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有一位叫曾參的人,字子輿,是魯國南武城人,也就是現在的臨沂平邑縣鄭城鎮南邊。當時的人都習慣叫他曾子,一說曾子,大家都知道,他可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大家都說得他可是得孔子真傳的。曾子學識淵博,品德高尚,三字經裡有一句話做大學,乃曾子,就是說的他。
他的著作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人們都尊稱他為“宗聖”。他不光是大教育家,還是一個大孝子。關于曾子的故事現在流傳的非常多,今天我們就說一下的齧指痛心的故事。
有一天,雞剛叫了一遍,曾子就起床準備去砍柴了,他怕開門關門的聲音太大,吵醒了母親,就輕手輕腳的走到了門邊,又輕輕的拉開門,又小心翼翼的關好。
可是還是被母親聽到了,母親在自己的屋裡喊他說“孩子,天還沒亮,等天亮吃完飯再去吧”,曾子說“不了,娘,咱家柴火快沒有了,我帶着幹糧,一邊走一邊吃就行了”。說完,就拿着砍刀和繩子出了院門。
母親見曾子沒聽自己的話,就趕緊穿上衣服追出了院門,但是隻看見了走遠了的兒子的背影,母親自言自語的說,真是太懂事了,這麼小的年紀吃這麼多苦,。曾子的母親一邊自言自語一邊往家裡走。
回到家裡,曾子的母親也得開始一天的忙碌了。
曾子的父親曾皙已經外出辦事一個多月沒有回家了。田間的農活和家裡砍柴的重活就都落到了曾子的肩上,而家裡的家務活都是由曾子的母親來完成。
曾子的母親草草的吃了幾口早飯,就開始幹活了。先去屋裡拿了一些吃的去喂雞,然後又去牛欄喂了牛,喂好了家裡大大小的家禽和牲畜後,母親又開始打掃屋子和院落,她弓着身子在院裡忙東忙西,一點休息的時間也沒有。
快到中午的時候,家裡的活就隻剩下打掃牛欄了,以前這個打掃牛欄的活都是由曾子和曾子的父親一起做的,因為需要把牛欄的爛乎乎的臭牛糞用背筐背到外面去,是個力氣活,曾子的母親一般做不了這麼重的活。但是為了不讓曾子砍柴回來再幹重活,就決定自己去打掃。
曾子的母親剛把牛糞掃到背筐裡,就聽到院子外面有人在喊“子輿在家嗎?”,曾母連忙從牛欄裡走出來,看見一個年輕人走進院子裡,正在四處張望着。
“哦,是找我兒子的吧?”母親恐怕失禮,連忙迎上前去問道。
“是伯母吧,我是子輿的同學,有很重要的事要找他”。
母親聽到是兒子的同學來找兒子,連忙把客人讓到主屋裡,客人坐下後問道“伯母,子輿不在家嗎?”“是啊,子輿去山上砍柴去了,你在這裡坐一會,他一會就會回來了”。
一轉眼就到中午了,眼看着太陽升到頭頂了,曾子還沒有回家。
曾母可是有點着急了,她幾次到院門口往外張望,可大街上連一個人影都沒有。
因為以前家裡來客人都是曾子和父親接待的,這次兩個人都有沒在家,母親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她就怕自己招待不周,讓别人笑話到曾子身上。
再說家裡也沒有招待客人的飯菜,她想出去買點,可又怕客人覺得家裡人都不在家裡陪他不禮貌,這可怎麼辦啊?
曾母又想讓鄰居去山上找兒子,可山上那麼大,誰知道兒子去哪個方向砍柴了呢。她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山裡去找兒子。她絞盡腦汁也不知道怎麼才能讓曾子知道家裡來客人了。
她突然想起以前她手破的時候,曾子都能感受到她的心思,也能感受到她的疼痛,她曾以為是母子連心的感應,這次實在是沒有别的辦法,她就猛的把自己的手指使勁咬了一口,如果曾子感覺到了,肯定就很快回來了。
這時山上砍柴的曾子,隻想多砍點柴背回家,早把時間的事給忘了,正砍得起勁的時候,就突然感覺到自己的心裡一陣刺痛,就趕緊放下砍刀,捂住自己的胸口蹲在地下。
這是怎麼了,平時也沒有這樣的情況啊,是不是砍柴累的呢,胡思亂想了半天,曾子擡頭看了一下頭頂的太陽,發現太陽已經在正中間了,還沒有回家吃午飯呢,是不是母親惦記我,才感覺到心痛了呢。曾子趕忙把砍好的柴捆好,就回家了。
曾子回家後,盛情款待了客人,在和客人聊天的時候,曾子說起自己在山上砍柴感到心痛的事,曾母驚訝的說“有客人來訪,怕你趕不回來就咬了一下手指”,客人聽了連連感歎到“這是子輿的孝心感動了上天,是上天讓你們母子心靈相通呀”。
曾子的孝心,也因為和母親的心靈相通得以被後世傳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