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沖奶粉是有很多知識和注意事項的,正确的沖奶粉的方法能最大限度的保存奶粉裡的營養,而錯誤的沖奶粉的方法可能會導緻嬰兒疾病的發生,比如消化不良、腹瀉等等。所以寶爸寶媽們應該具備一定的育兒知識,不可忽視沖奶粉的學問。
沖奶理應先加水
沖奶粉是先加水,還是先加奶粉?看似一個小小的問題,卻有可能導緻奶粉的濃度并不确定。比如,如果要求3勺奶粉和180ml水配比,如果您先加180ml水、再加3勺奶粉,雖然總量超過了180ml,但是這樣才是合适的配比。如果先加了3勺奶粉,然後加水到180ml,這時候奶粉就濃了。因此,提醒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按奶粉盒上的規定量先加水、再加奶粉。
安全沖泡8步驟
第1步:檢查奶粉保質期
除檢查奶粉罐上标注的保質期外,還要檢查奶粉罐的外觀。如果奶粉罐上有凸起、洩漏和生鏽,就不能使用。
第2步:洗手
泡奶粉者最好先用流水洗手,然後用肥皂清洗至少20秒。指甲和手指縫隙都要洗幹淨。
第3步:準備沖奶工具
首次使用的奶瓶、奶嘴和蓋子,必須先消毒。用過一次後的奶瓶,每次用前,也需以專用清潔劑清洗,奶嘴則要用以1:1比例配好的水、醋混合物清洗,這樣有助于防止真菌滋生。打開新的一罐奶粉時,先要用熱水清洗罐頂部和開罐器。
第4步:奶粉與水的比例要掌握好
正常情況下,奶粉1平勺,加水30mL。一般裝奶粉的罐子上都有說明,切記使用前要詳細閱讀說明,1平勺不要太多也不可太少,和勺子平齊就行。奶粉過濃或是過稀對寶寶都不好。
第5步:查水溫
水溫要适宜,水溫過熱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過冷寶寶吃了會腹瀉。所以家長應該把水溫控制在40℃左右,開水冷到40℃左右時沖奶粉,涼到37℃時給寶寶喝。
第6步:沖奶粉
先向奶瓶中加水,最好用消毒過的溫水,然後加入适當分量的奶粉,搖勻。讓奶粉沖開,不要結塊。注意要輕輕的晃動。
第7步:如需加熱
可向碗或平底鍋裡倒入熱水,再将裝有奶粉的奶瓶放入裡面幾分鐘。加熱前要搖晃奶瓶。喂奶前,先滴一兩滴到手腕或手背感受一下,溫和即可。
第8步:安全存放
沖多瓶奶粉時,必須在瓶上标注沖的日期。将沒喝的幾瓶放入冰箱冷藏。在冰箱内存放超過24小時的奶要扔掉。
注意:奶粉沖不好,寶寶健康會打折
錯誤1:用礦泉水沖牛奶
提示:
礦泉水富含礦物質,磷酸鹽、磷酸鈣過多,而嬰兒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健全,長期用礦泉水沖牛奶會引發嬰兒消化不良和便秘。
沖配方奶粉我們提倡用自來水。因為目前家庭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了科學的處理,質量符合标準,自來水煮沸後,放涼至40℃左右,再用來沖奶粉就可以了。
純淨水失去了普通自來水的礦物元素,而人從水中對鈣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不宜用純淨水沖牛奶。而礦泉水由于本身礦物質含量比較多,且複雜。
錯誤2:多多益善,奶粉越濃,營養更多
提示:
如果奶粉濃度過高,幼兒飲用後,會使血管壁壓力增加,容易引起幼兒腦部毛細血管破裂。
有些家長怕孩子營養跟不上,每次沖奶粉,都會多加上一大勺,把奶泡得濃濃的。誰想到,這卻大錯特錯了。奶粉中含有鈉離子,需要加足量開水稀釋。如果奶粉濃度過高,幼兒飲用後,會使血管壁壓力增加。嬰幼兒的毛細血管很嫩弱,因此容易引起幼兒腦部毛細血管破裂,導緻出血。如經常給幼兒喝過濃奶粉,出血多了會影響幼兒智力發育。
當然,奶粉沖得太稀也不行,這會導緻蛋白質含量不足,同樣也會引起營養不良。所以,建議家長給孩子沖泡奶粉時,一定要按照包裝上标明的配比,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錯誤3:開水可以殺菌,水越熱沖調的奶粉越好
提示:
