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來逸晨 王逸群
“天天頂着大太陽,樹上的‘太陽果’越來越多了!”每天天蒙蒙亮,淳安縣界首鄉松源村橘農周新建都要上山“數果子”。數什麼?被烈日灼傷的柑橘青果。長時間高溫少雨,他的40畝柑橘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果子都出現了黃褐色小斑點,嚴重的甚至變成了圓形或不規則的灰褐色幹疤。這,就是當地人口中的“太陽果”。
來到周新建的新紅家庭農場,記者發現,“太陽果”受日灼部位表面粗糙,已停止生長,掰開來一瞧,果肉也變幹變硬了。環視這片坡地果園,地處陽面的柑橘青果尤其“受傷”。“下個月橘子采摘季就到了,以往每畝能有5000斤,今年‘太陽果’這麼多,損失會有多大,我都不敢想啊!”周新建很愁。
同一片烈日下,橘農擔憂的事情,桃農也正在經曆。
7月中旬以來,桐廬縣橫村鎮陽山畈村的黃桃進入了上市季。然而今年,種桃大戶王金根卻笑不出來:收獲前1個月,為提升果實外觀和防蟲防鳥,他給自家的黃桃都套上了果袋;結果,到了采摘期打開袋子一看,一半以上的黃桃都有些幹癟,個頭也偏小。原來,由于長期高溫缺水,樹上的黃桃不少已停止生長。它們個頭小、水分不足、口感不佳,很難賣出。
“以往我的桃子一個能有半斤以上,現在大多隻有三兩的樣子。”一袋袋打開挑選,王金根的心也一點點揪了起來:“好果子不多,以往一天能賣六七十箱,現在挑挑揀揀頂多30箱,算起來,損失得有十多萬元。”記者了解到,王金根所在的陽山畈村村民共種有1400多畝黃桃。作為當地的支柱産業,正常年份,全村黃桃産量可達300噸,今年的産量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
令周新建和王金根更為擔憂的是,眼下,一輪又一輪的高溫酷暑依然望不到頭,連果樹都出現了一些“高溫病”的症狀:枝幹表皮變黃變紅,甚至有些龜裂,有些部位的皮層組織開始壞死。
“如果樹都枯死,那我們就沒有盼頭了。”王金根告訴記者,山區灌溉設施本就不足,極端天氣之下,平日裡抽水的水塘和村民自建的儲雨設施也都逐漸見底。為了保住果樹,一些農戶已經開始從家裡運自來水去給果樹“解渴”。
在杭州,農技專家已四處奔忙起來。這幾天,淳安縣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果樹站推廣研究員汪末根常去周新建的橘園察看指導。
“可以用稭稈、稻草等覆蓋樹盤土壤,厚度5厘米至10厘米,這樣一方面能夠幫助降低土壤溫度,一方面還能減緩水分蒸發”“可以适當留一些夏梢不剪,給青果遮個陰,減輕日灼”……經過實地考察,汪末根為橘農們留下了不少“金點子”。
記者咨詢了省農業農村廳農技推廣中心水果科的有關專家。他們建議:短期内,果農應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結合已有條件盡其所能展開補救;長遠來看,應結合高效灌溉技術,提升果園基礎設施和裝備水平,增強抵禦寒潮、高溫幹旱等災害性天氣的能力。
“今年這樣的光景,農戶很需要我們,不過整個淳安縣23個鄉鎮,水果領域的農技專家隻有兩個,工作量太大了,需要支援!”汪末根希望基層農技力量能夠進一步擴增,在災前、災中和災後都能為農戶提供專業、有力的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