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發生的地震多達五百多萬起,其中有5萬起是可以感知到的地震,它們又多發生在海洋中以及闆塊交界帶處,所以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少之又少。但防患于未然,要搞得清大地震發生的原因,才能做到地震之前的預警,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地震簡單從科學原理上來說,地球内部緩慢積聚的能量在短時間内釋放出來産生地表振動,這個就是地震。這些能量從哪裡來?這就是我們要接着說的事情。
地球是一顆巨大的岩石球體,地核内部有着5000℃以上的高溫以及巨大的壓強與密度。地球的内部比較奇特,地核分為内地核與外地核,内地核是固态的,外地核是液态的物質。在外地核之外是地幔,地幔是介于固液之間的類似于橡皮糖一類的塑形物質,可以流動,但極為緩慢。地幔與地核占據了地球絕大部分的厚度,地殼隻是如蛋殼一般薄薄的一層,都是由富含矽的岩石組成,人類以及自然界的一切都在這薄薄的地殼之上。
地幔會流動,即便流動的很緩慢,也會托着地殼運動,1968年,薩維爾·勒皮雄将地殼岩石圈分為六大闆塊,闆塊與闆塊之間會相互運動、碰撞或擠壓,造山運動、火山噴發、地震都與闆塊運動有關聯。比方說,喜馬拉雅山是由亞歐闆塊與印度洋闆塊相互擠壓形成的,到現在為止,喜馬拉雅山因為闆塊的作用還在不斷升高。全球地震帶分布在闆塊與闆塊交接帶,同樣的火山帶也是如此。
地震的發生是地殼積攢了足夠的能量釋放的過程,由于闆塊之間的運動,難免會發生碰撞,地殼受力,這就像是兩頭繃緊的竹子,當你持續給力,竹子會越來越彎,這是積攢能量的過程,當這種能量的儲存達到了竹子所能承受的上限,竹子就會折斷。闆塊運動也是一樣,當年複一年的碰撞擠壓所積累的能量達到了上限,就會發生斷裂,斷裂釋放出來的能量反饋到地表以上就是地震。
一般來講,地震的觸發分為動态觸發與靜态觸發,動态觸發有幾種,地球自轉速率的變化、其它地方發生強震傳播而來的地震波使得該處的應力發生變化、潮汐引力的變化,這些使得闆塊斷層處應力發生變化而産生地震稱之為動态觸發,可以看到動态觸發需要更長的時間,應力随着時間的增加而增加,最終闆塊發生了錯動,造成地震。
月球、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都可能是誘發地震的原因,月球、太陽對地球施加的引力會使得地球産生變形,也會使得地球上的海洋發生潮汐,這些都會對地殼中的應力産生影響。
靜态觸發比較簡單,當地震發生時靜态應力場變化,附近斷層應力改變,當超過了承受上限,就會促使斷層錯動造成地震。
每年全球都會發生地震,也都會造成人員傷亡,回顧2020年,全球發生6級以上地震共計121次,有35次造成了人員傷亡,2020年,全球地震災害造成205人死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