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醫保制度可以說是一直都處在改革的路上,政策變化從來沒有停過。我國人口基數大,醫保籌資标準較低,所以醫療保險一直秉承着保基本、廣覆蓋的原則,醫保要起到共濟的作用。每年的醫保年鑒,都會統計累計的醫保結餘可以支付的月份,最近幾年醫保個人賬戶結餘的占比越來越大,而醫保個人賬戶并不能起到共濟的作用。所以最近幾年各地各省份都陸續出台了職工門診共濟政策。将普通門診的費用納入醫保報銷,以此來起到醫保基金共濟的作用,并應對逐漸加快的老齡化社會。
城鎮職工醫保制度真正成熟運行大概是在2001年之後,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20多年,城鎮職工醫保保障的都是住院的報銷,而門診的醫療保障更多的是用個人賬戶。這樣對于年輕人來說更好,但是針對現在日益加快的老齡化社會,對于退休職工就沒有那麼友好,畢竟個人賬戶有限,而年紀較大基礎疾病較多,門診就醫的次數和概率就更大的多了。醫保共濟的作用就更弱很多,正是基于這個考慮,所以開始了職工醫保的門診共濟改革。把普通門診費納入了醫保報銷。各地的報銷比例和起付線會有點不同。以江西為例:
在職職工的報銷比例在一級、二級、三級醫院的報銷比例分别是60%、55%、50%,起付線600元,封頂線是1800元。
退休職工的報銷比例在一級、二級、三級醫院的報銷比例分别是65%、60%、55%,起付線600元,封頂線是2000元。
在住院待遇不降低,籌資标準沒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要新增普通門診醫保報銷,就需要降低個人賬戶的劃撥比例。城鎮職工醫保的繳費是由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共同組成的,在職職工單位繳納的比例占工資基數的6.8%,個人繳費占工資基數的2%,而劃撥至個人賬戶的錢是繳費基數的3.2%。退休職工個人和單位不用繳費,劃撥至個人賬戶的比例是養老保險金的3.5%。而門診共濟之後,在職職工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是工資基數的2%了;退休職工按照固定金額劃撥,全省統一,也會比原來更少很多。
其實這個制度可以說就是為了應對老齡化,對于那些退休職工來說,這個政策還是挺好的,可以多報銷不少,而對于年輕職工來說,這個政策其實價值不大,以工資5000元計算,一年少劃撥的個人賬戶就是700元左右,年輕人患病的概率更低,很多人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沒有就醫過,會虧不少。不過改革還是兼顧了大局,兼顧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往好的方向發展和改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