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紫光閣在明清時期是皇家演武的場所,明朝的皇帝在這裡觀看射箭比武,到了清朝,這裡又成為皇帝殿試武進士和檢閱侍衛大臣的地方,後來廢台建閣,取名“紫光閣”。
清乾隆年間,為了加強國家的統一,清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派兵出征,平定邊疆地區的叛亂。為了宣揚“十全武功”,每次軍隊凱旋,乾隆皇帝都要下令為征戰中的功臣繪制畫像,并将它們懸挂在中南海紫光閣内,能将自己的畫像懸挂在紫光閣内,這是武将的最高榮譽。現将乾隆朝入駐紫光閣的十大滿蒙将領羅列出來,供各位條友參考。
紫光閣
1、傅恒
富察·傅恒(1722~1770年),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外戚、名将,戶部尚書米思翰之孫,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第九子,乾隆孝賢純皇後之弟。
初為藍翎侍衛、山西巡撫、總管内務府大臣,累遷戶部尚書等職,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師指揮大小金川之役,降服莎羅奔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攻打伊犁,平息準噶爾部叛亂,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擔任經略,督師雲南。次年四月,率領京師及滿蒙士兵,分三路入緬作戰,身患重疾,仍督軍進攻,屢敗緬軍。後與雲貴總督阿桂合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緬甸遣使請和,上疏奏請罷兵,授一等忠勇公、領班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師回朝,不久病卒。乾隆皇帝親臨府邸奠酒,谥号“文忠”。
2、阿桂
阿桂,(1717年—1797年),章佳氏,滿洲正藍旗人(後以新疆戰功擡入正白旗),大學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
乾隆十三年(1748年),參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參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回朝數年間,曆任内大臣、漢軍鑲藍旗都統、軍機大臣、滿洲正紅旗都統、四川總督等。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副将軍之職偕經略傅恒領兵與侵擾滇境的緬甸軍交戰。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再次參加大小金川之戰,曆時5年,運籌戰事,多合機宜,兩次督師鎮壓甘肅回民起義,參與制定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和抗擊廓爾喀之役的進兵方略。
嘉慶二年(1797年)卒,時年81歲,谥号“文成”。
3、兆惠
烏雅·兆惠(1708年-1764年),滿洲正黃旗人,是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後烏雅氏族孫,都統佛标之子。兆惠将軍被譽為“中國反疆獨第一人”。
乾隆中前期,西北地區準噶爾人和回部貴族反複叛亂,駐防伊犁的兆惠将軍率領清軍在天山南北經曆了無數次殊死鏖戰,多次以少勝多,先後平定了天山北麓(今稱北疆)、天山南麓(今稱南疆)。最終,清軍一統天山南北約19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取名新疆。新疆統一後,兆惠率西征軍凱旋回京,乾隆帝親自為兆惠将軍牽馬回城。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逝世,享年五十六歲,谥“文襄”,配享太廟。兆惠将軍的畫像位列中南海紫光閣第二位。
4、海蘭察
多拉爾·海蘭察(?-1793年),滿洲鑲黃旗人,多拉爾氏,乾隆時期著名的将領。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次年,兩次參加清緬戰争,率輕騎為先鋒,多有戰績。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調任為鑲白旗蒙古副都統,自雲南赴四川參加大小金川之役。曆時五年,因功先後升正紅旗蒙古都統、參贊大臣、領侍衛内大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兩次以參贊大臣率兵鎮壓甘肅回民起義。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跟從福康安督兵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再次跟從福康安率兵赴西藏參加廓爾喀之役。次年,抵後藏,克濟嚨,會師潛渡深入廓爾喀境,越崇山,曆艱險,多次克捷,因功進爵一等公。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病逝,谥号“武壯”。
