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争打了110多天了,熱戰背後的經濟戰同樣精彩。俄羅斯不僅憑借“盧布結算令”等手段實現了經濟和彙率的逆風翻盤,而且那些制裁俄羅斯的西方國家,經濟都遭到了反噬,飽受高通脹的困擾。而那些對俄羅斯友好的國家,通脹普遍較低,GDP總量均值也比制裁俄羅斯的國家要高。
這不是戎評的杜撰,而是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主席沃洛金所指出的。他在社交賬号上發文表示:據今年第一季度的統計數據顯示,與美國一起制裁俄羅斯的6個國家已經遭到了經濟上的“反噬”。
不但美國的通脹率達到了1981年來的最高值,即8.6%,美國的GDP也下降了1.5%。當然,不僅僅是美國,“跟随”美國制裁俄羅斯的另外6個國家也面臨着不少經濟上的問題。
沃洛金公布了一張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統計的今年第一季度各國的GDP數據表。從表中可見,G7成員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加拿大的GDP都在制裁俄羅斯後開始下跌。而且,不少國家還存在着和美國一樣的高通脹率問題。
反觀對俄羅斯态度比較友好、沒有制裁俄羅斯的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墨西哥、伊朗、土耳其這七國。它們的GDP均值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比G7成員國們要高24.4%。
沃洛金認為,美國以及其盟友國對俄羅斯的制裁,是在“坑”他們自己,并且美國政府不斷讓這些國家加碼制裁俄羅斯,實則是将不願制裁俄羅斯的這七個國家“推”到了一個陣營中,即包括俄羅斯在内的新的“G8”。
沃洛金認為,如果俄羅斯與這七國形成了新的“G8”,那麼,美國将毫無疑問地失去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雖然沃洛金提出的“新八國集團”在實踐層面有非常大的難度,但是,俄烏戰争之後全球經濟秩序發生的重大變化,正在深刻影響世界格局,美國“一超獨霸”和西方國家主導全球秩序的局面将被改寫。
G7各國國内通貨膨脹都較為嚴重,美國更是達到了1981年12月以來的最高值,法國和德國等國因為對俄羅斯能源的制裁,更是深陷能源危機之中,國内民衆不得不高價購買能源使用。但這一局面本來是可以緩解甚至是避免的,隻是歐美政客的非理性選擇釀就了這一切。
(G7國家目前通貨膨脹率排名依次為英、美、德、加、意、法、日)
随着中期選舉臨近,難看的經濟數據讓拜登肩上的壓力又重了幾分。而他面對高通脹,首先想到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甩鍋”普京。
他在洛杉矶港發表講話時宣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必須為美國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和40年來最高的通脹局面負責,并且将通脹形容為“普京稅”;他說:從未見過像現在這樣,由普京對食品和天然氣征收“普京稅”的情況。
俄烏戰争确實推高了油價,油價上漲也構成了高通脹的關鍵因子。但是,拜登從來沒有承認,究竟是誰發起了戰争,又是誰把俄羅斯和普京逼到牆角。導緻高通脹的原因,除了能源價格,還有其它深層次的原因,這些拜登政府都沒有或者不願意承認。
首先,在俄烏戰争爆發之前,美國經濟就已經呈現高通脹态勢。美國2月份CPI增速已經達到7.9%,創下40年以來的新高,這說明美國高通脹在先,俄烏戰争爆發導緻的能源價格上漲在後。充其量是俄烏戰争加劇了美國的高通脹,但是完全甩鍋普京,明顯是拜登政府的無能行為。
況且,俄烏戰争的始作俑者和幕後推手,都離不開美國的身影。美國的FBI能準确預測戰争爆發日期,而且美西方在戰争爆發前後極盡拱火之能事,還源源不斷給烏克蘭提供經濟和武器支援,說美國在俄烏戰争中是無辜的,恐怕沒有人會相信。甘蔗沒有兩頭甜,既然美國想拖垮俄羅斯,那就必須承受能源價格上漲引發高通脹的代價。
其次,在俄烏戰争爆發之後,美西方對俄羅斯發起核彈級的金融制裁,最終被俄羅斯一招破功,如此他們就應該承受經濟被“反噬”的後果。
