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文化底蘊濃厚卻背負污名成了“風流樹”
想一下,關于杏文化你記住了啥?約麼是那一句“紅杏出牆”吧
營養全能入藥卻被冠上了“傷人”的頭銜
問一句,你有多久沒有吃過杏了?約麼是因那句“桃養人,杏傷人”吧
産業發展蓬勃卻仍被稱為“小雜果”;無處不在 卻又 存在感極低。
杏,真是一個極其“憋屈”的水果。
杏的“憋屈”
有誤讀誤解
也 有看上去的理所應當
有人為因素
也有不得不說的自身原因
今天依農就和大家聊一聊杏的這些“憋屈”,為這個與桃、李齊名的原産水果,正名。
杏為薔薇科李亞科杏屬多年生落葉喬木,世界範圍内幾乎所有的栽培杏都來自于普通杏(杏屬植物的一個種),而近期科學考證普通杏的起源中心在我國新疆伊犁河谷地區,并非以前學界普遍認可的多起源中心,因此杏有着純純正正的華夏血脈。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杏樹的國家,經考古和古代文獻考證,至少在4000年以前我國就已開始種植杏,當前有部分植物學家認為這個時間還要更早。
而在唐朝之前,杏活得可沒有那麼憋屈作為水果,杏小巧精緻,口感酸甜,深受古人的喜愛;又因植株适生能力較強,耐寒、耐旱、耐貧瘠還耐水澇,使其不像那嬌貴水果成了達官貴胄的專享,好種好養的杏讓黎民百姓也能随意嘗鮮。此外杏花早開,豔麗秀美,同樣深受古人喜愛,甚至專門培育了觀賞品種,栽在庭院。
再聊文化底蘊
“君異居山間,為人治病,不取錢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年,計得十萬餘株,郁然成林”。——《神仙傳》
贊的便是名醫董奉懸壺濟世救濟萬民的事迹,從此杏林便被用于歌頌醫生。
我們都知道“桃李滿天下”,但其實杏也不差,儒家聖人曾在杏壇講學,其後世子孫在講壇環植杏樹紀念,從此杏壇便代指教育聖地。
“桃李滿天下”譽的是學生遍天下的名師,而論聲名、聊誰學生多,哪個又能比得了至聖先師孔夫子。
杏歌頌教育,還體現在杏花之上,在唐朝時期,春季會試後及第的進士會被邀請遊杏園賞杏花,因此杏花在當時也被稱為“及第花”。
此外由于杏花花色白裡透紅,還被用于誇贊美女。
唐之前,杏贊醫頌學誇美女,文化底蘊深厚,但而後部分文人騷客的筆墨卻逐漸讓杏背上了污名。
杏背上污名——“及第花”被迫成了“風流樹”
與網絡信息發達的當前不一樣,在車馬很慢,書信很遠的古代,杏的污名,是逐步而成,文人騷客的筆墨是越潑越多、越寫越難聽。
大家一定聽過“一枝紅杏出牆來,滿園春色關不住”,你可能會以為“紅杏出牆”至此才有了不好的寓意。
但其實再早、再後有太多的文人騷客給杏樹挂上了風流的污名,最早晚唐時有“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樓。誰知豔性終相負,亂向春風笑不休。”(不解釋這句了,薛能著詩如此,真不知道他經曆了啥)
清朝時有“種杏不實者,以處子常系之裙系樹上,便結子累累。予初不信,而試之果然。是樹性喜淫者,莫過于杏,予嘗名為風流樹”(也不解釋這句,對于依農這個農業人來說,李漁所寫純屬扯淡)。
就因為杏樹樹形秀美、杏花漂亮好看,部分文人騷客換了筆風,就背上如此污名,杏可不憋屈至極,我想玄宗要知後世杏會背負如此污名,定不會說楊貴妃是杏仙。
杏的文化底蘊被傷不算完,坊間又傳“桃養人、杏傷人”
其實我特别想問一句“桃養人,杏傷人”出處何在?
這句話根本不用深想,不設前提明顯是一句謠言。
這句話的本意是勸大家不要過多吃杏子,再好的水果你吃多了也不好,要不你吃個三五斤桃子你看它養不養你。
杏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杏仁在我國古代醫學典籍、現代醫學中均可入藥的佳品。
據此依農是不是能說:“杏果保健、杏仁治病”,肯定不能,因為不設劑量談功效都是“耍流氓”。
唉,憋屈實在是憋屈,依農小時候特别愛吃杏,長輩們總說“杏傷人”不讓吃,好在我小時候調皮,也抵不住杏子酸甜可口的味道,從來不聽,才享得了美味,替聽了這些話的朋友惋惜。
“小雜果”得看和誰比,存在感極低或是你沒注意
當前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水果栽培面積,同時水果品類資源也極其豐富,幾千萬畝種植規模的大宗水果比比皆是(其實也不是比比皆是,就柑橘、蘋果、葡萄那麼幾個)。
杏和它們相比杏确實算是“小雜果”,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據統計數據顯示杏這個“小雜果”在國内種植面積已400多萬畝。
什麼概念?杏子在國内的種植面積比很多小國家的國土面積都大。
所以和蘋果柑橘比杏是小雜果不假,而從總體來看,種植規模上,杏在諸多果樹之中排在前列,說是“小雜果”實在憋屈。
以上杏所有的“憋屈”是誤讀誤解和人為造成,而存在感較低則是自身原因的理所應當。
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國栽培杏按用途可分為三種,分别是鮮食杏、加工杏和仁用杏。
就鮮食杏來說,有朋友說鮮食杏的品種太少了,比不上品種衆多的桃、李。這句話不僅會得罪“杏”,還會得罪優質杏産區的人,事實上我國杏的栽培品種至少2000種以上,特優名種也已近百,新疆的白杏、山東的黃杏、北京的香白、河北的關老爺、陝西的金太陽,我能給你數上一天。
而之所以鮮食杏的存在感不高是因為,杏不耐儲運,基本上在産地内就消化了,而産地又集中于北方地區,因此不是沒有而是吃不到。
就加工杏和仁用杏來說,不是它們存在感低,是加工之後它們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卻沒有注意,罐頭、果醬、果脯、果幹、甜杏仁、杏仁露,即便你沒直接吃過這些杏的加工品,它們還可能在其它食物裡甚至在藥中,無形之中進了你的肚子。
文章最後依農想說,杏沒沒落隻是“憋屈”。
為杏正名隻是覺得在蘋果爛在庫裡,柑橘頻繁出事、葡萄總是滞銷大宗水果舉步維艱的時代背景下。
杏這個“憋屈”的“小透明”、“小雜果”的農業路雖也坎坷,但未來可期。
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農村生活、植物科普等類型的文章,那請關注、點贊@依農看天下會把我了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原創不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贅述不詳,歡迎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