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時,詩的藝術達到了最高峰,那些詩人大家及他們的詩作都在唐史書簡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五代十國以後,詞文化開始興起。到宋時,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崛起和宋朝重文的環境,婉約詞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并在不斷的發展中得到完善和升華。
那麼何謂"婉約"?《國語·吳語》中初見記載:"故婉約其辭,以從逸王志。""婉約"在這裡的意思是"委婉動聽,娓娓而談"。此後晉朝陸機《文賦》中寫道:"或清虛以婉約,每除煩而去濫。""婉約"在這裡作動詞用,意為"使……婉約;使……委婉含蓄,不煩亂"。婉約的這層意思已經很像是對婉約詞派特點的闡釋了。到明朝,張綖給出了具體定義"婉約者欲其詞情蘊藉",在文中通過對婉約派和豪放派的比較,點出婉約派詞含蓄婉轉,柔美動聽的特點,當然,他對豪放派非當時主流的看法暫且不談。
至宋朝,為适應市民經濟的發展,大量為樂曲而填的詞作誕生,這些作品柔美委婉,是對"花間詞"的發展,普遍反映了那個時候的市井生活,正如幕士答東坡語婉約詞曲"隻好十七八女子執紅牙闆,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在這其中較為傑出的詞人有柳永,晏幾道等。柳永過後,北宋婉約詞逐漸發展壯大,經周邦彥等人的開拓後詞體藝術各方面變得更加成熟。
著名文學家徐培均在《歲寒居說詞》中指出:"婉約詞人的審美觀點,既要求形象鮮明,又要求含蓄蘊藉,而後者更為重要。"若要做到含蓄蘊藉,就必須要借景抒情,以景寓情,因此婉約詞中的畫境幾乎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然,婉約詞中的詠物詞也占了一定比例,如宋方千裡的《花犯》中描寫荷花的名句"謾歎息,玉兒何許,繁華空逝水",荷花似玉般純潔,不屑那些繁華,任它們随水而逝。短短幾個字,便将荷花高潔清靈的形象展示在了讀者面前。婉約詞中叙事詩占少數,鑒于婉約詞的特點叙事并不會直接展開,而是借助景來抒發情感,以引起讀者共鳴,可以作為代表的有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全詩叙事為主,寫景為輔,"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兩句的描寫将一個生動活潑的小女兒落在紙上,體現了李清照少女時期的活潑和才情。所以婉約詞中"以畫拟情"便成了重要的藝術手法,使詞又有"抒情新詩體"之稱。詞講究"境",以簡短的錯落有緻的文字營造所需要的意境來表達所需要的情感。從這個角度看來,詞不僅僅與音樂結合,更與美學有緊密聯系。唐代詩人和皎然提出了"取境"和"緣境"的理論,緣境是指"創造對象對創造主體的觸發",取境也就是意境的創作。所以詞人情感的抒發,很大程度上是靠意境表達,以畫拟情,以境傳情。
那麼詞人在什麼境中傳達了什麼情感呢?可以憑借幾個例子來了解一下。
徐培均在《歲寒居說詞》中提到"詞中所抒之情,開始時多為男女之愛,相思離别,春怨秋愁,風花雪月。"這類詞作中的代表詞人有柳永、晏幾道和李清照的中期詞作。柳永詞是以悲劇式底層人物的視角下看到的城市社會生活,多為戀情詞和歌姬詞,晏幾道詞又稱小山詞,悲怨深婉,沉郁幽歎。如離情詞中,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中境情結合的千古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便是典型代表,詞人運用時空轉移和聯想的手法,寫出與佳人離别後在船中醉酒,不知道晚上醒來會靠在哪個地方的楊柳下,隻有淩晨的風和一輪殘月作陪。寥寥幾句,便寫出了不舍離别,愁苦難捱的思想情感和一種難以言說的羁旅之苦。悼亡詞中,晏幾道的《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中的"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當推代表,這幾句寫出了舊地重遊卻人去樓空的凄涼景象和對當時美好相遇的回憶。這兩句雖短,卻蘊含了詞人豐富的感情,為下阕的感懷思念離人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鋪墊。其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兩句蘊景豐富,更是千古傳唱。李清照的中期詞作多反映閨怨和相思之苦,典型的代表有《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其中"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幾句生動更是表達了對丈夫的思念,看大雁飛過,以為是丈夫送來了書信,但最後卻空歡喜一場,隻能獨坐西樓,望月思人,愁緒借景抒出,相思之情躍然呈現。
柳永、晏幾道之後,婉約詞抒情範圍擴大,不再拘于"豔情詞",凡是詞人所遇有感,幾乎都可以用詞來抒發,其盛況如唐時詩的盛行。結合當時北宋的政治危機,一類比較突出的情感流露是國家陷于危難所流露出的愁緒。這類詞取材社會現實,反映社會動蕩,有向豪放派轉的趨向,但因其含蓄委婉的抒情特點依然列為婉約詞。愛國詞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推李清照後期詞。南渡之後,李清照的命運便不同往昔,她不僅痛失丈夫,更要接受北宋被滅的事實,其詞作多抒寫流亡之苦,獨居之苦,詞境悲涼,情調感傷。《清平樂·年年雪裹》中"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兩句,寫出了南渡後流亡失所,再也無心賞梅,着重突出了國破家亡的悲苦之愁。姜燮的《揚州慢》中"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一句也是抒發黍離之悲的千古名句,通過二十四橋的今昔對比,寫出揚州變遷,以小見大,悲歎戰争後國家的殘敗。
北宋滅亡後,文人心中的家國情懷被激發,一批抒寫愛國情懷的詞人誕生,如陸遊、辛棄疾等人,他們将對統治者政治的不滿,懷才不遇的悲憤和怅恨國家遭侵略的情感一一書寫在紙上,風格上借鑒學習蘇轼詞風,筆觸豪放,文情奔湧,豪放派逐漸發展壯大,婉約詞的抒情風格不再占主流,但其藝術手法仍對後世有深遠影響。婉約詞,以畫拟情,借景抒情,正是這種藝術手法,我們才能從一首首詞中讀出、感覺出詞人的心境,仿似親身感受。
美至婉轉自見情,婉約詞中還有很多境之美等我們體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