美國想通過俄烏戰争配合美聯儲加息,緩解高通脹壓力的圖謀沒有得逞。在歐洲開辟戰場,再加上美聯儲加息,可以引導全球資金回流美國避險,進而推高美元資産,這樣既可以增加國民财富,又可以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從而消化掉通脹壓力,可謂一舉多得。但是,美國沒有想過,史無前例的金融制裁對俄羅斯竟然失效了,戰争反而成為俄羅斯賺取外彙的利器。
俄羅斯充分發揮了其能源國的優勢,實施能源必須用盧布結算的法令,這讓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歐洲國家極不适應。由于原油、天然氣運輸十分依賴管道等基礎設施,而美國又想在能源上大賺歐洲一把,這就使得歐洲必須以高成本進口能源,或者采用盧布結算,更有甚者不得不從第三方渠道高價進口俄羅斯的能源。這樣歐洲國家受到高通脹的困擾和反噬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俄烏戰争爆發後,西方國家情願以經濟利益為代價來對付俄羅斯,這是西方政客在美國霸權至上思維下作出的非理性選擇。
對于沃洛金的看法和提議,美國副助理國務卿埃裡克·伍德豪斯則認為,美國以及多國對俄羅斯的制裁雖然已經影響到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狀況,但正因如此,才可見這些國家制裁俄羅斯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他還表示,這些國家甘願接受經濟上的代價,而俄羅斯的經濟也将持續受到影響。
伍德豪斯代表了西方政客的一緻偏見,為了對抗俄羅斯,即使國内通脹爆表,民怨沸騰也在所不惜。而這恰恰說明美國在歐洲的控制力之強以及西方政客受到的滲透之深。即使如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這樣的主張歐洲獨立自主的政客,也難抵美國的壓力,更不談像歐盟主席馮德萊恩這樣的親美政客了。
現在G7這些制裁俄羅斯的國家當中,平均通脹率高達5.4%,除了日本外,其它G7國家都面臨高通脹,特别是對美國亦步亦趨的英國,其通脹率甚至超過了9%。這說明,作為世界主要能源供給國的俄羅斯,其供給收縮已經讓這些跟風制裁的國家飽受高通脹的困擾。這就是制裁一個能源國所要付出的代價。
而在沃洛金提到的“新G8”國家中,中國、印度、巴西以及俄羅斯被稱為“金磚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一半。而墨西哥、伊朗、印尼和土耳其又被稱為“新鑽國家”,在經濟發展潛力上僅次于“金磚國家”,前景一片光明。這8國人口數量總計占據世界将近一半,勞動力資源和能源礦産資源都較為豐富。
與G7國家普遍的高通脹相比,對俄羅斯态度比較友好、沒有制裁俄羅斯的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墨西哥、伊朗、土耳其這七國,除了伊朗、土耳其因自身經濟原因通脹率較高之外,其它五國的通脹都還處在相對較低的可控水平。
之所以如此,戎評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俄羅斯對友好國家采取了相對寬松的能源出口策略。
在“盧布結算令”發布之初,俄羅斯就公布了對俄不友好國家和地區的名單,G7國家赫然在列,對于這些國家,在與俄羅斯發生能源貿易時,必須使用盧布進行結算。如果拒絕使用,不排除俄羅斯會切斷石油和天然氣供應的可能性。并且俄羅斯對這些不友好國家和地區的債務,使用盧布償還。
而對于中國、印度、巴西等這些對俄友好國家,則在能源和糧食貿易時采取本币結算。俄羅斯寬松的能源出口政策,使得中國、印度開始大量購買俄羅斯原油。巴西則與俄羅斯在化肥供應上達成了協議。
5月份,中國超過德國成為俄羅斯能源出口的最大買家,此外,中俄石油專列開通在即,預計有10億噸原油運往中國。
在歐美國家抵制俄羅斯原油之際,印度以“折扣價”大規模從俄羅斯進口原油。俄羅斯5月份成為印度第二大原油供應國。在6月,俄羅斯預計将向印度提供2800萬桶原油,而去年印度從俄羅斯的進口原油月均僅為96萬桶。在進口原油的同時,印度還加大規模進口俄羅斯的煤炭。
自2月24日俄烏沖突以來,俄羅斯通過能源出口(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獲得了約970億美元的收入。而這些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是與友好國家發生的能源貿易,而且不排除歐盟國家通過第三方渠道高價購買俄羅斯能源。
