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小黎
李爺爺在張爸爸的菜攤上買了很多菜,因為他生日,兒女們說要回來給他過生日。
張爸爸就慷慨熱情地幫忙送菜過去。
說好的一大家人團聚,結果兒女們一個個打電話來說因為臨時有事不能回來。
張爸爸看到了,自告奮勇地主動留下來,給李爺爺做飯,陪他喝兩杯。
這是“破殼計劃”裡的一個短視頻,我每看一次,就淚流滿面一次。
尤其是李爺爺聽完電話後的那一刻,一副失望與落寞的神情,讓我心頭哽咽。
李爺爺面帶着微笑,輕松自如地告訴兒女:“來不了就算了,我一個人挺好的,好吃好喝,再說我現在年紀大了,也不喜歡熱鬧。”
後來張爸爸的一家過來陪李爺爺吃飯,他才眉頭舒展,恢複笑容。
說不喜歡熱鬧的人,恰恰是最喜歡熱鬧的人。
李爺爺不是不喜歡熱鬧,他是怕兒女擔心,影響他們的生活與工作,才故意裝輕松說的一句話。
父母對在外工作的兒女,一向都是報喜不報憂。
有事也是說沒事,有病痛也是說沒礙事,沒錢也是說有錢。
看完這個短視頻,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家了,想爸媽了。
自從結婚後,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整天忙于生活、忙于工作,就很少回家看爸媽。
每次打電話回家問好,爸媽都說好,都說有錢用,都說不必牽挂。
郭德綱曾在綜藝節目說:“我的飯量你是知道的,尤其是不喜歡吃烤鴨,才吃了四隻就吃不下去了,烙那餅、一張餅卷,實在不能吃了,待會回家還要吃飯。”
不管去哪裡,天涯海角也好,漂洋過海也罷,月還是鄉的明,飯還是家的香。
冬至的雪花裡飄着爸爸的飯香,這就是回家的意義。
每個人都想做救世英雄,卻沒有人肯想回家幫媽媽洗一次碗。
做父母的,不圖兒女有多麼出人頭地、功成名就,也不圖兒女為家做出多大的豐功偉績。
一輩子不容易,隻圖逢年過節一家人能團團圓圓的。
隻要能經常抽點時間回家看看、坐坐,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有父母在家的地方,就是有家的地方。
趁着父母尚健在,要常回家看看,陪父母吃一頓飯、聊聊家常,幫媽媽洗洗碗、擦擦桌子;給爸爸捶捶背揉揉肩。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這個短視頻告訴我們:
想父母就回去,趁父母健在,回家看看父母、陪陪父母、孝順父母,不要等他們不在了才回去,那時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别讓眼前的一切成為你将來的遺憾。
這個世界上最無法彌補的就是孝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