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孔子是否值得深交

孔子是否值得深交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23:27:48

你有沒有發現,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兩類人,一類人想做一件事情,就立刻開始行動。而另一類人,想做一件事情,今天覺得自己身體狀态不好,明天覺得還需要準備很多。

前者總是一次又一次的行動,随後你發現自己和他的距離越來越大,剛開始還能平視,到後來隻能仰望了。

而後者永遠在抱怨,永遠在原地。

你是屬于前者 還是後者呢?

孔子是否值得深交(孔子真的說過三思而後行嗎)1

01 想太多不行動,是在給人生找借口

朋友謝媽就是一個“想太多”的人。

有天她突然打電話來,激動地說自己這次一定要離職。

大意就是他們公司從總部新來了位領導,對朋友所在的技術保障組很不滿,為了最大化利用人力,要他們部門的人全員兼職客戶的需求對接。

原本說好隻是項目結束時才需要朋友他們出場的,結果他們還要幹項目負責人的活,前期跟蹤和後期收尾都要管,而且事加了工資沒加呀。

所以謝媽就很生氣,想要離職。但我知道,這一次她估計又是說一說而已。

因為在很早以前,謝媽私下就說過,她也覺得自己現在太閑了,而且她自己掌握的技術也一直沒什麼提升。

可因為公司本身有國企背景,工資雖然不高,但福利待遇也說得過去。

而且眼看自己都30多了,她也覺得這個年齡的确不好找工作。

她也剛結婚,這幾年想先要孩子,覺得這個節骨眼換工作有點難。

孔子是否值得深交(孔子真的說過三思而後行嗎)2

總之就是有很多無法離職的原因,她就這樣一面糾結,一面享受着現有的安逸,溫水煮青蛙一般,走到了目前的情況。

謝媽的故事你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可你不做選擇,你不改變,像謝媽這樣運氣好的,能混到退休,怕就怕外力也會逼迫你改變,那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如果一個人隻是想卻不行動,其實就是給自己的人生找借口。而借口,你要找,總會有的。

我們身邊總有人感慨,人生越到後面選擇越少,其實這隻是前期你給自己找的借口太多了。

而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因為想的太多,習慣了凡事找借口,這其實是一種極緻的内耗。

02想太多不行動,是一種内耗

孔子是否值得深交(孔子真的說過三思而後行嗎)3

其實我時常也會像謝媽一樣,陷入隻想不做的惡性循環中。就好比這一周,我需要寫1篇文章發在公衆号,因為知道有難度,所以就開始了各種作死模式……

因為内心的排斥,我開始給自己找事。

寫文章要靈感吧,那我去刷刷最新的連續劇吧,1天過去了。

寫文章要素材吧,翻翻最近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半天又過去了。

或者,寫作要靜心,我先把其他事處理完吧,又忙忙這,忙忙那。

當各種不重要的事情充滿了我的時間,其實反而讓我更加心安理得地繼續拖延下去。

但事情不做,不代表不存在,随着截止時間的接近,這種壓力會累積,到最後就連身體都會幫忙抗議。

然而每個人一天的精力就那麼多,當我們過多地處于内在這種不自覺的沖突之中,自然會莫名其妙的感覺累。更加沒有能量應付重要的事。

孔子是否值得深交(孔子真的說過三思而後行嗎)4

德國哲學家約翰·菲希特曾說過一句話:行動,隻有行動,才能決定價值。深以為然。

其實每個人都有畏難情緒,但對于重要的事情,我們隻有開始行動,才有可能獲得最終的價值。

就像有一幅很經典的漫畫《小牛學耕》中告訴我們的道理一樣。

畫中鄉紳說,小牛還這麼小,不會耕田,怎麼能下田呢?

農夫則反問,不下田,怎會耕田?

其實任何東西都是一樣的,不是先想好了,再去做,而是有了目标,就要行動。

我們畏難,想太多,是害怕做不好,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可同樣的,你不做,又怎麼做的好呢?

而我們的能力,其實都是在實踐中慢慢練出來的。

想的太多,不但空耗自身,而且很多時候其實是有害的。

孔子是否值得深交(孔子真的說過三思而後行嗎)5

03想太多不行動?是病,得治

其實關于想和做的問題,2500年前的至聖先師孔子早已給了我們答案。

我們勸人時,總喜歡這樣說,你要三思而後行呀。

其實這句話的本意和我們理解的恰恰相反。

這句話出自《論語》,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孔子)聞之,曰:‘哉,斯可矣’”。

是說,魯國有個叫季文子的人,做事總喜歡三思而後行,孔子聽到了,就說,考慮兩次就行啦。

孔子這樣說,其實和季文子本人有關。

因為季文子做事特别謹慎,精于算計。他把持魯國朝政30年,而他的三思,都是為了排除異己。

錢穆在注《論語》時,寫到“事有貴于剛決,多思轉多私”

該做的時候就做,想太多,權衡利弊,私心作祟,也就做不成了。

孔子是否值得深交(孔子真的說過三思而後行嗎)6

在《孟子》中有一個故事其實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說每個人看見小孩将要掉井裡了,第一反應都會驚恐地想拉一把。

但這時候,如果你開始想,萬一孩子的父母覺得是我推得怎麼辦呢?萬一抓孩子的時候孩子受傷了怎麼辦呢?

想太多,失了初心,就不敢做了。

想太多,是一種病,得治。

04從最小行動開始

孔子是否值得深交(孔子真的說過三思而後行嗎)7

的确,遇事多想想準沒錯,但這種“想”往往會放大事情的難度,畢竟後果考慮得多了,反而就不敢做了。

最簡單的其實可以用“最小行動”來解決。

就像生活中,你想讓自己早睡,不斷地告訴自己“快去睡覺”,不如說,“現在,去洗漱”。

睡覺隻是結果,這中間會有洗漱、回房間、關門、更衣、蓋被子等等一系列的操作。

所以你不如告訴自己從哪裡開始更有效。

當然,偶爾我們也要接受自己做不到。

比如因為明天是周末,不小心刷到一個小視頻,再反應過來的時候,發現1個小時都過去了。

那麼,放輕松點,已經晚了1個小時了,我們可以現在去洗漱了。

發現錯了就改,不要自責,因為自責是一種更大的心理内耗。

實在不行,讓自己周末晚點點睡吧,降低預期。

孔子是否值得深交(孔子真的說過三思而後行嗎)8

荀子曾說“道雖迩,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道路雖然遙遠,但不走就不能到達。事情雖然細小,不做永遠也完不成。

凡事隻停留在想,那我們永遠也到達不了。

從最小行動開始,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希望我們都能每天離夢想近一點點。

孔子是否值得深交(孔子真的說過三思而後行嗎)9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可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