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家、天下事,事事關心。
出自明·顧憲成。顧憲成等東林黨人雖被奸臣魏忠賢黨羽排擠出“廟堂”之外,但是他們處“江湖”之遠,仍不忘國家之憂,聚衆講學,議論朝政,表現出了中國傳統士大夫心系國家、以天下為己任的闊大胸懷。
2、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出自唐·李益《塞下曲》。詩人将馬援與班超兩位漢代英雄奮不顧身、獻身國家的事迹及精神境界作對比,意在強調“戰士當死于戰場”的理念,勉勵唐代的将士們誓死保衛祖國的西北邊疆。此與西方之諺,“戰士當戰死沙場,教師當終于教席”,其意同矣。
3、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出自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雖然不處“廟堂之高”,而在“江湖之遠”,隻是廁身于民間的一介草野之民,但是每每感慨時事,為國家而憂,就會熱血沸騰,拔劍而起。這種書生報國之情,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振作有為的源泉所在。與後來宋人陸遊“位卑未敢忘憂國”之語同義,都是激發中華兒女愛國熱情的名言。
4、孤臣霜發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
出自宋·陳與義《傷春》。“三千丈”,與下句“一萬重”,皆是“誇張”修辭法,一寫憂愁之重,一寫春風之美,于對比中突出詩人面對美景益發傷感的心情,從而強調了其憂國憂君的深情。
5、撫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出自三國魏·曹植《雜詩七首》其六。國仇,指魏國與吳、蜀兩國之仇。亮,确實。塞,杜絕。國仇亮不塞,指吳、蜀時有犯境之擾。喪元,喪失腦袋。撫劍,按劍。西南望,指望着蜀國。赴太山,即赴死。此寫詩人思欲滅吳亡蜀以報國的拳拳之情。
6、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出自宋·陸遊《長歌行》。恨有千千萬,但人生最大的恨莫過于亡國之恨。金人攻陷宋朝故都汴京,宋朝痛失中原故土,對于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切齒痛恨,思欲報之。
7、裹屍馬革英雄事,縱死終令汗竹香。
出自明·張家玉《軍中夜感》。裹屍馬革,即“馬革裹屍”,東漢馬援語,意指戰死沙場。縱,即使、縱然。令,使。汗竹,即汗青,代指史冊。古代用竹簡刻字,然後烘烤竹簡使出水分,便于保存。此言戰死沙場便是英雄,雖死猶生,青史留名。意在表達誓死報國的決心。
8、讀者自可回味之。胡塵未盡不為家。
出自唐·韓罖《送劉将軍》。國難當頭,有志男兒,自當先國後家。故漢代名将霍去病有“匈奴不滅,無以家為”的名言。自古以來,讀來便讓有志男兒熱血沸騰,頓起殺敵建功之心。
9、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雲天。
出自唐·李益《過五原胡兒飲馬泉》此二句寫邊關月夜聞胡笳聲而起的憂邊之情。“幾處吹笳明月夜”,以“吹笳”與“明月夜”配合,突出了邊關的悲涼氣氛;“何人倚劍白雲天”,以“倚劍”、“白雲天”并舉,表現的是邊防依然吃緊的憂患意識。“倚劍”,是寫戰士警惕的形象;“白雲天”,是寫草原空闊的背景,暗示這裡與胡人有關。“幾處”與“何人”,都表示不定概念,強調的是邊關需要固守的憂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