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哪些應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哪些應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19:15:25

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哪些應用? 着對植物内源激素的研究,人們也在不斷地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類似物用于農業的生産中,這就是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與内源激素相比,其生理效應針對性、目的性更強其分為如下幾大類,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哪些應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哪些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都有什麼)1

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哪些應用

着對植物内源激素的研究,人們也在不斷地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類似物用于農業的生産中,這就是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與内源激素相比,其生理效應針對性、目的性更強。其分為如下幾大類。

根據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農業生産中所發揮的作用可以把植物生長調節劑可分為五大類,分别是:植物生長促進劑、植物生長抑制劑、植物生長延緩劑。

植物生長促進劑

能夠促進植物細胞分裂、分化和延長生長的化合物都屬于生長促進劑,它們能促進植物營養器官的生長和生殖器官的發育。這是植物生長調節劑種類最多﹑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

赤黴素

赤黴素(GA)其它名稱920,GA

農業生産中用到的産品制劑多為85%赤黴素結晶粉,4%赤黴素乳油,40%水溶性片劑,40%水溶性粉劑。赤黴素是一個廣譜性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體内普遍存在着内源赤黴素,是促進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激素之一。其也是多效唑、矮壯素等抑制劑的拮抗劑。赤黴素可促進細胞伸長,莖伸長,葉片擴大,并促進單性結實和果實生長,打破種子休眠,改變雌、雄花比率,影響開花時間,減少花、果脫落。外源赤黴素進入植物體内,具有内源赤黴素同樣的生理作用。赤黴素主要經葉片、嫩枝、花、種子或果實進入到植物體内,然後傳導到生長活躍的部位起作用。赤黴素在農、林、園藝上使用極為廣泛。

萘乙酸

萘乙酸(NAA)其他名稱豐優素、麥健

常見的制劑為 80%原粉,市售劑型還有99%精制粉劑、2%鈉鹽水劑、2%鉀鹽水劑、4.2%萘乙酸水劑。萘乙酸是類生長素物質,是一種廣譜性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植物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和擴大,誘導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變雌雄花比率,并能促進植物的新陳代謝和光合作用,加速生長發育及增強抗性等。萘乙酸由葉片、樹枝的嫩表皮、種子進入植物體内,随營養流輸導至作用的部位。

生長素

生長素(IAA)其它名稱吲哚乙酸、異生長素、茁長素3-吲哚乙酸等

農業生産中用到的産品制劑多為粉劑,可濕性粉劑,為人工合成産品加輔料而成。生長素生理作用廣泛,它影響細胞分裂,細胞伸長和細胞分化,也影響營養器官的生長、成熟和衰老。人工合成的可經由莖、葉和根系吸收,由于施用濃度不同,既可起促進作用,也可起抑制作用。由于吲哚乙酸見光易分解,在植物内易被吲哚乙酸氧化酶所分解,價格較貴等原因,在生産上應用受到限制,主要用于組織培養中,誘導愈傷組織和根的形成。

2,4-D

2,4-D 其他名稱坐果靈,防落素

常見的劑型為80%可濕性粉劑,72%丁酯乳油,55%、50%胺鹽水劑。2,4-D随使用濃度和用量不同,對植物可産生多種不同的效應:在較低濃度(0.5-1.0mg/L)下是植物組織培養的培養基成分之一;在中等濃度(1-25mg/L)下可防止落花落果,能有效刺激生長,誘導無籽果實和果實保鮮等作用;更高濃度(1000mg/L)下作為除草劑可殺死多種闊葉雜草。因此在對作物施用時一定要注意所用的量。較高濃度,抑制生長,更高濃度可使植物畸形發育緻死。作為芽後使用的除草劑,單子葉的禾本植物對其一定的耐受力,雙子葉的闊葉植物對其非常敏感,利用這種選擇性,可用于水稻、麥類禾本科作物田間防除闊葉雜草。50%2,4-D胺鹽在200ml/畝,劑量下藥後20天,對柑桔園的水花生、律草、鳥蔹莓、鐵苋菜、繁縷、酢漿草、地錦、刺兒草、打碗花等闊葉雜草有極好的防效,除草效果為92.5%-100%。對一年蓬、凹頭苋、蒼耳、有氏蓼也有較好的防治,藥效在80%左右。防效偏低可能與上述四種雜草草齡較高,大多已開花結果有關。在參試劑量下50%2,4-D胺鹽對柑桔樹安全。

