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機來臨或者機會閃現的時候,人們總是希望通過高校去一窺未來的趨勢和尋求創新的力量。對企業運營如是,對技術創新如是,對“雙碳”目标的實現同樣如是……
碳中和行動是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識性策略,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内在要求,又是重要路徑之一。 大學對碳中和行動的貢獻主要體現在科技創新、人才支持、智力驅動、價值引領等方面。在全球各類教育系統中,大學是最早将“碳中和”納入辦學理念、評價指标和校園行動的。 在實現碳中和的願景指引下,各國大學通過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校園行動、學生實踐活動、社會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等,為落實碳中和行動提供智力保障,在世界各地創造碳中和的大學和社區,推動碳中和轉型進程以及實現零碳未來。
面向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需求,我國高等教育應切實承擔起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目标的社會責任,将“雙碳”行動納入行動框架,圍繞“雙碳”開展卓有成效的基礎研究、科技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決策咨詢、國際合作等,與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協同采取行動推動碳中和轉型進程。
01
主要現狀
1. 服務“雙碳”戰略行動的廣度和深度不足 2020年我國宣布雙碳目标以來,我國高校通過成立碳中和聯盟、簽署行動宣言、成立研究院(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制定碳中和規劃等形式行動起來。 統計顯示,2020年至2022年2月,北京大學、沈陽工業大學、東南大學、鄭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廈門大學、西北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20餘所大學陸續成立碳中和研究院,開展碳中和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政策研究、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等。
然而,較之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的要求以及艱巨的碳中和任務,我國高校服務“雙碳”戰略行動的廣度和深度不足,“雙碳”整體行動參與度低。 一些高校對“雙碳”相關工作重點、實施步驟并不清晰;未能很好地将教育規劃、人才培養、校園管理、科學研究等與“雙碳”有機結合。部分省市在碳中和科技創新基地平台建設、行動規劃、零碳校園試點建設等方面仍然缺少實質性支持。缺乏具體執行标準且無法問責的志願協定,難以促進更大範圍的高校參與“雙碳”行動。 出現上述問題的本質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系統尚未把“雙碳”行動與我國經濟社會全面轉型所需要的高等教育轉型變革真正聯系起來。
2. 尚未構建起系統完善的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體系 目前,我國高校缺少一流的碳中和相關學科建設,大部分高校碳中和領域的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等仍處在論證階段。我國高水平大學應緻力于培養引領可持續發展事業的拔尖人才,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課程數量、教育質量以及學生主導的可持續發展旗艦項目等,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一些高校組織多學科的骨幹教師共同開設了碳中和通識課程,但人才培養規模比較小、學生參與度較低。如果高校提供的相關教育和培訓範圍過小,将無法使更多畢業生具備低碳轉型過程中所需的崗位關鍵技能。 很多大學傾向在不改變既有制度安排前提下完成新任務,而非運用可持續發展目标系統規劃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在某段時期隻針對某個可持續發展問題采取措施,會導緻大學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變得支離破碎、缺乏效率。 例如,很多高校僅僅把可持續發展教育、“雙碳”行動與環境相關的專業與課程建設結合,未能從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标出發,深刻審思大學如何全面通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文化傳承與創新等職能服務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3. 