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之後,便是寒露時節。幾場纏綿的秋雨,令人倍感清冷,人們似乎還來不及換上秋裝,便要穿上毛衣禦寒了。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也是秋天的倒數第二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将凝結也。”也就是說,此時空氣中的露水冰冷無比,幾乎将要凝結成霜。
白露,是一個很美的節氣,寒露亦是如此,此時雖然清冷,卻也詩意無比。白居易曾寫過一首《池上》,描寫的便是寒露時節的風景。當然,此《池上》非彼《池上》,這首詩并不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迹,浮萍一道開”,而是頗有清冷寂寥之感,其詩曰:
袅袅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栖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飒飒秋風,寒涼如水,秋風吹落了樹葉,枯萎了花草。此時,寒涼的露水挂在草木上,晶瑩剔透,煞是可愛,忍不住會用手去觸摸一下露水。
嬌豔的蘭花經受不住寒氣的摧殘,失去往日的容顔,變得有些枯萎,而荷葉雖然有些衰敗,但是有的荷葉卻依然青翠欲滴。
前幾日,在京城一處公園閑逛,驚奇地發現,雖然大多數荷花和荷葉已經枯萎,但是總有幾珠荷花和荷葉,在池水中堅強地生長,依舊如夏日一般鮮豔,仿佛要在這寒涼的秋天綻放出最後的美麗。
忽然,一隻仙鶴悠然地出現在沙灘上,時而行走,時而展翅高飛,這隻仙鶴悠閑而行,活在屬于自己的快活世界中,可以說,與白居易老年的生活狀态很相似,頗有一種窮則獨善其身之感。
白居易的晚年生活,沒有那麼多的宦海沉浮,沒有那麼多的政治鬥争,他似乎看透了人生的真谛,反而向往一種閑适随性的生活,一壺好茶,幾杯小酒,便足矣。
寒露時節,白居易喝了幾杯清酒,有些醉意便欣然睡去,醒後便是這樣唯美清冷的景緻。
白居易寫的這首《池上》,沒有太多的深奧之處,有的隻是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與熱愛,這首小詩有些凄涼,卻并不悲觀消沉。
國慶節後第一天,希望每個人都能有一個積極美好的心情,去探索和發掘秋天之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