激動素

激動素(KT)其它名稱KT、動力精

激動素的化學名稱6-糠基氨基嘌呤,分子式C10H9N5O。一般由6-氯嘌呤與呋喃甲基胺縮合而成。不溶于水,溶于強酸、堿及冰醋酸中。是第一個被發現具有細胞分裂素作用的物質,首次從脫氧核糖核酸降解産物中提出。在組織培養的情況下,激動素濃度低地方可促進根的分化,在濃度高的地方則有枝葉芽的分化,其中間濃度可顯著地促進胞質分裂而形成癒傷組織塊。激動素顯有抑制衰老的作用,特别是對分離的成熟葉片,用激動素處理,發現它可抑制葉綠素、蛋白質、核酸等含量的降低,也能推遲細胞結構的破壞。延緩蛋白質和葉綠素的降解,延遲植物衰老,可用于果蔬保鮮。

膨大劑

膨大劑

氯吡苯脲,英文通用名FORCHLORFENURON,英文簡稱CPPU(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屬苯脲類物質,主要是刺激細胞分裂素的物質,系那個一直推崇“高新”技術的美國Sandoz公司最早研發,日本協和發酵工業株式會社于1985年首先開發CPPU,但因CPPU在促進細胞分裂和增大的同時,出現了畸形果、果品貯藏期變短等問題,日本未将該産品在生産中使用。我國的研究人員卻争先恐後引入,中國農科院果樹所80年代後期從日本引進,1992年農業部居然批準了該産品。氯吡脲是一種高活性的化合物,具有細胞分裂素活性,可促進細胞分裂和擴大,施用在瓜果植物上,可促進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膨大。但對人類的副作用也逐漸被發現。

乙烯利

乙烯利 其它名稱一試靈、乙烯磷、早甜紅

乙烯利(Ethrel的譯名)化學名稱為2-氯乙基膦酸,分子式為C2H5O2Cl,常見的制劑為 40%乙烯利水劑。乙烯利最早合成于1967年,所用原料為環氧乙烷和三氯化磷。純品乙烯利為針狀白色晶體,熔點75℃,易吸水潮解,易溶于水和有機熔劑。市售産品一般為棕粘稠液體,濃度在40%左右,pH約等于1。乙烯利在pH>4時易水解放出乙烯,。其釋放速度寺度和pH升高而加快,乙烯利對人畜有微毒。乙烯利在植物上使用,可被植物組織迅速吸收。由于植物細胞液的pH>4.1,因此乙烯利可在處理部位逐漸分解并釋放乙烯,同時也可在體内運轉并在其它部位釋放乙烯。

乙烯利本身并沒有生理活性,釋放的乙烯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理功能的植物激素,已經明确的生理效應有:促進果實生理成熟(目前生産上為了提早香蕉、柑橘、桃子、番茄等水果的上市時間,普遍使用乙烯利處理),促進葉片衰老和脫落,促進種子發芽和植株開花,促進根和苗的生長。如果施用不當會葉片、果實的脫落,矮化植株,改變雌雄的比率,誘導某些作物雄性不育等。

DA-6

DA-6其他名稱大豐力、胺鮮酯、增效胺

DA-6的有效成分是二乙氨基乙基羧酸酯,它是一種油性液體.代号為:DA-6。常制成有機鹽,如DA-6檸檬酸鹽DA-6C為白色或粉狀固體。DA-6腐植酸鹽DA-6H為棕色或棕褐色細粒狀固體。