基礎研究薄弱、科技創新轉化率低 科技創新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推動力,其中節能技術實現少碳、新能源技術實現零碳、CCUS(即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實現負碳。科技創新依托兩個關鍵因素,即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 在基礎研究領域,2020年以來,我國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的“雙碳”基礎研究成果呈指數式增長,但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優勢企業“雙碳”理念、設備與技術優勢、創新行動等已經領先于大學,大量“雙碳”研究報告由企業、智庫、咨詢公司發布并通過強大的社會網絡、新興媒體等渠道快速傳播,而大學的學者們秉承着嚴格規範性的知識創新成果仍徘徊在一流期刊較為緩慢的發表流程中。 在技術創新方面,由于我國“雙碳”科技創新人才保障不足,碳中和科技創新相關的重大關鍵技術、前瞻性技術以及相關公益性技術研究薄弱,技術成果的推廣、轉移及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
上述問題表明,大學未能真正成為“雙碳”科技革命的關鍵引領者,亟需構建起碳中和科技創新體系與人才培養體系。
02
路徑與策略
1. 創建可持續發展導向的大學 各地應大力推動高校創建可持續發展型大學,通過數字化、智能技術加快碳中和校園建設,将校園碳中和建設與人才培養密切結合,發揮示範作用帶動區域“雙碳”轉型進程。 為實現校園碳中和,大學可規劃并實施的主要工作包括:碳中和承諾→溫室氣體減排→抵消剩餘排放量→碳中和宣告。碳中和承諾包括碳中和達成時間表、設置減排目标、制定相應的措施和策略。校園溫室氣體減排行動包括實施碳足迹管理計劃,監測碳減排計劃,确認抵消所需要的經核證的減排量。 鼓勵高校制定校園碳中和行動方案,綜合衡量高校在可持續發展各領域尤其是“雙碳”目标相關的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社會影響、學科表現、國際合作等取得的進展。我國高等教育可整體公開發布碳中和進展報告,喚起全國乃至全球教育系統踐行可持續發展的堅實行動。 例如,2021年4月,清華大學發布《清華大學SDG行動報告》,面向社會大衆傳播可持續發展理念,介紹清華可持續發展大學建設實踐。
2. 持續提升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質量 高校應充分将碳中和理念與實踐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形成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實踐為一體的多層次、有特色的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吸引更多大學生成為推動“雙碳”戰略目标實現的主動實踐者。鼓勵高校優化可持續發展相關專業、交叉學科建設,可突破原有的院系組織形态限制,實現學科融通發展,培養創新型碳中和人才、全球環境治理人才等。 “雙碳”戰略目标覆蓋範圍廣、領域多,超出了傳統學科的知識邊界,能夠負責解決這些問題的人們不應該再被程序性知識的傳統機制所局限。這客觀上要求各學科、學院提供與自身學科特色相結合的大量可持續發展教育課程,并使其覆蓋廣泛的學生群體,拓展學生在組織和社區中設計和運用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的能力。 高校可根據具體主題開展聯合教學科目、舉辦不同院系和項目之間的跨學科活動,實施學生主導的科研實踐項目等創新活動。高校教師在相關課程中也需要創新教學方法,通過跨學科實踐、行動式學習、多主體參與等措施培養學生跨領域的技能與能力。
3. 實施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 “雙一流”高校應率先建成一批引領世界碳中和基礎研究的頂尖學科;積極參與國際碳中和領域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主導開展建設性的跨國合作;圍繞“雙碳”目标開展更加深入的技術預見與戰略研究,在關鍵、核心、重大技術方向攻堅克難,通過科技創新形成支撐我國未來低碳發展的競争優勢。 碳達峰碳中和問題的複雜性和迫切性,需要跨領域綜合交叉形成科技創新。高校應建設跨學科、綜合性、協同性的碳中和科技創新平台和團隊。參與構建碳中和産學研全鍊條創新網絡,形成以高校為主體、以項目為基礎、各類基金引導、企業和機構參與的碳中和技術轉移模式,推動研究成果轉化應用和共享。 此外,高校還可建設碳中和産教融合聯合體,對接地方和企業低碳發展與轉型需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地區乃至國家層面的碳中和行動。 我國高校可積極組建碳中和大學聯盟和各類重要國際合作平台,通過平台搭建、人才交流、項目合作、技術轉移、建立碳中和國際協同創新網絡等,分享研究資源和行動經驗,展示中國高校的社會責任感和國際形象,重振可持續發展全球夥伴關系。
文|康樂,高等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王歡明,大連理工大學公共管理系教授
來源:編輯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免責聲明:内容僅供學習,如侵權,請聯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