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擁有雙首都的國家還不少,比如南美玻利維亞設立法定首都蘇克雷的同時,還有一個實際首都拉巴斯(政府駐地),但一個6.5萬平方公裡面積的南亞島國,獨立47年後就有超過2100萬人口,而唯一的首都卻隻有15萬居民,是有多糟糕才會被人嫌棄成這樣?
斯裡蘭卡首都科特,就是這麼座被自己人嫌棄到人口不足全國1%的首都城市,目前的最新數據是17平方公裡的行政面積,卻隻有15萬人口。有趣的是,絕大多數人都把70萬人口的科倫坡當成斯裡蘭卡首都,當然,這座8世紀期間由阿拉伯人建立起來的城市也确實有“首都”風範,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中心的地位,科倫坡的分量都遠遠超過法定首都科特。
那麼,遠比科倫坡落後的科特為什麼會被列為首都呢?事情需要從65歲高齡仍遊曆30國的東晉僧人法顯說起,他的最後一站就是斯裡蘭卡,曾寫下“龍蛇之地卻因通商頻繁而起”的記載。實際上,當時(5世紀)的斯裡蘭卡是各方諸侯獨霸一城的格局,法顯去的科特還是一個四面沼澤僅前後兩個出入口的城堡王國,但軍力與财力卻并不輸 斯塔瓦卡王國(科倫坡前身),直到16世紀科特王國被葡萄牙殖民者瓦解後才被廢棄,從此經曆了長達兩百年的衰敗。
在1802年前,共有英法荷葡四個歐洲國家先後殖民過斯裡蘭卡,但最終還是被海軍力量更為強悍的英國拿下,1948年脫離英國後改國名為“錫蘭”,改為斯裡蘭卡後隻用了47年就發展成2100萬人口的南亞大島國。英國統治斯裡蘭卡的百餘年裡大修土木,連偏僻海島都或多或少的被駐軍開發,唯獨四面沼澤難以擴建的科特被遺忘,但在落後的原住民眼裡,具有天然防衛條件的科特依舊是首都的上上之選,尤其是内戰不斷時,一個能确保不受叛軍騷擾的首都更顯重要。
于是,1982年的新議會大樓就選在了科特老城裡,三年後頒布了“首都禁止酒精、娛樂與農業活動”等條令。然而,科特老城遺址面積僅3平方公裡,除去動物保護區、原住民住宅區和保護建築後,可開發重建的區域實在太小,重新填地的成本又太高,迫不得已,科特以首都城市的身份向附近的科倫坡借款30億美元,經過30多年不間斷擴建後才有了如今的17平方公裡面積。
這筆錢讓科特背負“科倫坡衛星城”稱号至今都甩不掉,每年幾百萬遊客都知道科倫坡,卻沒幾個人知道真正的法定首都是科特。城建進度的緩慢讓科特失去了斯裡蘭卡發展的黃金期,從而引發長期的人口流失,導緻如今作為首都卻連唯一的一座綜合性醫院都是日本援建的,80年代修建的老式火車站,争取了十多年才讓科倫坡總站把其中三趟線路的終點設在科特。
在斯裡蘭卡,當地人形容“好事多磨”時總會說到“去科特吧”,雖然有意喻未來屬于科特的意思,但實際生活中卻沒有幾個人願意在科特生活,連漁民們都以不靠海、維修不便為由拒絕。2008年内戰結束,斯裡蘭卡政府集全國之力在科特修建了十多座高等學府,有直屬國家管理的國立大學,也有歸屬科特管理的首都大學(政府大學),但最多的還是半公立和私立的國際學校。在這個前提下,斯裡蘭卡教育部才不得不搬來首都,成為除議會外入駐科特的第一個職能部門。
不僅如此,斯裡蘭卡人甯可在海邊漁村生活也不進首都,無就業和發展空間也是一個很大的潛在原因。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斯裡蘭卡擁有7個“世遺”時,斯裡蘭卡的旅遊業就轉型為支柱産業,且每年占比GDP的份額都在扶搖直上,隐隐有超過漁業和農業的趨勢。而科特除了一個依稀可辨的古城外,就再也沒有其他能拿出手的旅遊資源了,所以,無法種植農作物又不便捕魚的科特,又進入了被嫌棄的尴尬境地。
用科倫坡海灘夜市一個小老闆的話說:隻有讀書和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才會去科特,因為那裡沒有就業和發展機會,連擺攤都無人問津。遷都35年仍隻有15萬人口、被本國人嫌棄到底的首都,估計全球也就隻能在斯裡蘭卡能見到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