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康熙在接到十四阿哥寄給他的那封太子和任伯安暗中來往的書信後,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
“看來胤禵也學會用心思了!”
講這句話的時候,康熙的表情很微妙,說不上是喜還是憂。
那麼,康熙為什麼會如此評價十四阿哥胤禵呢?
首先,咱們先來看一下,十四阿哥寄給康熙的那封信,到底是什麼來頭?
那是太子為了從任伯安手中取得《百官行述》,給任伯安寫的一封親筆信,大緻内容是太子願意接受任伯安此前提出的一些條件,包括釋放劉八女、讓任伯安官複原職等,相當于是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一個承諾書。
可以說,這封信将是再次扳倒太子最實錘的證據。
原本衆人并不知道這封信的存在,是年羹堯奉命去江夏鎮搜查《百官行述》的下落時,“打草樓兔子”,意外得之,并交給了胤禛。
胤禛起初想保留這封信件,是想作為制衡太子的物證,并沒有急于公開它。
其實,胤禛也明白,這封信長時間在他手中,将是個隐患。如果讓康熙知道他暗中掌握太子的罪證,那麼康熙也一定會認定他有陷害太子的嫌疑。
後來,八阿哥的管家收買了胤禛的心腹高福,意圖從高福那裡獲得一些有用證據,邬先生幹脆将計就計,讓高福偷偷把這封信交給了八阿哥。
那麼八阿哥在獲得這封信後,驚喜之餘,很快發現這封信是個燙手的山芋。
雖然八阿哥非常想借用這封信再次扳倒太子。如果康熙追問這封信的來曆,八阿哥卻無言以對,畢竟這是他通過不正當手段從胤禛手裡“盜取”來的。這些敗露出去的話,他處心積慮扳倒太子的野心,也會暴露在康熙面前。
可是,這封信長時間在他手中滞留的話,一旦被康熙發現,那麼他就更加百口莫辯。
“議舉新太子”之時,康熙已經對上蹿下跳的八阿哥進行了一番敲打,如果八阿哥二度被康熙以陷害太子為由,再進行懲處的話,他的親王爵位恐怕都無法保住。
看到這裡,大家也許會明白,高福被處死是必然的。
他背叛胤禛,犯了做人的大忌。而胤禛借他的手把那封燙手的信件轉嫁給八阿哥後,隻有讓高福永久地閉上嘴,才能确保這封信和胤禛再也沒有關聯,從而不被别人抓到把柄。
八阿哥為了扳倒太子,又為了自保,同時為了測試十四阿哥對他的服從态度,便安排十四阿哥胤禵去向康熙彙報這件事。
精明的十四阿哥,何嘗看不出這件事中的玄機,堂堂八賢王為達目的,居然讓自己去替他蹚雷。
可是眼下十四阿哥還沒有到和八爺黨決裂的時機,十四阿哥雖然負責管理兵部,擁有了一定的實權,但是論人脈關系、論在朝中的影響力,還遠不能和八阿哥抗衡,想要走得更遠,他還需要整個八爺黨為他提供支持。
十四阿哥暫且隻能對八阿哥妥協。
那麼,十四阿哥為什麼隻是把那封太子的書信寄給康熙呢?
其實我們通過推想一下康熙收到這封信後的一系列心理活動,就明白十四阿哥的那點小心思:
1、康熙收到信後第一反應肯定是震驚于太子居然自甘堕落,和任伯安暗中聯絡,答應了任伯安那些肮髒的條件,隻為拿到《百官行述》,然後開展一些龌龊的勾當。
看了這封信,康熙廢黜太子已經是闆上釘釘的事。
2、康熙在了解了太子的那些勾當之後,更想知道這封信到底是怎麼來的,十四阿哥卻一言不發,讓康熙自己去猜測,這就給康熙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3、按常理來說,這封信是太子寫給任伯安的,應該在任伯安手中。現在卻經十四阿哥呈送過來,世人皆知老十四是八爺黨的成員,所以寄信的事肯定是八阿哥授意。十四阿哥既然不便于說,更令康熙确定這是他在為八阿哥打掩護,想掩蓋什麼陰謀。
十四阿哥的這番“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操作,把八阿哥又想搞事情、又怕擔責任的小心思曝光在康熙面前。康熙幾乎已經認定,八阿哥為了獲得太子的這個罪證,又采用了一些不正當的手段。
如果八阿哥知道老十四是這樣答複康熙的話,一定還會再次嚷出來:
“十四弟,你這是要累死八哥嗎?”
十四阿哥非但沒有傻呵呵地按照老八的意思到康熙這邊“蹚雷”,反而不動聲色地把他最“敬愛”的八哥給反殺了。
而在看到那封信的一瞬間,康熙幾乎已經把十四阿哥和八阿哥暗中的博弈盡收眼底。
寫到最後,我們再來解讀一下康熙看到這封信後為什麼會呈現出那樣一個微妙的表情。
對京城的一舉一動隔岸觀火的康熙已經從十四阿哥的這些小舉動中,看出了他和整個八爺黨分崩離析的苗頭。
這對于康熙來說,是個好的信号,因為康熙一直在尋找分解八爺黨的時機。
所以,為了應對太子即将掀起的叛亂,康熙第一時間給十四阿哥去信,委以監視太子動向的重任,除了表達對他的信任之外,也是想告訴十四阿哥,你和八阿哥之間的那點罅隙,我已經了然。以後,我會繼續給你創造機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