5、福康安
福康安(1754年—1796年),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中葉名臣、外戚、民族英雄。大學士傅恒第三子,孝賢純皇後之侄。
福康安曆任雲貴、四川、閩浙、兩廣總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福康安早年參加第二次金川之戰,他先後率軍平定甘肅回民田五起事、台灣林爽文事件、保衛西藏的廓爾喀之役、苗疆起事,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統一和完整,累封一等嘉勇忠銳公。此外,他參加制定的《欽定藏内善後章程》和金瓶掣簽制度,對于鞏固清朝中央與西藏地方的政治關系,維護祖國的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嘉慶元年(1796年)二月,賜福康安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廟,入祀昭忠祠與賢良祠。
6、富德
瓜爾佳·富德(?—1776年),清朝将領。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初年,自護軍擢至三等侍衛。
乾隆十三年(1748年)從傅恒征金川,累遷副都統。二十年參贊大臣從兆惠平定阿睦爾撒納叛亂。乾隆二十四年為定邊右副将軍率師援兆惠,由和阗取葉爾羌,平定霍占集叛亂,以功累封一等靖遠成勇侯,授禦前大臣、理藩院尚書。兩度以事下獄,皆獲赦。乾隆三十八年,跟從明亮進攻金川,後因坐罪被殺。
7、舒赫德
舒穆祿·舒赫德(1710-1777年),滿洲正白旗人,雍正朝大學士徐元夢之孫。
乾隆年間,參與平定大金川土司、準噶爾部與回疆貴族叛亂。旋遷工部尚書、鑲紅旗滿洲都統。乾隆二十八年,署工部尚書、步軍統領,加太子太保。乾隆三十年,任國史館副總裁,三十一年署陝甘總督。乾隆三十八年,晉武英殿大學士,署理刑部事務。次年,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同年,領兵鎮壓山東王倫起義,因功加三級,得雲騎尉世職。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任文淵閣領閣事。
乾隆四十二年,卒于家中,谥号“文襄”。
8、阿裡衮
鈕祜祿·阿裡衮(?—1769年),滿洲鑲黃旗人,開國五大臣之一額亦都曾孫、太師遏必隆之孫、内大臣尹德第四子、大學士讷親之弟。
乾隆初年,自二等侍衛授總管内務府大臣。後遷兵部侍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任參贊大臣,與将軍富德攻讨霍集占,解除将軍兆惠之圍。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加太子太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授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二月,明瑞戰死緬甸猛臘,朝廷以大學士傅恒為經略,授阿裡衮及阿桂為副将軍,領兵參加清緬戰争,途中得疫疾,傅恒令他留永昌治疾,阿裡衮不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二月,卒于軍中,谥“襄壯”,祀賢良祠。
9、明瑞
富察·明瑞(?—1768年),滿洲鑲黃旗人,承恩公富文之子,大學士傅恒之侄,清朝中期名将、外戚。
明瑞最初以官學生的身份襲公爵。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明瑞以副都統銜任領隊大臣從征阿睦爾撒納,後因平定阿睦爾撒納之功,擢升為戶部侍郎,授參贊大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明瑞師征霍集占,因功賞戴雙眼花翎,并加贈雲騎尉世職,擢升為正白旗漢軍都統。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明瑞出任伊犁将軍,加贈并騎都尉世職。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月,明瑞以雲貴總督兼任兵部尚書,出征緬甸。十一月,因征緬有功,封一等誠嘉毅勇公。乾隆三十三年二月(1768年),明瑞的軍隊被緬軍包圍,力戰後自缢而死。乾隆帝親臨其府奠酒,谥“果烈”。
10、班第
博爾濟吉特·班第(?—1755年),蒙古鑲黃旗人,清朝将領。官學生出身,曆任内閣學士、兵部侍郎、湖廣總督、兵部尚書。
雍正至乾隆年間,班第三度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乾隆十一年(1746年),署山西巡撫。乾隆十五年(1750年),班第補拉布敦之缺任駐藏大臣。乾隆十七年(1752年),又轉西甯辦事大臣。乾隆十八年(1753年),奉旨接替阿裡衮署兩廣總督。乾隆二十年(1755年),被授予定邊将軍之職,領兵西征準噶爾。定邊左副将軍阿睦爾撒納反叛後,班第在撤出伊犁時被準噶爾叛軍包圍,自刎殉國,谥“義烈”,圖形進紫光閣。(完)
關注小編,為您帶來更多精彩文章!下期預告:乾隆朝入駐紫光閣的十位漢族将官。(圖片源于網絡),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