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首歌據說很火,if 姐拿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名字叫《三十歲的男人》,歌詞如下:
他是個三十歲 至今還很窮的男人
他已沒了朝氣隻剩下大大的肚腩
三十歲了光芒和激情已被歲月打磨
是不是一個人生活比兩個人更省錢
我喜歡 三十歲男人特有的滄桑
我知道 深夜裡的寂寞難以忍受
你說女人怎麼都要車要房
但沒關系,以後有錢任你挑美女
無奈着 輪換着 你再三被拒
你是個三十歲 連支星辰口紅都買不起的男人
這樣的男人可否留有當年的一絲氣概
可是這個世界有時候成功決定一切
再燦爛的氣概都扛不住現實
......
不知道男人們看到這首歌的歌詞,有沒有被冒犯的感覺?
其實這首歌是if 姐針對民謠歌手趙雷的《三十歲的女人》改編的。沒聽過的童鞋們,不妨點擊下面感受一下這酸爽。
趙雷上周六在《歌手》節目裡面唱了這首歌,這是他在《歌手》節目裡的最後一首歌(作為返場歌手上台表演)。
《三十歲的女人》主題是:“你都三十歲了,都老啦,有皺紋啦,還獨身,一定很孤獨吧?都是你太挑剔了,還沒嫁出去,這可怎麼辦啊?”
平心而論,感覺趙雷并不是要故意嘲諷女性,他隻是發自肺腑的,為“大齡剩女”們未來注定的悲慘命運操碎了心。
其實 if 姐今天這首KUSO版的歌詞,并不是要抨擊趙雷,而是想通過性轉版本的歌詞來讨論一個問題:
那就是——刻闆印象的性别歧視。
其實這種歧視,并不是隻針對女性,也一樣在傷害很多男性。
▼男人就該賺錢養家,女人就該貌美如花?
什麼是刻闆印象的性别歧視?
簡單來說就是對女人和男人的标簽化評判标準——
女人就該這樣,男人就得那樣。
做不到?抱歉,那你就是個失敗者。
不夠年輕?不夠漂亮?沒結婚?沒孩子?
你這個女人太失敗了!
其實從趙雷《三十歲的女人》歌詞中,就已經流露出很多常見的對女性的歧視視角。
這種簡單粗暴的打分标準,是以女人的生育價值為核心的。
要年輕,要漂亮,這證明你能生,基因也好。
太有主見,那就是挑剔,就是不惜福,哪個男人能受得了你?
不然“日落後,最美的時光已溜走”,你越來越老,沒人要,砸手裡了。
什麼?你說你忙于工作,事業有成?那有什麼用,你還是可憐啊!
光責怪趙雷的歌詞,是不太公平的,因為現實輿論往往也是這種口徑。
就算是公認有事業,有顔值,有财富的女明星,比如李冰冰,當到了一定的年紀,大家關心最多的還是她什麼時候“有主了”。
李冰冰公布戀情時,媒體标題出奇的統一:《四旦雙冰終于都有對象了》
你看看,皆有歸屬,才是皆大歡喜。
你自己一個人歡喜不歡喜,都不算數的。
再比如林心如和舒淇公布戀情之後,林志玲被輿論集體催婚。
再“黃金”的,也是“剩女”,别人結了婚,就得來問問你為什麼沒人娶,就得臆測你壓力很大,就得從你嘴裡逼出“我要加油”,方能甘心。
這一刻,普天之下,皆是你媽。
從這些用心良苦的呼聲中,我品出了我國著名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周國平老師語錄的味道:“一個女人才華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會做一個溫柔的情人,體貼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她給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
▲看看周國平老師慈祥的笑容,他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在冒犯女性
婚姻、生育,都是很美好的事。
但如果一種美好,成為女性價值唯一的評判标準,那恐怕美感也要大打折扣。
女人擁有子宮,是天生擁有一項權利,而不是天生就有一個必須完成的義務。
很遺憾的是,即使在今天,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認為,甚至很多女性,也是以結婚 生子為重大目标。
雞年春晚小品《真情永駐》裡,妻子因為生不出孩子,主動和丈夫離婚。堪稱“女權奮鬥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絕唱。
可怕的是,并不是别人對這個妻子有“生不出孩子就滾”的要求,而是她自覺有愧,認為自己不配做他的妻子。
僅僅因為她沒有一個能生男孩的子宮。
但這種刻闆印象的性别歧視,隻是針對女性嗎?做男人就很爽?
你錯了。
沒錢?不願意當提款機?
你這個男人太失敗了!
