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千古絕句最美勵志古詩文100字左右

千古絕句最美勵志古詩文100字左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6 10:44:29

一覺醒來,肺炎确診人數已經突破萬人,一夜之間,全國新增病例超2000,數字揪心,疫情嚴重。向奮戰在抗疫前線的英雄們緻敬!12首經典奉獻詩詞,正是這個民族不竭的力量源泉。

1.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孟子·公孫醜上》

這是儒家二聖之一的孟子在《孟子》中與人的一句對話,後被世人廣泛引用,成為帶有殉道意味的名言。那種勇于追求,不懼世俗與困難的精神,極為動人。

2.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橫渠四句/張載/北宋

千古絕句最美勵志古詩文100字左右(雖千萬人吾往矣)1

典型的聖人之言,四句話句句是人心,句句是理想,最能表達一個人對國家、社會的擔當和使命。是中國人精神上的絕句與坐标。境界宏遠,辭意博大,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内核與力量所在。是後世最有思想影響的絕唱之一。

這句話在中醫上也有诠釋。“為天地立心”,可指醫德。“為生民立命”,可指醫技。“為往聖繼絕學”,可指經典中醫系統,“為萬世開太平”,可指對傳統中醫系統的發展和人民生命與健康的承諾。

3.《無題·相見時難别亦難》

李商隐

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鬓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千古絕句最美勵志古詩文100字左右(雖千萬人吾往矣)2

這是李商隐經典無題詩詞,整首詩寫的是年少時那段印象深刻又比較懵懂的愛情經曆,也有人認為是政治失意和精神悶苦的抒發,全詩細密,心曲複雜,詩歌的象征色彩很濃。尤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為名句。但後世更多把這一句用于一種奉獻精神的禮贊。

4.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這可能是一代文宗韓愈最為人傳誦的七律名篇了。通篇憤郁,卻貫穿着浩然正氣。作為被貶的高官,詩人一身傲骨。其中的颔聯“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殘年”,風骨必現。


千古絕句最美勵志古詩文100字左右(雖千萬人吾往矣)3

5.病起書懷

陸遊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裡客江幹。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阖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銮。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藝術而言,陸遊這首七律隻能算是一般的中平之作,不如他的《書憤》那樣有名。但僅一句“位卑未敢忘憂國”,便令全詩煥發出異樣的光彩。詩人以流淌于胸的愛國情懷和赤子之心,生生地将全詩檔次拔高,使詩歌思想得以極大地升華,傳世警句也就這樣誕生了。

千古絕句最美勵志古詩文100字左右(雖千萬人吾往矣)4

6.《病牛》

宋·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複傷?

但得衆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

李綱是北宋名臣,一生力主抗金,著作等身。這首絕句《病牛》,是詩人托物言志的自畫像。“但得衆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一句,表現出詩人為天下蒼生的正氣,和博愛無私的胸懷。千年後讀來,依然感動不已。

7.墨梅 其三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顔色,隻留清氣滿乾坤。

8.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千古絕句最美勵志古詩文100字左右(雖千萬人吾往矣)5

明朝柱臣于謙流傳極廣的千古絕唱。也是托物言志的精神自畫像。一字一句都從高潔化出,全憑真氣貫注。物與人合而為一。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居然被瓊瑤阿姨在《還珠格格》裡改成了“要留真情在人間”。

9.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0《對酒》

清·秋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詩可謂詩人一生的寫照,似随口而出,而渾然天成,不經意間表露出一個豪邁九天的巾帼英雄形象。“灑去猶能化碧濤”,真視死如歸也。


千古絕句最美勵志古詩文100字左右(雖千萬人吾往矣)6

11.自題小像

魯迅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這是魯迅先生最铿锵熱血的一首詩,最後出律的一句恰恰最有名。火熱的激情和獻身的鬥志在沸騰。

12.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

——陶行知

武漢冠狀病毒肆虐之際,謹以此12首詩詞,獻給奮戰在疫情一線的人們!感謝他們的無私付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