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中孔子待人處事

論語中孔子待人處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10:28:03

一、

天是指上天,命是指規律或意志,天命是指上天的意志,天命的觀念來自于對自然意志的敬畏。天命觀即是對上天意志的認識和看法。上天的意志包括自然意志和天子意志兩種,還有自身生命密碼的認知。

論語中孔子待人處事(論語解讀孔子的天命觀)1

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16.8)知天命的社會人有三種人是值得敬畏的,一是敬畏天命。天命不可違是孔子一貫的思想觀念,是對自然意志與對天子意志的基本觀念。,一是敬畏天命。天命是個古老的概念,天命是指天子的意志,也指自然的意志。天子與自然的意志是不能違抗的。二是敬畏大人。大人即地位高貴的臣子,相當于大夫。大人是執行天子意志的人,是輔佐幫助天子實行仁道禮儀的人,決定着生死決殺的權力,因此,大人是值得敬畏的。三是敬畏聖人之言。聖人之言是聖人的言語,聖人的言語是自然與社會道德的顯現,是哲學道理,是社會人思想行為的準則。隻有賢哲顯達才能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聖人之言,而缺乏修養的社會人,是不懂得敬畏天命與大人與聖人之言的。

論語中孔子待人處事(論語解讀孔子的天命觀)2

山川行舟圖

作為君子,知命、知禮、知言是構成君子人格的基礎。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信,無以知人也。"(20.3)孔子認為,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了解他。知命是做君子的最基本的條件。知命即知曉天命,知曉天命才能遵循自然與人的發展規律,才能達成人與自然、人與人之心智之間的和諧,才能順應天命,才能知曉進退,才能平和心境,才能長壽。知禮是君子立身處世的法寶,知命即通曉禮儀。禮儀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道德規範,也是諧和人與人關系的道德規定。禮儀是自然之道的反映,自然之道使自然之事物既保持自身的獨立而又和諧統一存在于自然之中,而禮儀也是使社會人既保持自身的獨立而又和諧統一存在于社會之中的規範。禮儀規範,第一位的是人格的獨立。人格的獨立體現為對待自我與他人的一種态度,社會人既要保持自身人格的獨立,也要承認社會其他人人格的獨立。獨立人格的心理實質是平等意識與平等思想和諧和相處思想,保持自身獨立的人格就是要有強烈的人格獨立意識——平等思想和和諧相處思想,并且要不媚俗,不亢不卑。這種使社會其他人保持人格的獨立,更多地體現在對待他人的态度,即尊重他人的人格,平等地對待他人,不自尊,不妄大,和諧相處。第二位的是保持适當的距離。距離是諧和人與人關系的法寶,對于距離,近而接,遠而離。接則相交,交則相争。離則向背,背則相棄。諧和人與人關系的距離是不離不棄的距離,不離不棄的距離即适當的距離。第三位的是得體。得體包括舉止與言語兩個方面。舉止傳達着社會人的某種信息,傳達着某種社會人的情感與思想密碼,得體的舉止既要把社會人的某種信息合适地得以表達,又要把社會人的情感與思想淋漓盡緻地表達出來。得體的舉止是大方而不誇張的,是謹慎的而不是萎縮的,是淋漓盡緻而不矯揉造作的。舉止是一種肢體言語,這種肢體言語是要依靠一定的儀式呈現的。言語是指言語的過程,得體的言語既要保證語言的合适,即用詞的準确,還要保證适合語言的環境與場合。這些才是禮儀的本質。言語還包括善于辨别他人言語,言語是了解他人的主要途徑,隻有善于辨别他人的言語,哪怕是隻言片語,也才能夠了解他人。隻有通曉禮儀,才能從容地立身處世,如庖丁解牛般遊刃有餘。三是知信,即知曉信用。君子要知曉誠信,也要誠信待人。君子有君子的人格,知命、知禮、知信是君子人格的内涵。

論語中孔子待人處事(論語解讀孔子的天命觀)3

日照群山圖

二、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9.1)在孔子的弟子看來,孔子很少談到利益,卻贊成天命和仁德。在這裡,談論了儒家的三個主題——禮、命、仁。孔子主張先義後利,是孔子對待利益的基本态度。而命與仁兩個命題卻是孔子談論最多的。孔子認為,仁是乾陽大德,仁者愛人。命是與上天連在一起的,命是由上天注定的,因此,命之謂天命。天命是不能違抗的。違抗天命必然會遭受到上天的懲罰,因此任何違背上天意志的思想與行為都是不能有的。 當伯牛生病時,孔子前去探望他,從窗戶外面握着伯牛的手說:"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孔子一方面指出了伯牛生病是命中注定,另一方面又發出了"斯人也而有斯疾也"的感歎。俗話說,有其因,才會有其果。伯牛生病,并且得了緻使伯牛死亡的重病,是由伯牛的性格、生活方式、生活經曆所決定的。顔回的英年早逝,也是由他的性格與生活經曆造成的。

