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梁漱溟先生1928年應邀在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演講的部分内容。
世界上的學問,在深層其實是相通的。不同的思考者往往是異途同歸,異曲同工。在《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知道何時“閉嘴”》一文中曾談到維特根斯坦的一個重要觀點:“對于不可說的東西,保持沉默(What we cannot speak about we must pass over in silence)”。
《邏輯哲學論》是維特根斯坦生前正式出版的唯一的一本學術著作。這本書共7章,這句話是作為全書結論的第7章中僅有的一句話。梁漱溟先生在這次演講中說:“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覺得無話可說,還是一點不說的好。心裡明白,口裡講不出來。”“哲學問題的解決每存于個人主觀,不能與人以共見。古人早都解決,而後人隻能從頭追問”。老子講:“道可道非常道”。莊子講:“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傳也……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莊子·天道》)智者們的言說何其相似呀。
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學校學習最重要的目标并不是掌握一些特定的知識,不是那些可以很容易通過移動互聯借助“百度”、狗狗等工具搜索到的特定知識,而是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在世界快速變化的21世紀,審辯式思維是最重要的核心職業勝任力和職業競争力。
怎樣進行思考?怎樣提高自己的思維層次和水平?對此,梁漱溟先生确實有所體悟,他的看法确實值得我們品味,确實可以帶給我們啟示。
思考問題的八重境界
作者:梁漱溟
哲學不是人人所能夠學得的。沒有哲學天才的人,便不配學哲學;如果他要勉強去學,就學一輩子,也得不到一點結果。哲學這項學問,隻是少數人所能享的一種權利,是和藝術一樣全要靠天才才能成功,與科學完全不同。學科學的人,隻要肯用功,多花些時間,總可學個大緻不差。
與科學不同,學哲學不僅要有天才,并且還要下功夫,才有成功的希望。
哲學所研究的問題,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尋常随處遇到,深遠難知究竟。
因此,各種科學都有進步,獨哲學自古迄今不見進步。
實則哲學問題并非沒有進步,隻是進步無法與人共享。科學問題的解決可以擺出外面與人共見,哲學問題的解決每存于個人主觀,不能與人以共見。古人早都解決,而後人隻能從頭追問。
哲學的進步不存于正面,而在負面,即指示“此路不通”。
我不但從未動過研究哲學的念頭,而且根本未曾動過求學問的念頭。走上現在這條路,隻是因為我喜歡提問題。大約從十四歲開始,總有問題占據在我的心裡,從一個問題轉入另一個問題,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罷不能,就一路走了下來。提得出問題,然後想要解決它,這大概是做學問的起點吧。
為什麼會不斷有問題?這是由于我很容易感覺到事理之矛盾,或者很容易感覺到沒有道理,或者看到兩個以上的道理。當我覺出有兩個道理的時候,我即失了主見,便不知要哪樣才好。眼前有了兩個道理或更多的道理,心中便沒了道理,很是不安,卻又丢不開,如是就占住了腦海。或許學問大都以這種感覺為起點吧。
所謂學問,就是對問題說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沒有。因為大多數人的頭腦雜亂無章,人雲亦雲,對于不同的觀點意見,他都點頭稱是,等于沒有想法。
以下分八層來說明我走的一條路。
第一層境界:形成主見
用心想一個問題,便會對這個問題有主見,形成自己的判斷。
說是主見,稱之為偏見亦可。我們的主見也許是很淺薄的,但即使淺薄,也終究是你自己的意見。
什麼是哲學的道理?就是偏見!有所見便将之視為普遍的道理,因執于其所見而極端地排斥旁人的意見,不承認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道理。美其名曰主見亦可,斥之曰偏見亦可。何謂學問?有主見就是學問!學問不學問,并不在讀書之多少。
大家不要被以往的哲學家吓住。我們的主見也許是很淺薄,但淺薄亦好,要知雖淺薄也還是我的。許多哲學家的哲學也很淺,就因為淺,便很行。胡适之先生的哲學很淺,亦很行。因為這是他自己的,縱然不高深,卻是心得,而親切有味。所以說出來便能夠動人,能動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為其他人連淺薄的哲學都沒有。
第二層境界:發現不能解釋的事情
沒有學問的人并非肚裡沒有道理,腦裡沒有理論,而是心裡沒有問題。将古今中外的哲學都學了,道理有了一大堆,問題卻沒有一個,就成了莫可奈何的絕物。
有主見,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會發覺前後左右都是與我意見不同的人。
這時候,你感覺到種種沖突,種種矛盾,種種沒有道理,又種種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對各種問題,你自己說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說,也不敢輕易自信,這時你就走上求學問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層境界:融會貫通
