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博弈論選1還是選2

博弈論選1還是選2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8 09:12:14

文/老餘

你有沒有這樣的一個疑問:

任何一個商學院都會有博弈論的課,且都會強調這個課有多重要,但在真實的商業世界裡,好像從沒有人用博弈論思維來解決問題,就連問“這個問題根據博弈論該怎麼解決?”都顯得很陌生,甚至覺得有點怪怪的。

為何會這樣?

是博弈論隻能是紙上談兵、隻能是腦力遊戲,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嗎?

我覺得不是,博弈無處不在,隻是我們在生活、商業中已經用到了博弈論而不自知。

既然已經用到了,就這麼稀裡糊塗地用下去不好嗎?為何要寫這個專題?

因為隻有把一個理論從實踐中提煉出來,才能有意識地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去。

了解了博弈論,你看世界的眼光就會更接近本質一些,才有可能理解世間的種種無奈,其實好多都是囚徒困境下難以改變的納什均衡,而并不是那些文人騷客們感慨的人心不古、道德淪喪。

到底什麼是博弈論?

一言以蔽之,就是關于人在社會中如何理性做決策,讓自己在一場博弈中處于相對優勢的理論。

概念很乏味,我們從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現象切入,比如為何那麼多同質化商家會聚集在一起開店?

博弈論選1還是選2(博弈論1)1

(一)為何同質化的商家要紮堆?

在大街上我們總能看到有麥當勞的地方必有一個肯德基,有一個中石化加油站的不遠處總有另一家加油站,小區居民樓下的超市也總是一家連着一家,即使是擺地攤也是一片一片的,等等。

分散一點不好嗎?讓能輻射到的潛在消費者都能獲得便利,讓他們就近去選一家且不完美?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商家的這種聚集很不理解,說好的顧客之上呢!

是這些商家都很盲目,就知道相互模仿嗎?

在選址上确實需要下大功夫,既然有實力的大公司在這裡開店了,選址肯定是經過嚴格商業化調查過的,也就是說在這個店鋪開超市收益最大,我在他旁邊開店就能剩下一大筆調查費用,且還有聚集效應。

但這還不是同質化店鋪紮堆的主要原因,用博弈論來思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後來者如果想要和前者在同一層面競争,就不得不這樣做。

為何這樣說?

我們就拿擺攤來說,假設這一個小區的居民樓是直線排列(如下圖),你要擺個賣煎餅果子的攤,應該把地址選在哪裡?

博弈論選1還是選2(博弈論1)2

如果整個小區隻可能出現你這一家煎餅攤,你其實選在哪裡都可以,但很可惜你無法控制别人是否會開第二家,于是在選址上你必須考慮到将來會有競争對手的情況:

——所以,最好的位置應該是小區正中間。

因為無論你偏左還是偏右,隻要第二家煎餅攤開在靠中間的位置,他輻射到的氛圍必定大于你。

博弈論選1還是選2(博弈論1)3

博弈論教我們必須考慮競争者的選擇,所以你決定開在中間,那真的有人要和你搶生意,他會把店開在哪裡呢?

和你考慮的一樣,無論他開在靠左還是靠右,你輻射的範圍必定比他大,抛開他是傻帽的情況不說,他應該把攤位開在你的隔壁,也就是盡量靠中間,隻有這樣才能在人群上,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流量上和你基本一緻。

博弈論選1還是選2(博弈論1)4

但如果有一方有用戶思維,和另一家商量說,要不我們分散,都擺在離左右兩邊1/4處,這樣我倆的輻射範圍是一樣的,而買煎餅的人會方便很多。

博弈論選1還是選2(博弈論1)5

從堆在一起到分散,你和競争者的利益都沒有受到損害,但買你們煎餅的人因此卻獲益了(走的路更少了),這就是典型的叫「帕累托改進」——一個決策做完後沒有傷害任何一個人的利益,卻使得至少一個人因此獲益了,就是帕累托改進(如果一個博弈裡已經好到沒有改進的餘地了,就叫帕累托最優)。

那你們兩分開既沒有傷害誰的利益,還方便了消費者,那就會因此而真的分開擺攤嗎?

有可能,但一段時間後還是會聚集到中間來。

為何?

因為人心難測,誰敢保證哪一方不為了自己的利益,往中間移那麼一點點呢?說好的一起到白頭,沒成想他卻偷偷地焗了油!

隻要這種情況一出現,之前的商量就立馬作廢了,且這種“公地悲劇”的情況一定會發生,所以最後還是會聚在一起來。

你看,最穩定、最放心的解決辦法就是都在中間都不動。

帕累托最優雖然能将參與者的整體利益最大化,但因為有私利因素,導緻最優解隻是一個理想态,而理想态是很不穩定的,稍微一戳就會破滅。

這也解釋了為何很多人不相信陰謀論,不相信所謂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這二百年來,在背後操縱着全球的金融?

因為這麼長的時間,要保證參與其中的人沒有一個“叛變者”,所有人都守口如瓶幾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這個“不穩定狀态”要持續二百年是不可能的。

所以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這個陰謀不存在。

博弈論選1還是選2(博弈論1)6

(二)囚徒困境、壓倒性優勢與納什均衡

回到你和競争者賣煎餅的這個局。

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囚徒困境」,對你這個“囚徒”來說,如果對方移到中間去,你也隻能移到中間去,不去你的利益就會受損;如果對方不移到中間去,你移到中間去就能利益最大化。

所以,無論對方怎麼做,你到中間擺攤的策略對你都是最有利的——這就是博弈論裡的「壓倒性策略」。

雖然你們倆都在中間擺攤傷害消費者(多走了一些路),不是理想主義者眼中的帕累托最優,但這種局面你們倆誰也不可能單方面改變,結果就是永遠變不了——這種局面就叫「納什均衡」。

帕累托最優不常有,而納什均衡常有。一個我們看上去很不合理的現象之所以長期存在,一般都是納什均衡在起作用。

比如雙減前家庭對孩子的“軍備競賽”就是囚徒困境下的納什均衡:

雖然大家都很痛苦,但無論别的家庭對孩子是不是搞課外補習,你想讓孩子勝出的最優策略就是搞——囚徒困境。

這種局面下,誰都不願意第一個改變策略,大家都是這麼想的,于是這個局面就永遠變不了——納什均衡。

比如上班,你心裡一算:

不管其他人偷不偷懶,你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就是劃水、摸魚、帶薪上廁所。别人勤快你偷懶,你占便宜,别人偷懶你不偷懶,你吃虧——納什均衡。

比如三個和尚沒水喝——納什均衡。

就連電視劇裡幾個拿槍的人可以俘虜一村的人,也是囚徒困境下的納什均衡——在這種局面下,第一個上的鐵定第一個死,于是誰也不願意第一個改變抱頭蹲下的策略,最後整個群體就鎖死在這個困境裡,走不出來!

博弈論選1還是選2(博弈論1)7

(三)納什均衡都是“負面”的嗎?

以上很容易産生一個誤解,就是“囚徒困境”及舉的這些例子好像很負面,很不正能量,以至于你可能覺得「納什均衡」是個“壞東西”。

其實,納什均衡描述的是一種狀态一個局面,當然狀态、局面有好有壞。好的納什均衡其實有很多,比如我們遵守「紅燈停綠燈行」就是一個正面的納什均衡。

——在這種約定俗成大家一緻認可的局面下,沒有一個理性人願意第一個改變策略去“綠燈停紅燈行”,因為這意味着巨大的人身安全風險。

前面說了,納什均衡是一種鎖死的狀态,難道就沒法破了嗎?

非也。

我們下一篇讨論這個問題。

(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