嗎?
在美國,因為社會對女性無償家務的“盲視”,也導緻了一些政策上的“事實性歧視”。
比如美國的教職制度規定,教員需要在從事第一份學術工作的7年内獲得終身教職,否則就會被解雇。
這本是一項激勵教職工進取的政策,但現實中的女性教員,從完成博士學位到獲得終身教職的時間(30到40歲)正好和生育時間相重合。
結果就是:相比這個年齡段的已婚父親,已婚母親獲得終身教職的可能性低了35%。
然而,誠如《看不見的女性》作者所言:
“女性所做的工作并不是一種錦上添花、可有可無的消遣:女性的工作,無論是有償還是無償,都是我們社會和經濟的支柱。”
三、怎麼辦
最後說說“怎麼辦”。
除了喚起社會的性别意識和對女性議題的重視,女性自身還可以怎麼做?
答案之一是,女性要努力做各個領域的代表者和發聲者,掌握改變遊戲規則的權力。
顯然,這并不是一條好走的路,或者說讓周圍人感到“舒适”的路。
放眼世界,女性議題這幾年看上去很火,是“政治正确”,但事實現狀卻并沒那麼“如人意”。
在2016年的美國大選中,希拉裡被輿論認為過于狹隘地關注在女性權益上,然而事實上,研究下希拉裡的演講詞頻就會發現,希拉裡主要讨論的是“工人、就業、教育和經濟”,她提到“就業”的次數近600次,提到種族問題、婦女權益和堕胎權的次數,分别隻有幾十次。
一些人認為希拉裡總在談論“性别”,因為,他們隻看到了“她”在談論“她的性别”。
女性要想成為“game changer”,阻力重重。
在職場上,女性表現得有鋒芒,就很容易被認為是有野心;能幹強勢,就很可能會被視為冷淡,不夠溫暖。因為這不符合人們“傳統”上對女性的角色定位與預期。
成為柔順的女性,固然能夠獲得短期的好處,但是,從長遠看,我們更需要改變性别刻闆印象,更需要努力向前一步(lean in),成為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改變者。畢竟:
“通過配合父權制,女性的确能獲得短期的個人利益。但這裡面的陷阱在于,能獲益多久,其實并不由你自己做主。”
此外,女性不應該再對自己遭遇的騷擾、家庭暴力、性侵害等沉默。女性的隐忍不僅助長了施害者的暴虐,更造成了數據和資料的缺失,使自己的困境不被看見,也會導緻“決策者”的忽視與不作為。
我們不得不承認,由于女性視角缺席産生的男性偏見,是一種全球範圍内的普遍現象。
改變現狀絕非靠“性别對立”,而是要先讓“男他們”能夠“看見”。因為“看見”,是理解、認同和支持的第一步。
*文中插圖選自法國影片《全職》,第78屆威尼斯電影節獲獎影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