從此以後,前人的主張、今人的言論,你不會輕易放過,稍有與自己不同處,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與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親切;看到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決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過的心思,慢慢融彙到你自己。你最初的一點主見,成為以後大學問的萌芽。從這點萌芽,你才可以吸收養料,才可以向上生枝發葉,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邊枝葉扶疏,下邊根深蒂固,學問便成了。
這是讀書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讀書也沒用處。會讀書的人說話時,說他自己的話,不堆砌名詞,不旁征博引;反之,引書越多的人越不會讀書。
第四層境界:知不足
古人說“學然後知不足”,真是不錯。隻怕你不用心,用心之後,就知道要虛心了。自己當初一點見解之浮淺,不足以解決問題。
學問的進步,不單是見解有進步,還表現在你的心思頭腦鍛煉得精密了,心氣态度鍛煉得謙虛了。心虛思密是求學的必要條件。
最不好的毛病是說自家都懂。問你,柏拉圖懂嗎?懂。佛家懂嗎?懂。儒家懂嗎?懂。老子、陽明也懂;康德、羅素、柏格森……全懂得。說起來都像自家熟人一般。
對于前人之學,總不要說自己都懂。因為自己覺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見,完全虛心地先求了解它。
一種常見的毛病是:自己頭腦簡單,卻說人家頭腦簡單;自己粗淺,卻看人家粗淺。想當然地對别人批評攻擊。可以說是有意無意地栽贓。
與此類人相反,遇到不同的意見思想,我總疑心對方比我高明,疑心對方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見聞,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樣判斷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過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見如此而他所見如彼呢?
兩句話希望大家常常存記在心,第一,“擔心他的出乎我之外”;第二,“擔心我的出乎他之下”。
我二十歲的時候,先走入佛家的思想,後來又走到儒家的思想。因為自己非常擔心的緣故,才去留意人家對佛家儒家的批評,才去努力了解西洋的道理。
第五層境界:以簡禦繁
辨察愈密,追究愈深,零碎的知識,片段的見解,都沒有了;心裡全是一貫的系統,整個的組織。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這時候,才能以簡禦繁,才可以學問多而不覺得多。
凡有系統的思想,在心裡都很簡單,仿佛隻有一兩句話。凡是大哲學家皆沒有許多話說,總不過一兩句。很複雜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裡是異常輕松的——所謂舉重若輕。
學問家如說肩背上負着多沉重的學問,那是不對的;如說當初覺得有什麼,現在才曉得原來沒有什麼,那就對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覺得無話可說,還是一點不說的好。心裡明白,口裡講不出來。
反過來說,學問淺的人說話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詞越多。讓一個沒有學問的人看見,真要把他吓壞了!其實道理明透了,名詞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第六層境界:運用自如
有無學問在于能否解決問題。比方學武術的十八般武藝都學會了,表演起來五花八門很像個樣。等到打仗對敵,叫他掄刀上陣,卻發現一套武藝都白學了。
如果不能解決問題,那學問必是沒到家。如果學問已經通了,就可以解決問題。真學問的人,學問可以完全歸自己運用。假學問的人,學問在他的手裡完全不會用。
第七層境界:一覽衆山小
學問裡面的甘苦都嘗過了,再看旁人的見解主張,其中得失長短都能夠看出來。這個淺薄,那個到家,這個是什麼分數,那個是什麼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為自己從前也是這樣,一切深淺精粗的層次都曾經過。
第八層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後,心裡就沒有一點不透的了,講出的每一句話都非常的晶亮透辟。
如果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功夫,循此以求,不急不懈,持之以恒者,則祛俗解蔽,未嘗不可積漸以進。
至于我個人,于學問實說不上。上述八層,前四層誠然是我用功的路徑;後四層,往最好裡說,亦不過庶幾望見之耳——隻是望見,非能實有諸己。少時妄想做事立功而菲薄學問;二三十歲稍有深思,亦殊草率;近年問題益轉入實際的具體的國家社會問題上來。心思之用又别有所在。
末了,我要向諸位鄭重聲明的:我始終不是學問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許久,我是什麼人?我大概是問題中人!
進入硯田書院圈,每天進步一點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