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濕地生态保護?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31日訊31日下午,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2010年武漢出台的《武漢市濕地自然保護區條例》,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開啟了濕地保護地方立法和制度建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武漢濕地生态保護?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31日訊31日下午,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2010年武漢出台的《武漢市濕地自然保護區條例》,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開啟了濕地保護地方立法和制度建設。
武漢濕地資源豐富,擁有1624平方公裡濕地,166個湖泊,165條河流,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濕地之城。近年來,武漢秉承“全面保護、生态優先,科學修複、系統治理,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不斷推進濕地保護與修複,積極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濕地生态功能、生物多樣性以及管護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特别是濕地保護地方立法,武漢走在全國前列,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制定了《武漢市濕地自然保護區條例》。
由于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武漢的濕地資源面臨的開發與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09年初,市林業局正式向市人大提交了《武漢市濕地自然保護區條例》立法議案,市人大常委會将其列入了2009年的立法項目。随後,市政府法制辦同市林業局一起成立了起草工作專班。
“條例出台的過程十分艱難。”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回憶,一方面是少有先法可循,他們遍尋發現,黑龍江和陝西省曾出台過濕地保護的相關法律,但武漢是副省級城市,情況不一樣。後來,他們找到了《上海崇明島自然保護區條例》進行學習,并根據武漢的實際情況,“摸着石頭過河”。另一難題在于如何理順不同部門的管理,為了讓條例更完善更科學,市法制辦召集規劃、農業、水務、環保等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各高校的權威專家們,進行了多次部門協調會,将條例的每條内容逐一進行讨論。
2010年3月1日,《武漢市濕地自然保護區條例》正式實施。後來,武漢還接連制定了《武漢市湖泊保護條例》《武漢市基本生态控制線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為濕地保護築起了一道堅實“防線”。同時,武漢還在全國首創了濕地生态補償制度,市、區财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省級、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分類進行生态補償。
(長江日報記者楊曉雨 通訊員吳曉 趙銀斐)
【編輯: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