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箜篌陽春白雪

箜篌陽春白雪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5 04:48:33

我國古代有一種彈撥樂器,名為“箜篌”,又名空侯、坎,根據其形制和演奏方式的不同,分為卧箜篌、豎箜篌和鳳首箜篌。

  卧箜篌原名箜篌,為了區别于後來的豎箜篌,而将其命名為“卧箜篌”。《釋名》中記載,箜篌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但是,大多數人認為箜篌出現在西漢時期。司馬遷在《史記·封禅書》中記載,漢武帝禱祀太一時用箜篌來奏樂。《漢書·郊祀志》:“孝武皇帝塞南越,禱祀太一、後土,始用樂人侯調依琴作坎坎之樂,言其坎坎應節奏也,侯以姓冠章耳。或說空侯取其空中。”孝武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漢武帝。“太一”指的是天。這裡的意思是說,漢武帝祭祀太一和後土的時候,才讓侯調這個樂人依照琴的樣子,制作一種樂器來演奏坎坎之樂,說坎坎之樂的節奏非常好,并以侯調的“侯”姓來命名這種樂器。也有人說,之所以這種樂器名叫“空侯”,是因為這種樂器是侯調創制的,而且它的中間是空的,因此名為“空侯”。

箜篌陽春白雪(箜篌一曲千古意)1

  後來,空侯被寫為“箜篌”。箜篌這種樂器,先是在郊廟中演奏,在祭祀太一、後土時演奏雅樂,後逐漸流行起來。

  在古代的史籍中,雖然對于卧箜篌有文字記載,但是實物卻沒有流傳下來。有人說,卧箜篌的樣子像琴瑟一樣,面闆之上有品柱。杜佑在《通典》中記載:“(箜篌)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弦用撥彈之,如琵琶也。”由此可知,卧箜篌的形制接近于琴瑟而比琴瑟略小,面闆之上有品柱,在演奏的時候是用撥子,不用手彈奏。

  卧箜篌的發音原理與琴瑟之類樂器的發音原理是一樣的,音箱都在面闆之下,演奏的時候一手按弦,一手撥奏。卧箜篌有幾根弦尚不清楚,不過從相關記載來看,似乎少于琴弦數。魏晉時期,卧箜篌非常盛行,至隋唐仍然很流行。《新唐書》中的《禮樂志》就記載有西涼和高麗的音樂使者演奏卧箜篌的事情。隋唐之後,卧箜篌逐漸衰落并消亡。

  豎箜篌也稱為“擘箜篌”和“胡箜篌”,它原本不是中國的樂器,最初源于西亞,大約在東漢後期傳入。東漢晚期的豎箜篌隻見于史籍的文字記載,實物現在尚未得見,難以知道它的形制具體是什麼樣子。

  魏晉時期的豎箜篌形制多可在石窟雕刻和壁畫中見到。其近似弓形,七弦,弦距不等,演奏的時候,有右手及臂挾持着豎箜篌,左手彈奏,也有左手托着豎箜篌,右手彈奏的。豎箜篌的高度相當于一個人的大腿上部與額頭之間的高度。有的石窟雕刻和壁畫顯示,人坐着彈奏豎箜篌時,它的高度在胸與頭頂之間,也是一手彈奏。到了北齊、北周時期,豎箜篌變為十根弦,弦與弦之間的距離都是一樣的,雙手彈奏。與魏晉時期相比,其長度增高,弦數增多,更易于演奏,而且改一手演奏為雙手演奏,形制上更加成熟。

  至隋唐時期,豎箜篌的發展達到了鼎盛,而且在民間更為普及。除甘肅、陝西之外,河北、河南、湖南等地也流行豎箜篌。當時,豎箜篌幾乎能與所有的樂器在一起配合同台演奏。唐玄宗李隆基設立的左右教坊中,就有專門學習豎箜篌的。豎箜篌在形制上臻于完善,演奏水平和技巧都有了很大提高。弦數也比以前有所增加,雖然有的豎箜篌有十根左右的弦,但這時大多數的豎箜篌都有十六根或十六根以上的弦。二十二根弦或二十三根弦是豎箜篌的最多弦數,這也反映了當時演奏樂器的技巧已非常高妙。

  豎箜篌的發音原理主要是通過肘木上部曲形的共鳴槽,共鳴槽一般是皮制,介于内外兩弦之間。撥弦時産生共鳴。豎箜篌多置于胸前,兩手齊奏,也有置于左脅或右脅部位的。演奏者或站或坐,姿态不一。五代至兩宋時期,豎箜篌沿襲了隋唐時期的風格,雖然在表演的時候經常出現,但已風光不再,逐漸衰落了。

  鳳首箜篌的形制與豎箜篌非常相近,不過,它又常以鳳首為裝飾,因而得名“鳳首箜篌”。鳳首箜篌的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轸,或是起到轸的作用,在演奏的時候用來緊弦。鳳首箜篌從西域傳入後,在隋唐時期也曾一度發揚光大,至明以後,鳳首箜篌就消失不見了。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吳軍

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官方微信公衆号cssn_cn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