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世界博覽會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舉辦,當時年僅29歲的摩什·塞夫迪由于其設計的“67号公寓”而聲名驟起。這座公寓反映了當時席卷世界的波普文化,成為蒙特利爾市一道美麗的風景。塞夫迪的設計一共有900套房間,但是隻完成了158套。
總共由354個混凝土預制單體以一種貌似雜亂無章的次序排列,彼此間以鋼結構支撐。由于形狀的凸出與凹進巧妙地進行了安排,從而每一個單體都能夠以另一個單體的屋頂作為陽台。
摩什·塞夫迪1938年出生于以色列,畢業于蒙特利爾市馬克吉爾(McGill)大學,在獨立開辦建築事務所之前曾經和路易斯·康一起工作。在哈佛大學任教一段時間之後,塞夫迪回到以色列大學裡教學,繼續發揮他的建築思想。
建築結構
在摩西·薩夫迪上大學的時候,在其畢業設計中就設計了栖息地67号,當時得到了認可和高度贊揚。蒙特利爾赢得了1967年世界博覽會的主辦權後,為呼應該屆世博會“人與世界”的主題,決定建造一個新型住宅小區,展示現代城市房屋經濟、生态、環保的發展趨勢,薩夫迪的理論最終入選,栖息地67号也因此誕生。栖息地67号利用了立方體的形态,将354個灰米黃色的立方體錯落有緻地碼放在一起,構成158個單元,為當年世博會為數不多存留下來的建築之一,受到了世界的關注和贊賞。
整個建築群有三個獨立的公寓群組成,共有158套公寓縱橫疊加,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堆紙箱堆積而成,但其實采用的是模數的大膽設計,将所有的房間組成了不規則的立方體。整個建築群的采光性非常好,所有的房間都可以享受到日光照射。而12層之上的公寓,除有中央供暖和中央空調以及很好的隔音效果外,還有大約20-90平方米的私人陽台,6部電梯和供人們容易行走的入口分區。
文化價值
Habitat 67的設計理念來源于法國作家安東尼德聖愛克蘇佩裡的著作《人類的土地》,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小王子》的作者。《人類的土地》探索人類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栖息生活的土地,而Habitat 67也遵循這一理念,盡可能地将自然環境與建築設計本身結合在一起,為居住在此的人們帶來“天堂”的感覺。
Habitat 67也是蒙特利爾最貴的公寓。在40多年後的今天,Habitat 67的設計風格在世界建築史上還是空前絕後,堪稱一絕。
栖息地67号的設計既包含了立方體堅固的特點,又表現了錯綜複雜的美學形态,同時保證了戶戶都有花園和陽台的要求,更同時兼顧了隐私性與采光性,表明未來住宅人性化、生态化的發展方向。
建築師:摩什·塞夫迪
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爾
建造年代:1967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