其二,在全球産業鍊結構中處于供給國和資源國的地位。
受疫情和戰争影響沖擊,全球産業鍊的供給方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而需求方面的萎縮并沒有那麼明顯,供給不足是造成全球特别是發達經濟體高通脹的主要誘因。而沃爾金所說的“新G8”國家,基本上都是占據全球供應鍊重要地位的國家,他們的勞動力資源和能源礦産資源都極為豐富。
在疫情期間,幸虧有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正常運轉,才保證了全球基本消費品的供應。而去年下半年一次偶然的“拉閘限電”的嘗試,就引發全球商品供應的短缺預期,疊加美國卡車司機等勞動力的短缺,造成了美國重要港口的擁堵,也引發了美國國内商品供應的“聖誕危機”。而美國通脹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加速上行的。這足以證明供應國在全球通脹影響因素中的極端重要性。
而俄烏戰争爆發,也讓俄羅斯扼住了全球能源價格之喉,戰争的持續以及俄羅斯減少對歐洲的能源供給,加劇了西方國家的通脹形勢。連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比較豐富的美國都難以擺脫高通脹的厄運,足以說明全球最主要的能源供應國打仗對能源價格上漲預期的強化是何等的強烈。也正因為此,拜登才把美國高通脹“甩鍋”給普京,并對美國主要能源供應商發出譴責。但事實上,從拱火俄烏沖突開始,美國已經錯過了遏制通脹的最佳時間窗口。
其三,沒有跟随美國制裁俄羅斯,采取靈活自主的外交策略。
歐洲本來最有條件獲得俄羅斯低價能源的供給,為經濟發展和新能源革命打下基礎。但偏偏要得罪俄羅斯,與俄羅斯交惡,選擇了一條損人害己的依附型外交策略,跟在美國的背後亦步亦趨。明知自己對俄羅斯能源高度依賴,卻仍然在能源禁令上做出跟随美國的态勢,最後落得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下場。
而發展中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在此次俄烏沖突中,表現出驚人的冷靜和理性。
亞太地區的印度和東盟國家是美國極力拉攏的對象,但在俄烏沖突問題上,它們大多不願選邊站隊。印度還不顧美方施壓,大量增購俄原油。
絕大多數阿拉伯國家同樣拒絕在對俄立場上追随美國。在西方對俄制裁導緻國際能源價格暴漲的情況下,美國對海灣盟友展開密集外交,試圖說服它們增加石油生産,結果遭到冷遇。
在拉美,地區大國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均明确表示,不會對俄采取制裁措施。
非洲國家也普遍持相同的立場。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表示,俄烏沖突的根源在于北約東擴。烏幹達總統穆塞韋尼表示,這場沖突暴露出西方的雙标。
正是由于發展中國家與美西方國家的這一分歧,為俄羅斯繞過西方制裁提供了途徑。也因此,這些對俄友好國家獲得了與俄羅斯擴大能源貿易的機會。
盡管發達國家在GDP總量方面還占據着絕對優勢,沃爾金所提出的“新八國集團”很難在短期内取代G7,但全球各國經濟的分化和對俄制裁的态度差異,已經反映出原有的國際秩序必然發生重大改變。
文章最後,戎評有話說
俄烏戰争注定是世界秩序史上的裡程碑事件。俄羅斯的絕地反擊,讓全球看清了美歐集團的虛僞面目,他們不敢和一個核大國正面硬碰硬,隻能采取代理人戰争的形式試圖維系美西方主導世界的秩序。
對待俄羅斯,他們仍然采取傳統的經濟、金融全面制裁手段,企圖讓俄羅斯屈服,并血洗其财富,但最終未有得逞。俄羅斯給全球各國上了反對美國霸權的生動一課,揭開了美西方外強中幹的羸弱本質。
二戰後由G7等發達國家集團主導全球秩序的格局也在發生改變,即便沒有俄羅斯提出組建“新八國集團”的倡議,世界格局也已經出現了後發國家對先發國家陣營的挑戰,它是實質存在的現實,并不以美西方的意志為轉移。
而中俄也必定在新的國際秩序構建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主導和引領作用。俄羅斯以戰争打破地緣政治格局,而中國以經濟發展和軍事外交手段并用,突破發達國家控制的國際舊秩序,并形成對美國一超獨霸和西方陣營結盟的沖擊和挑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