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弟子規怎麼形成的

弟子規怎麼形成的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6 14:29:58

有一本書寫于300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間,這本書的作者毫不出名,隻是一個秀才,隻是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甚至連準确的生卒年都沒留下,但他卻可以稱得上清朝初期著名的學者、教育家,因為他寫的這本書的名字現在叫《弟子規》,他講課時來聽課的人很多,把房子周圍的土地上踩的全是腳印,他是一位真正的教師。他的名字叫李毓秀。

李毓秀在鄉村教學的時候,覺得對孩童的教育少了一本适合孩童的教材。他從《論語》“學而篇”中這些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得到啟發,展開來寫成了《訓蒙文》,“蒙”就是孩童的意思。就是寫給孩子的一本書。全書360句,1080個字,3個字一句,兩句一押韻。後經學者賈純(有)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這本書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朗朗上口,内容豐富,情感真摯,特别适合孩子誦讀學習理解。《弟子規》逐漸流傳開來,成為當時私塾小學通用的教材。今天這本書也很流行,幼兒園學校的孩子們晨讀的時候也會讀,有些孩子背誦的特别熟練,這是值得點贊的事情。但是,我們要明白熟練的背誦它并不是李毓秀的目的。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無奈的現實,就是把《弟子規》背誦得滾瓜爛熟的孩子,其行為舉止品德修養和那些沒有背誦熟練的孩子一樣。這說明什麼呢?說明現在很多人把經典傳統文化僅僅是當成了知識,當成了考試工具,是為了掙得分數,為了應付考試。這真是一種無奈和悲哀。好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種做法的局限性,大家也在努力地探求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現實指導意義。

李毓秀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封建時代的鄉村教師,卻擁有豐富而淵博的學識,崇高而樸實的理念,他寫出了很多著作,他的著作分别收藏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和他的故鄉山西省圖書館。他的家鄉有他的祠堂,他受到了後代子孫世世代代的祭祀和景仰。

現在很多人寫書寫論文,很多學校有校本課程和校本教材,不可否認,這些書和校本教材中有很多優秀的傑作。然而一定有一些魚目混珠,抄襲拼接,不負責任的作品。比一比李毓秀編寫《弟子規》的嚴謹态度和美好初衷,那些學問淺薄,心态浮躁,卻又自視甚高的學者文人們真該好好反省。

前些天看過一篇文章。其中這幾句話頗有感觸。“當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師不讀書,最應該讀書的教師群體,卻成了遠離閱讀的一個群體,而其中最該讀書的年輕教師,更成了一個疏于讀書、荒于讀書或者根本不讀書的群體。”或許沒這麼嚴重。但讀書現實情況也不容樂觀,教師們讀書,或許讀的多一點的就是教科參考書,習題集,課外輔導書。這也是當今教育現實的無奈。

學校會推薦孩子們讀一些書。但是讀書的目的仿佛就是為了閱讀理解,寫作文,摘抄好詞好句,似乎忽略了道德品行情操美感方面的教育。

《弟子規》是寫給孩子們的書,更是寫給成人們的書。因為言傳身教,成人都沒有做好沒有做到的事情,他去說服教育孩子的時候是沒有力量的,甚至是虛僞的。

緻敬《弟子規》的作者李毓秀!

弟子規怎麼形成的(弟子規啥來曆)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