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古詩《池上》一共有2首。 原詩如下所示:
其一: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其二: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迹,浮萍一道開。

注釋:
山僧:住在山寺的佛家弟子。
對棋:相對下棋。
下子:放下棋子。
小娃:男孩或小姑娘。
艇:船。
白蓮:白色的蓮花。
蹤迹:指被小船劃開的浮萍草。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型葉片浮在河面,葉下邊有根須,夏天開白費。

白話文翻譯:
其一
兩個佛家弟子坐下來下圍棋,竹樹樹蔭遮住了棋盤。再無别人能在竹海外看到她們,大家在竹海中可以聽見兩位僧人細微的落子聲。
其二
一個小孩撐着小船,悄悄地采了白蓮回家。他不知道如何隐藏足迹,河面的浮萍草上留下來了一條船兒掠過的印痕。

賞析
第一首詩寫山僧圍棋對戰,也是自身心理狀态的一種體現。大山深處裡的僧人原本便是無欲無求,她們又在竹陰下下棋,有種不染一絲浮塵般的清靜,令詩人向往。“山僧對棋坐”,至少有兩個僧人;“時聞下子聲”,有些人在旁邊聽,那麼最少是三個人了。這首詩角色統統掩藏不暇,因此雖然有三人活動,也感覺清幽極其。特别是在最終的那句“時聞下子聲”更如天籁音樂,襯托了真正意義上的平靜。
第二首詩寫一個小孩偷采白蓮花的場景。從詩的小主角撐船進到界面,到他離開隻留有被劃開的一片浮萍草,曲徑通幽,有行為描繪,有心理狀态描繪,細膩真實,頗具樂趣;而這一小主角的純真孩子氣,開朗頑皮的乖巧形象,也就惟妙惟肖,活靈活現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