既然有對女性的刻闆印象,那一定有對男人的,那就是 if 姐在《三十歲的男人》中所提到的标準:有錢。
還是舉《真情永駐》的例子吧。
這個小品裡的歧視充分體現了男女平等——既然女人是一個子宮,那男人就是一個提款機。
“丈夫丈夫,就是付賬。”
一句台詞就铿锵有力的示範了,性别歧視是如何同時壓榨男女兩個性别的。
既然女人的成功标準隻有維持美貌,趁年輕嫁人,能生孩子養孩子,那她們肯定就沒時間浪費在搞事業、賺錢上了嘛。
那男人呢?就必須承擔起錢包的重負。
在這個評判體系下,一個錢賺的不夠多的男人,就是一個無能的男人。
因為:“為了這個家,你得賺錢。”
他是否有其他追求,是否有天賦去做這件事,是否有愛心,都不(夠)重要。
而且男性的其他優勢,完全不能補足“沒錢”這個“缺陷”。
比如說,長得帥,重視自己的外表形象。
有人會說,不對啊,現在社會普遍覺得男人有顔值是好事啊。
但你再仔細想一想,男人外表好看,是不是隻有在他有錢有事業的基礎上,才是優勢呢?
比如好看的“唐僧”遲重瑞和女企業家陳麗華的CP。随手一搜,滿屏都是“包養”。
如果性别逆轉,一個美貌女明星,和事業有成企業家結婚了,大家隻會說她嫁的好,是人生赢家吧。
情感專家薛好大曾經在《男人真相》裡說:“男人可以接受女人選擇一個比自己有錢有能力的人,而你如果選擇一個男人隻是因為他高大帥氣,你将被釘在膚淺、浮誇的恥辱柱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直男的世界裡,男人的外表根本不具備競争價值。”
所以很多人吐槽中國男人不注重外表,其實男人也很無辜啊——他們從小被教育,不應該講究打扮,那叫“娘娘腔“,女孩子才應該愛打扮愛漂亮,男孩子重點是要“有出息”。
但反過來說,男人隻要有錢,就可以擁有一切。
這也是為什麼紮克伯格夫婦在中國倍受推崇,因為稀罕啊!
在中國,一個年輕富豪娶一個容貌身材都一般,隻是有腦子的女人?即使存在,也太太太稀有了。
他們找網紅才是“正常”的。
當然了,刻闆印象的性别歧視,就像一個無處不在的大法官,除了分頭審判女人和男人,也要審判兩性相處的模式呢——
女強男弱?女主外男主内?
你們的婚姻太失敗了!
很多人評判一個女人的成功與否,幸福與否,都習慣性地從她的家庭出發。
比如:我們常常聽見這樣的論調:“你真幸福,老公那麼有本事”,“她可真厲害,嫁了一個這麼好的老公”...
所謂夫貴妻榮,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而往往女人的自身價值和天賦,總是被選擇性忽略。
2004年有一個電視劇《中國式離婚》,當時這個電視劇的火爆程度不亞于今日的《歡樂頌》。裡面就有這樣真實的一幕。
蔣雯麗飾演的女主本來是一個小學老師,而且是全校最好的老師。
可是當工作和家庭沖突時,她幾乎沒有掙紮,就選擇回歸家庭,辭掉工作,全心全意地支持老公的工作。
而蔣雯麗的老公,最初隻是一個普通國營醫院醫生,有次參加同學聚會,她看到一個長相和成績都不如她的女同學被大款男同學熱情以待,心裡很不是滋味。
身邊的女同學發表了如下言論:
蔣雯麗若有所思。
時間一轉,到了第二次同學聚會,這時蔣雯麗的丈夫已經是合資醫院的副院長,還是副市長的救命恩人,于是同學聚會她變成了主角。
她的“驕傲”,隻能讓丈夫來為她實現。
而這兩次的同學聚會差别,讓她欣喜若狂,回家跟丈夫說:“我終于體會到了,什麼叫夫貴妻榮”。
直到現在,對于婚姻很多人還是有這樣的認知——什麼樣的女人是幸福的女人?老公事業有成(可以為女性體現她的生育/養育價值),自己年輕貌美(讓成功的老公不至于跑了),濃縮成一句話,就是:“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
在這種模式中,“男主外,女主内”是唯一的正确選擇。
男人是家裡的頂梁柱,要對家庭經濟負全責,而女人則應該是賢惠持家,教子有方。
所以當家庭和事業沖突時,女人必須要放棄自己的事業。
比如《虎媽貓爸》中,趙薇演的畢勝男,是一個職場上的女強人,當經受職場的勾心鬥角後,想到了女兒的未來,決定辭職在家,将女兒打造成一個能面對殘酷社會的“人中龍鳳”。
《二胎時代》中,工作能力同樣很強的女主金燦燦,也同樣為了孩子,決定放棄自己喜愛的設計工作。
而反過來看,一旦是所謂“女強男弱”,狀況會怎麼樣呢?
