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錄比,簡單來說就是報考人數和實際錄取人數的比例。一般來講,如果報錄比大于1,就說明報考的人數比錄取的人數多。同理,如果報錄比小于1,就說明報考的人數比錄取的人數少。考試前的報錄比是指報考的人數和拟錄取人數的比例,因此報錄比可以小于1。考試後的報錄比是指實際報考的人數和實際錄取人數的比例。
報錄比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雖然說報錄比的高低不能完全衡量一個專業或崗位的好壞,但卻是考生在擇校、選專業等方面最重要的參考數據,同時也是決定考生能否考研成功的第一大關鍵因素。為此,建議大家在報考前,一定要了解該院校或單位往年的報錄比,然後結合自身實際能力,決定是否選擇報考此院校。
雖然報名人數大幅增長,但研究生報錄比整體呈下降趨勢,也就是競争難度并沒有增加。其中2009年報名人數的下滑、但招生數量繼續增長,導緻報錄比降至2.8:1,随後幾年研究生報名人數增長,報錄比有所上升,到2013年達到3.3:1。在2017年非全日制納入統考,考生數量大幅增加,報名數量達到212萬人,錄取72萬,報錄比再次降到3:0以下,達到2.9:1。
由數據可見,考生在選擇報考院校和專業時一定不要随意,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權衡是否适合報考985、211等重點院校。此外,在分析了各大研招院校之後,建議廣大考生請自動繞開中國人民大學的新聞學院、清華大學的五道口金融學院、清華大學的土木水利學院、北京大學的光華管理學院、上海财經大學的會計學院以及北京外國語大學的高翻學院等這些研招院校“重災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