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人才先行。鄉土人才往往有所長、接地氣,更能帶動村民。近年來,在陝西省安康市甯陝縣,出現了不少“土專家”“田秀才”“農創客”……這些鄉土人才逐步發展成為激活當地鄉村經濟的“動力引擎”。
“土專家”帶動村民種植大棚蘑菇
十月中旬,坐落在秦嶺腹地的甯陝縣,迎來了第一場雪。51歲的農民鄒子岐卻像往常一樣,戴着手套、拎着一個小竹筐來到蘑菇大棚,大棚裡,一朵朵嬌嫩的蘑菇破棒而出,“長勢不錯,今年的收成應該不錯。”鄒子岐時刻關注着蘑菇的生長情況。
“土專家”鄒子岐像往常一樣,拎着小竹筐在蘑菇大棚裡查看蘑菇長勢。陳陽軍 攝
鄒子岐是甯陝縣龍王鎮東溝村土生土長的農民,前些年以種植水稻、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為主要收入,除去化肥、種子支出外,一家四口日子過得緊巴巴。一次農業技能培訓的機會,鄒子岐接觸到袋料蘑菇種植,萌生了種植食用菌的想法,于是用家裡的積蓄和向親戚好友借的錢共3萬元,在自家地裡建起了香菇大棚,幹起了袋料蘑菇種植。
最初種蘑菇的幾年,由于缺乏技術,又不懂市場行情,加上銷售渠道少,鄒子岐不僅沒有賺到錢,還把本錢給賠了。“就在一籌莫展的時候,縣裡組織高素質農民培訓,農技專家送技術上門,龍王鎮還幫忙争取到了2萬元的小額扶貧貼息貸款,這才重操舊業。”鄒子岐定期參加縣裡開展的種植技術培訓班,弄不懂的就找農技員取經,再回家實踐。為了學好技術,鄒子岐還購買了蘑菇種植的書籍,及時了解市場行情。後來,鄒子岐種植的蘑菇實現了豐收,毛收入從2000塊增加到現在的9萬元。”鄒子岐說。
“土專家”“田秀才”“緻富帶頭人”……現在東溝村,鄒子岐有了許多新名字。除了在線上微信群指導之外,鄒子岐還經常利用空閑時間來到周邊蘑菇種植戶家中現場教學,幫種植戶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村民孫仁進當初種植了5000袋大棚蘑菇,但是不懂技術,沒有收成,原想放棄,幸好鄒子岐及時上門手把手教他搭棚、裝袋、傳授控溫等技術,蘑菇才開始盈利。2020年,孫仁進又種了2萬袋蘑菇,毛收入在8萬塊左右,他下半年計劃再種2萬袋蘑菇。提起當初,孫仁進笑呵呵地說:“多虧了鄒大哥的幫助,我才有現在的收成”。
在鄒子岐積極帶動下,附近村民相繼開始了種植大棚蘑菇。如今,東溝村發展各類食用菌種植10餘戶,東溝村村支部與包幫單位以“支部聯建、産業聯盟、資源聯享”的工作機制,籌備成立綜合産業園區,發展和推廣食用菌種植。
據了解,龍王鎮借甯陝縣實施“百名鄉土人才培育工程”契機,利用“農廣校 田間地頭”“線上 線下”“縣内培訓 赴外培訓”等機制,聘請省級專家、院校老師常态化開展“送培下鄉”活動。近年來,參訓人數達到500餘人次,培育認定新型職業農民50名,選聘産業指導員10餘名,實現技術服務和技術“傳、幫、帶”全覆蓋。
返鄉“農創客”帶動村民就業緻富
今年,在龍王鎮還掀起了一場“上班潮”,社區工廠成了香饽饽,引來周邊村子的打工人。在龍王鎮河坪村社區工廠生産車間,30多名工人正在縫紉、檢驗、包裝等工序上忙着,一批批潮服即将被運往歐美市場。
社區工廠的負責人何龍幹告訴記者,“雖然在外創業掙錢比較多,但是我總覺得應該為家鄉做點什麼,就在社區開了一個服裝加工廠,招收附近村民從事服裝工作,給村民們提供一個貼補家用的平台。”
記者了解到,何龍幹就生在龍王鎮,2006年從部隊退伍後南下打工,在外幹出了一番事業。在甯陝縣實施“人才回引”工程後,主動放棄在外優越的工作回鄉發展,在河坪安置社區開辦了社區工廠,目前,工廠有30多名員工,初步形成了年産100萬套服裝的生産規模,帶動了周邊20餘戶搬遷村民就業。
“我家就是河坪村的,不過那時村子沒現在好,沒有工作讓我們這些家庭婦女幹,現在不一樣了,家門口有個工廠,可以幹點活,老人、孩子都能照顧了,每月還能掙2000多元,現在,基本上實現了樓上居住、樓下就業,一人進廠,全家脫貧。”對于社區工廠帶來的便利,蓮花村村民馬志雲表示。
“像鄒子岐這樣的‘土專家’、何龍幹這樣的‘農創客’,在我們鎮還有不少,這離不開縣裡的人才振興好政策。”龍王鎮黨委書記曾科表示。
據了解,近年來甯陝縣實施“雙培雙引”工程,鼓勵在外創業人士及優秀青年、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回村任職,并加大從退役軍人、回鄉創業人員等群體中擇優選拔村“兩委”成員工作力度,以事業、感情、待遇、制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截至目前,已有106位優秀青年人才回到甯陝發展,51名優秀青年回鄉任職。
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編輯 唐峥 校對 李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