論語中孔子待人處事(論語解讀孔子的天命觀)4

山川行舟圖

在這裡,孔子提出了兩個命題,一是命中注定,二是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認為,社會人的命是由上天決定的,是由上天安排好了的,是不可改變的。社會人的疾病與社會人命運間存在着因果必然的聯系,即斯人與斯疾間存在着因果的聯系。譬如飛龍死于雲彩,鳳凰死于梧桐,是生活的必然。斯人與斯疾是個值得探讨的命題,斯人與斯疾與斯命是前一命題的拓展,更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命題。 公元前492年,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經過宋國。桓魋聽說以後,帶兵要去害孔子。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桓魋砍倒大樹,而且要殺孔子,孔子連忙在學生保護下,離開了宋國,在逃跑途中,孔子說:"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3)孔子認為,是上天把仁德賦予給了自己,桓魋對自己是無可奈何的。在這裡,德即命,是上天賦予的,因此,孔子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社會人的生死與富貴都是由上天賦予的,由上天決定的。其實,德是不能保護孔子,假如孔子不是逃跑及時,也必定會被桓魋陷害了。再者假如桓魋不去采取推到大樹的方式,而是采取直接攻擊的方式,恐怕孔子早就沒有命了。這種天命觀反映了當時社會人對于自己與上天意志的一種認知,是有其進步意義的。

論語中孔子待人處事(論語解讀孔子的天命觀)5

日照山寺圖

當公伯寮向季孫告發子路,子服景伯把這件事告訴給孔子,并且說:"季孫氏已經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夠把公伯寮殺了,把他陳屍于市。"孔子說:"道之将行也與,命也;道之将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14.36)孔子認為,道能夠得到推行,是由天命決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由天命決定的。公伯寮是不能把天命怎麼樣的。這即孔子的天命思想。俗諺,天命不可違,上天的意願是不可改變的。這個天命即自然界的規律,譬如春華秋月,生老病死,這些都是不可改變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講述了謀事人的智慧的欠缺,謀事人的智慧的不足,在自然之道面前,任何社會人的智慧都是欠缺的,都是不足的。孔子把道的推行歸咎于天命,是孔子天命觀的體現,體現了社會人對道的認知程度。我們說,道即天命,道是不能違抗的,天命也是不可違抗的,所以在科學技術發展到如此發達的今天,也要樹立敬畏天地的思想意識,這即要求我們,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要敬畏規律,要尊重規律,即要敬畏道,敬畏天命。 當孔子去見南子(衛國靈公的夫人,當時實際上左右着衛國政權,有淫亂的行為),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6.28)孔子在這裡提出了"天"的理念,他認為上天是有生命的,是有強烈的意志的,也是有思想情感的。上天會譴責社會人所犯的一切錯誤的行為,此即天譴。孔子說,假如我做了不正當的事情,讓上天譴責他。問題的核心是孔子去見南子的目的,他是請教治國之道,還是貪圖南子的美色,但從孔子發誓來看,應該是好的行為,要不他就不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辯解。俗諺,是非之人,必有是非之事,孔子的辯解是蒼白無力的,隻好拿出上天這個有其實是無用的擋箭牌。

論語中孔子待人處事(論語解讀孔子的天命觀)6

群鴨戲水圖

三、 怎麼能夠對待上天呢?當季路向孔子請教如何事奉鬼神時,孔子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11.12)在這裡,孔子探讨了兩個對待鬼神的命題,一是事人才能事鬼,二是知生才能知死。孔子認為,不能事奉好人是不能事奉好鬼神的,不了解活着道理(意義)的人是不能了解死的。孔子說的"事人"是指事奉君父。在君父活着時,如果不能盡忠盡孝,君父死後也就談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們能夠忠君孝父。這是孔子在鬼神、生死問題上的基本态度,孔子不相信鬼神,也不會把注意力放在來世,或死後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盡忠盡孝,至于對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在此孔子對"敬鬼神而遠之"做了注腳。孔子的兩個命題,一、事人才能事鬼。事奉好人是需要具有仁德才能事奉好人,不具有仁德的人是不能事奉好鬼的,鬼也是講究仁德的。在這裡,孔子強調了人道重于天道,把握好人道才能把握好天道,人道與天道是兩位一體的東西,做好人道才能順應天道,把握好人道是順應天道的基礎。二、知生才能知死。隻有了解生的實質、生的意義、生的價值,才會了解死的實質、死的意義、死的價值。

論語中孔子待人處事(論語解讀孔子的天命觀)7

紅梅迎春圖

那麼社會人要怎麼樣做人呢?當司馬牛憂愁自己沒有兄弟時,子夏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12.5)子夏認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兄弟的有無多寡是上天決定的。要想在人世間得到好兄弟,一是敬而不失,指做事嚴肅認真而不要發生過失,二是恭而有禮,指對他人要恭敬而合乎禮法。這樣就能赢得社會人的稱贊,結交更多的兄弟,真正實現"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夢想。 禮儀即文化,禮儀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文化。禮儀的推行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的選擇與認可。禮儀推行的前提是這樣文化必須要合乎時代的發展要求,能推動社會的向前發展。假如禮儀的推行是不合時宜的,就不會得到社會的選擇與認可,也就不會得到推行。周王朝的具有先進性的禮儀制度,推動了西周社會的發展。但當到東周尤其是戰國時期,社會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周朝的禮儀制度(即周朝西周的文化)已經不能适應社會的發展要求,改革應成為一種必然的事情。所以,當孔子被匡地的百姓圍困時,孔子發出了"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将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慨歎,表明了孔子推行周禮的不合時宜,不能與時俱進,這也是一種必然。孔子自認為周代的禮樂文化集于己身,上天把周代文化傳給他,讓他推行周代文化,他認為自己是周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不過,當孔子屢遭困厄時,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決定作用歸之于天,表明他對"天命"的認可,對他所擔當的使命的信任。

論語中孔子待人處事(論語解讀孔子的天命觀)8

老者問路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