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無羨
本質上說,為什麼成立捷達這個品牌,毫無不誇張的說,這是資本希望收割更多市場份額的一個表現,利用獨立出來的捷達,以新品牌的形象面世,将定位、價格下調至自主品牌的水平,以合資車的形象全面與國産車競争,利用消費者潛意識中對合資車品牌的認可來收割銷量,這就是捷達獨立的初衷。
捷達獨立也有快一年了,車型已經推出了三款,目前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要說沒成績,也不是,要說成績很突出,那也算誇大。從捷達旗下的幾款車型銷量來看,隻能說一般般。捷達VS5、捷達VS7每個月都還能收割不俗的銷量,但是到了捷達VA3這裡,可能就有點尴尬了。
捷達VA3獨立以後,銷量雖然還有一點,但是遠遠不如沒有獨立的時候。
捷達VA3這款車型的前身就是老捷達,那時候捷達與桑塔納橫掃轎車入門級市場,每個月的銷量都是在2萬以上,每個月轎車榜單Top10都能看到這兩款車型的影子,現在查詢捷達的曆史銷量,依然可以看到捷達曾經的輝煌。至于獨立以後成為捷達VA3,它的銷量走勢就明顯弱了很多。最新銷量數據顯示,8月份其月銷量僅為3000餘輛,和換标之前相比,銷量顯然差了很多。
筆者曾經一度以為,合資入門級車型的銷量減少,是與自主品牌的崛起有關,自主品牌中的帝豪、榮威i5、艾瑞澤GX等車型都具備不俗影響力的車型,在同樣的預算之下,他們确實要比捷達、桑塔納這些車型有競争力,它們的崛起,更多的是蠶食合資車型的銷量,這是存量競争時代的必然結果。
但是,當筆者将捷達VA3與桑塔納對比來看就知道錯了。
桑塔納依然縱橫在車壇,每個月依然拿下不俗的銷量,雖然大不如從前,但也是可圈可點,至于捷達VA3,相比桑塔納來說就差遠了。以最近的7月銷量為例,桑塔納是捷達VA3的四倍有餘,桑塔納7月拿下1.54萬輛,而捷達VA3僅僅隻是拿下了4000台不到,差距不可謂不明顯。
捷達自從變成捷達VA3以後,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價格全面下調,入門級車型報價在6.58萬,你可知道曾經的捷達入門級車型報價是多少,同樣1.5L手動擋入門級車型起售價在8.48萬。不止是價格進行了全面的下調,在配置上也是進行了全面的提升,ESP、胎壓監測這些如此重要的配置,捷達是不具備的,但是卻出現在捷達VA3身上。
獨立以後的捷達,價格下滑了,配置提升了,但是它的銷量不僅沒有出現爆發式增長,而是出現的急速的下滑,尤其是當捷達VA3與桑塔納銷量對比以後,這種差距之大讓人咂舌。哪怕是捷達VA3都想不通吧,我不就換了一個車标嗎?我還降價了,配置還增加了,怎麼差距就這麼大?
顯然,捷達VA3的銷量不佳,很大原因就是因為車标問題,與自身的定價、配置沒有任何關系,消費者之所以熱衷此前的捷達,那是因為挂的大衆标,至于獨立以後換成捷達标,消費者并不看重。從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國産車的問題,明明配置極其豐富,價格還極其便宜,但是銷量就是不溫不火,都是車标的問題。
捷達獨立以後,唯一的好處就是捷達VS5的銷量走勢還不錯,未來捷達還将推出更多其他的車型,整體銷量表現應該會更優秀,相比捷達時期一款車型而言還是很不錯的。獨立以後的捷達還是完成了資本對銷量的收割,隻是苦了捷達這款車型而已,犧牲一款捷達,成就整個捷達品牌,這筆買賣怎麼看都是比較劃算的。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作者魏無羨,轉載需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