水溫過高,會破壞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産生凝塊,影響孩子消化吸收。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鈣、鐵等微量元素,在喂給嬰幼兒前需要用水沖調,但家長應注意的是,沖奶粉的水一定不要用開水。開水的水溫很高,沖調奶粉時,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産生凝塊,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某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也會被破壞,特别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質,會被全部破壞。因此,沖調奶粉應用溫水,避免其中營養物質的損失。通常泡奶最适宜的溫度是40-50℃,不能用較燙的水泡了之後,等它冷卻的。
錯誤4:聽說一種新奶粉不錯,今天給寶寶試試吧,怎麼一吃就拉肚子,趕緊換回原奶粉。
有的媽媽一天内換了新奶粉,一天内又換回原奶粉,其實給寶寶換奶粉沒有這麼方便的。
在換奶粉的初期,必須兩種奶粉混合吃,無論是由一種牌子換到另一種牌子,或是由一個階段換到另一個階段(即使牌子相同),這個過程叫作轉奶,是必不可少的。
轉奶可以這樣轉:先在老的奶粉裡添加1/3的新奶粉,這樣吃了兩三天沒什麼不适後,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2-3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2-3天,最後過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老的奶粉。注意轉奶的那幾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輔食,寶寶生病(感冒、發燒、起皮疹等)及接種疫苗期間不要轉奶。有了這麼一個逐步的轉奶過程,寶寶一般是比較容易接受新品種的,也不大會鬧肚子。
錯誤5:沖調嬰兒奶粉時候,先倒好奶粉,再加入水
這恐怕是很多媽媽常犯的錯誤吧!先加奶粉還是先加水有什麼不一樣嗎?其實,這是有區别的。沖調嬰兒奶粉濃度要精确,因嬰兒發育未成熟,包括消化、代謝與排洩功能都未完善,奶的濃度要盡可能接近母乳。
拓展閱讀,附:好奶粉需要合适的水溫沖泡:
沖奶粉不僅要考慮用什麼水,還要考慮什麼溫度最好,如果水溫過高,營養價值會“大打折扣”,一般來說都是用40-60℃的溫水沖較好。
不同牌子的奶粉有不同的配比說明,但一般來說都是用40-60℃的溫水沖較好。這個溫度不僅有利于加快化學反應的速度,促使糖、奶粉等在液體裡的溶解,調出比較均勻的溶液,且能保證奶粉裡的營養物質不被破壞。
如果水溫過高,一是會使奶粉結塊,無法充分溶解;二是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産生凝塊,影響消化吸收。另外,某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免疫活性物質(如含雙歧杆菌)等很容易因此遭到破壞,營養價值“大打折扣”。而水溫偏低,則不易泡化,直接影響奶粉的溶解和寶寶的消化吸收。通常嬰兒奶粉都有沖調說明書,建議家長在為寶寶沖奶粉之前仔細閱讀,正确掌握水溫。
沖調奶粉時,可用手腕内側皮膚測溫,以感覺溫熱而不燙手為宜。或者也可先将1/3的涼開水和2/3的熱開水混合,然後放入适量奶粉搖勻。注意搖時不要太用力,否則可能産生氣泡,引起脹氣。如果奶沒有喝完,切忌反複煮沸,以免營養物質損失,可用溫水或溫奶器溫熱。
沖奶粉最好選用燒開過的自來水,不要用礦泉水。因為礦泉水含礦物質較多且成分複雜,嬰兒腸胃消化功能及腎髒功能發育還不健全,容易增加腎髒負擔。另外,也不能用米湯沖奶粉,因為米湯中有一種脂肪氧化酶,會破壞奶粉中的脂溶性維生素A,不但不能使二者的營養加倍,還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