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介紹
清平樂本來是唐教坊曲名。來源于漢樂府“清樂”和“平樂”兩個樂調名。後來常用作詞牌名。《清平樂·村居》是宋代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之作。辛棄疾,字幼安,号稼軒,山東濟南人。他的詞集有著名的《稼軒長短句》等。他與蘇轼合稱為“蘇辛”,與李清照并稱為“濟南二安”。
《清平樂·村居》是辛棄疾非常典型的閑适詞。它描寫了農村五口之家的各種面貌、情态和生活環境,反映出農家生活的美好,表達了詞人對甯靜安詳的農村生活的喜愛。
精彩故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ǎo)?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wú)賴,溪頭卧剝蓮蓬。
詞人辛棄疾在閑居帶湖期間常常喜歡到鄉野遊曆。有一天,他走入了一個民風淳樸的小村落。在這個散發着鄉土氣息的村落裡居住着一個五口之家。他們的茅草屋檐又低又小。一條小溪穿過村落,繞過草屋。溪邊長滿了綠茵茵的小草。
這裡家家戶戶都說着柔美的吳地方言。茅屋内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相對而坐,邊喝酒,邊聊着天相互逗趣取樂。這老翁和老婦到底是誰呢?沒錯,他們正是這五口之家的家長。
他們家的其他三位成員都在哪兒啊?大兒子正在豆田裡大汗淋漓地揮舞着鋤頭鋤草。二兒子正在院子裡用竹藤編雞籠。最令人喜愛的小兒子呢,他淘氣地橫躺在溪頭的草叢中,從蓮蓬中剝出蓮子,正吃得香着呢!
“我”的解讀
《清平樂·村居》是一幅農村的風俗畫。上片用“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九字勾勒出了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小清新畫面,點明了一家人的居所和生活環境。老翁和老婦坐在一起親密聊天的畫面溫馨而和諧。通過這對夫婦,我們可以了解農村普遍的老夫妻簡單而幸福的生活。下片采用白描手法,簡練地交代了三個兒子在家庭中所扮的角色,刻畫出了鮮明且頗具個性的形象。根據年齡和體力上的差别,大兒子承擔了家裡的農活,是踏實忠厚的形象;二兒子負責家裡的副業——養雞,是懂事乖巧的形象;小兒子不用幹活兒,是活潑頑皮的形象。
我們必須給辛棄疾點個大大的贊。他用一首詞寫了一家人,用一首詞畫了一幅畫。對于生活在鋼筋混凝土大廈的我們而言,這幅畫中的村居是那麼溫馨,那麼令人神往。雖然我們有農家樂,有采摘園,但是這些或多或少都摻雜着商業化的氣息。我們離真正的鄉土生活越來越遠。或許,我們沒有機會與鄉村親密接觸,但至少去讀讀有關鄉村的詩詞,在詩詞中追尋那消逝的鄉土味兒,找回那久違的樸素與甯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