DA-6能提高植株體内葉綠素,蛋白質,核酸的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過氧化物酶及硝酸還原酶的活性,促進植株的碳,氮代謝,增強植株對水肥的吸收和幹物質的積累,調節體内水分平衡,增強作物,果樹的抗病,抗旱,抗寒能力;延緩植株衰老,促進作物早熟、增産、提高作物的品質;從而達到增産,增質。

複硝酸鈉

複硝酚鈉 其他名稱增效鈉,愛多收、多多收、快豐收、湯姆優果、萬果寶、花蕾寶

複硝酚鈉的化學成份是5-硝基愈創木酚鈉(Sodium 5-nitroguaiacolate)、鄰硝基苯酚鈉(Sodium ortho-nitrophenolate)、對硝基苯酚鈉(Sodium para-nitrophenolate)。

複硝酚鈉是一種強力細胞賦活劑,與植物接觸後能迅速滲透到植物體内,促進細胞的原生質流動,提高細胞活力。能加快生根速度,打破休眠,促進生長發育,防止落花落果,改善産品品質,提高産量,提高作物的抗病、抗蟲、抗旱、抗澇、抗寒、抗鹽堿、抗倒伏等抗逆能力。它廣泛适用于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蔬菜、瓜果、果樹、油料作物及花卉等。可在植物播種到收獲期間的任何時期使用,可用于種子浸漬、苗床灌注、葉面噴灑和花蕾撒布等。由于它具有高效、低毒、無殘留、适用作物範圍廣、無副作用、使用濃度範圍寬等優點,已在世界上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應用。複硝酚鈉還應用畜牧、漁業上,在提高肉、蛋、毛、皮産量和質量的同時,還能增強動物的免疫能力,預防多種疾病。

芸苔素内酯

芸苔素内酯 其他名稱油菜素内酯、油菜素甾醇、農樂利、天豐素、益豐素、BR-120等。

芸苔素内酯化學名為2α,3α,22s,23s-四羟基-24R-乙基-β-高-7-氧雜-5α-膽甾-6-酮,是仿生植物内源激素-油菜素内酯人工合成物,常見的制劑有0.01%芸苔素内酯乳油,0.2%芸苔素内酯可溶性粉劑,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粉劑,0.15%乳油,0.04%水劑。芸苔素内酯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和伸長、生長;有利花粉授精,提高座果率;提高葉綠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強植物的抗逆能力。另外,其與多種常用殺菌劑、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混配應用,具有顯著的協同效應和加成效應,在大多數情況下,能提高化肥的肥效和殺菌劑功效,降低農藥藥害;與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或葉面肥的混配制劑在改進農作物品質,抗逆減災方面具有極其廣闊的開發前景和市場潛力,并且已引起國内外衆多農藥、化肥生産廠家和科研單位的重視。

植物生長抑制劑

植物生長抑制劑主要是抑制生長素的合成,可抑制莖頂端分生組織細胞的核酸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使細胞分裂慢,植株矮小,同時,生長抑制劑也抑制頂端分生組織細胞的伸長和分化,影響當時生長和分化的側枝、葉片和生殖器官,因此,破壞頂端優勢後,增加側枝數,葉片變小,生殖器官的發育也受到影響。

植物生長延緩劑

植物生長延緩劑主要是抑制赤黴素的生物合成,抑制植物亞頂端分生組織的生長,使細胞伸長變慢,節間縮短而不減少細胞數目和節間數目,植株變矮。但不影響葉和花的形成。因此,不影響葉片的發育和葉片數,一般也不影響花的發育。當外施GA可逆轉其效應。

矮壯素

矮壯素 其他名稱:CCC(chlorocholine chloride),氯化氯膽堿,稻麥立、三西、西西西。

矮壯素化學名稱為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胺。白色粉末狀固體,有魚腥臭味,吸濕性強,易溶于水。常用劑型為5%、40%、50%、64%水劑和原粉。矮壯素是一種低毒植物生長調節劑。藥劑對植物主要抑制細胞伸長,但不抑制細胞分裂,不影響器官的形成,能使植株矮壯,莖稈增粗,葉色加深,進入植物體内抑制赤黴素的生物合成,是赤黴素的拮抗劑。阻礙赤黴素的生物合成,其作用是抑制植株莖端亞頂端分生組織或初生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因而使節間縮短植株變矮,并且葉色濃綠,常用于控制小麥和棉花的生長,以防止倒伏和徒長。