曾志偉前妻寶媽,曾經和比她小十幾歲的王建民談戀愛,男方最後因為強大的壓力和自卑感和她分手,在交往的時候為了自尊心,甚至500塊台币都要算的清清楚楚。
很多情感專家分析,女強男弱的婚姻模式問題重重,其中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就是男人的自尊心。
而這也恰恰是性别刻闆印象在作祟。
婚姻的本質是合作關系,兩個人憑借自己的天賦和能力,找到各自适合的分工,然後一起經營婚姻,一起成長,不就很好嗎?
但在一個“家庭主夫等于吃軟飯的。” “女人相夫教子是天經地義。” “雌性就是要顧家啊,雄性才需要外出覓食,連動物界都是這樣。”的價值觀體系下,沒有人有權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性别歧視不僅傷害女人,也傷害男人
西蒙·德·伏波娃在《第二性》中寫到“一個女人之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還不如說是‘形成’的。沒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者經濟上的定命,能決斷女人在社會中的地位,而是人類文化整體,産生出這居于男性與無性中的所謂‘女性’”。
肯塔基大學的副教授布朗也曾表示:“性别偏好是在兒童了解了自己的性别後才體現出來的,而嬰兒中沒有顯示出這樣的偏好。”
美國社會學家康奈爾在研究後發現,性别差異是父權制的産物。
所以說性别刻闆印象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給硬加上去的,而不是天生的。
▲就像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女孩米妮是頭上戴着大蝴蝶結穿花裙子的,而男孩米奇是穿褲子的。
未曾充分發展的社會環境,也在悄悄助推這種暗示。
2015年三八婦女節時,資深插畫師@LinaliHuang在微博中吐槽:
“和某數一數二的互聯網公司合作,畫婦女節主題圖。
畫了各行各業高矮胖瘦的女性,大家都笑得很開心。文案大概是“做你喜歡的自己”。
前期審稿團隊基本是女性,過得特别順利。
最後關頭被大老闆腰斬,換上了一張小女人在花叢中喝茶的圖,文案是你值得呵護。”
▲@LinaliHuang原本的“做你喜歡的自己”
▲創意被腰斬後,換上的插畫。
“順便說句,百度今天的圖标是個女玩具。”@LinaliHuang 感慨:“看到今日google,我覺得很悲哀。”
▲百度當日的首頁插畫,一個八音盒裡的女孩
▲谷歌當日的首頁插畫,是和@LinaliHuang最初創意一樣的,多職業女性
從“做你喜歡的自己”,到“你值得呵護”之間,正是女性價值的撕裂:一個值得鼓勵的女性榜樣,是勇于探索世界的,還是需要被小心翼翼保護的?
這種性别歧視造成的觀念撕裂,不僅僅存在于男性對女性,而是不分性别的被很多女性認同着。(盡管它的名字叫直男癌)
而性别歧視的可怕之處,在于它悄悄扼殺我們的可能性
有的時候,這種可能性是天賦。
比如當一個女生選擇“做喜歡的自己”,去追求事業理想,她就要面對身邊親人的不理解和來自社會的壓力。
像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紮哈,她獲獎無數,留下了驚人的建築作品。卻因為終生未婚,被稱為“愛神也會吓跑的女魔頭”。居然有人說,作為女人她是失敗的。
而一個有心在學業上更進一步的女性,讀了博士,就成了“第三種性别”。
也有的時候,這種可能性是真實感受。
比如“男人有淚不輕彈”,“你不能像個娘娘腔”。
這些老話,從根本上就否定了男性表達脆弱情緒的權利。
而天性流露,将會遭到嚴厲的批判。被同性、異性同時看不起。
歸根到底,兩個性别,都是性别歧視的受害者。這場遊戲裡,沒有赢家。
if 姐今天想說的,并不是要批判某一個性别,也不是要鼓勵所有女人都從此不要結婚生子了,所有男人都回家待着。
我隻是想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權利去自由選擇,去了解自己,去打破固有觀念,去建立一個新的世界。
在這個自由的新世界裡,女人的智力,是和她容貌同樣值得贊美的。
在這個自由的新世界裡,男人的感性,能讓我們用更廣闊的視角看待事物。
在這個自由的新世界裡,無論是女博士,還是男保姆,都不再被用有色眼鏡看待。
在這個自由的新世界裡,每個人隻需要實現自己就很好,不需要負擔和被負擔。
而消滅性别歧視,追求男女平等的權利,正是實現這種自由的第一步。
從今天開始,思考性别固有的刻闆印象,是不是正确的,我們追求的幸福,是不是真正的幸福,是每個女人和男人共同的功課。
願我們能好好地走出這一步。
關注微信if_fashion888,微博@-IF時尚-
搜索if時尚,下載app,每天都新鮮單品,文章等着你。
喜歡我,就趕快點擊下方關注頭條号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