矮壯素作為矮化劑使用時土壤水肥條件要好,肥力差、作物長勢不旺時不宜使用。作物在使用矮壯素後葉色呈深綠,不可據此判斷為肥水充足的表現,而應加強肥水管理,防止脫肥。葡萄在噴施矮壯素以後果實甜度會有所下降,若與硼混用則不會降低含糖量。配藥和施藥時不要抽煙、喝水或吃東西。工作完畢後應及時洗淨手、臉。藥劑中毒者頭暈、乏力、口唇及四肢麻木、瞳孔縮小、流涎;惡心、嘔吐,重者出現抽搐和昏迷,可酌情用阿托品治療。

多效唑

多效唑

化學名稱:(2RS,3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3-醇,原藥為白色固體,難溶于水,可溶于甲醇等有機溶劑,常見的劑型有95%多效唑原藥、10%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多效唑具有延緩植物生長,抑制莖杆伸長,縮短節間、促進植物分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産量等效果。适用于水稻、麥類、花生、果樹、煙草、油菜、大豆、花卉、草坪等作(植)物。尤其對水稻高秧有延緩頂端生長、增根保蘖、培育壯秧、提高秧苗素質、提早成熟、抑制雜草、增加産量等作用。用于秧田能提高秧苗葉片光合作用強度,增進根系呼吸,抑制秧苗徒長。

多效唑在土壤中殘留時間較長,施藥田塊收獲後,必須經過耕翻,以防對後作有抑制作用。一般情況下,使用多效唑不易産生藥害,若用量過高,秧苗抑制過度時,可增施氮或赤黴素解救。不同品種的水稻因其内源赤黴素,吲哚乙酸水平不同,生長勢也不相同,生長勢較強的品種需多用藥,生勢較弱的品種則少用。另外,溫度高時多施藥,反之少施。

烯效唑

 烯效唑 其他名稱:特效唑、S-3307D、nbspSumgaic、Prunit、S-327、XE-1019、XE-1019等

烯效唑的化學名稱是(E)-(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1-烯-3-醇,純品為無色固體,常見的劑型有5%,10%乳油,5%可濕性粉劑,0.08%顆粒劑。烯效唑是屬廣譜性、高效植物生長抑制劑,能夠促進植物的矮化體壯,并且有一定的殺菌和除草作用,是赤黴素合成抑制劑。生物活性是多效唑的2~6倍。但其在土壤中的殘留量僅為多效唑的1/10,因此對後茬作物影響小,可通過種子、根、芽、葉吸收,并在器官間相互運轉,但葉吸收向外運轉較少,向頂性明顯。主要通過葉、莖組織和根部吸收,抑制赤黴素的生物合成。用于土壤或葉面處理,對各類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均有很強的抑制活性。用于稻田,抗倒伏,控長促蘖,促根增葉,壯苗抗逆增重,達到優質高産。用于盆栽植物如菊花、一品紅、杜鵑等觀賞植物控制株形,促進花芽分化和多開花等。用于果樹,可控制果樹枝條徒長。也可用于麥、大豆、油菜、花生等作物。具有控制營養生長,抑制細胞伸長、縮短節間、矮化植株,促進側芽生長和花芽形成,增進抗逆性的作用。促進莖、葉、根、果的生長,打破頂端優勢,防止衰老。

施用時應注意,作物播種量要适宜,過密過稀都會影響其控長促蘖效果;肥水管理要跟上,必須保證足夠的養分,才能培育矮壯苗。嚴格掌握使用量和使用時期。作種子處理時,要平整好土地,淺播淺覆土,墒情好。種子質量差時,不宜使用烯效唑浸種。烯效唑浸種後應進行催芽,待齊芽後播種,以利出苗。來源:農之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