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喪葬禮儀的确繁瑣,規矩也比較多,每個細節都挺神秘的。
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一件非常細小的事情,但卻有好幾個需要注意的點。
我們知道農村老人去世後,都要對遺體進行入殓,其實就是清洗身體,換好壽衣準備下葬。
不過在入殓前,還需要給逝者蒙上一層“蓋臉紙”,有的地方也叫蒙臉紙。
這本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農村卻有兩個規矩需要注意。
一、親人來齊才能蓋蒙臉紙
老人斷氣那一刻會比較講究親人都到跟前,目的是不讓老人走得有遺憾,也不讓親人錯失見到逝者最後一面心裡難受。
而蓋蒙臉紙也需要來吊唁的親人都到齊後才能蓋,如果還有人沒到,那就不能蓋上,需要等都到齊才能蓋。
之所以那麼慎重,是因為蒙臉紙蓋上後不能輕易再揭開。
這意味着,之後親人趕來了,也不能再見到逝者最後一面,對逝者和活着的親人來說都是莫大的遺憾。
當然,對此農村還有個神秘的說法,那就是說如果逝者剛去世立馬蓋上蒙臉紙,親人都還沒到齊的話,逝者就會暗中數椽子。
年輕人肯定不懂什麼叫椽子,椽子其實就是以前農村瓦房屋面基層的最底層構件,這些椽子垂直安放在檩木上面。
以前農村大多都是瓦房,能看到房頂的構造,屋面基層是承接屋面瓦作的木基礎層,由椽子、望闆、飛椽、連檐、瓦口等構件組成。
人們躺着就能看到那些椽子一根一根的,無聊的時候也會去數一數。
因為活着的習慣,所以人們覺得人去世了,也會習慣性地去數椽子,尤其是當親人還有些沒到時。
數着數着可能就發現哪個親人沒來送自己一程,逝者難免責備,這對人們來說,會覺得不太有利。
當然,這種說法并沒有任何依據,隻是人們的一種日常行為習慣而已。
不過蓋蒙臉紙的習俗在農村看來是非常有儀式感的,在很多人看來,沒能見到親人活着時最後一眼是一種遺憾,沒能見到親人去世後的樣子,其實也很遺憾。
所以最好是都在會好些,當然,指的是非常親的關系,一般親疏關系不需要這麼要求的。
二、入殓忌用手直接揭下蓋臉紙
都說蒙臉紙不能輕易揭開,并非說不能揭開,而是隻有入殓時才能揭開。
農村的入殓儀式非常慎重,必須是配偶、有直接血緣關系的才能參與,比如夫妻、子女、父母等。
其他親戚入殓是不能在場的,所以如果逝者離世後其他親戚沒到,蓋上蒙臉紙後,就真的不能再見到逝者了,故而需要等親戚、家人都到了才能蓋。
入殓時,家人不能用手直接揭開蒙臉紙進行入殓,這在農村看來是大忌。
很多農民吵架都會說“我前世揭你蓋臉紙”,意思就是我和你前世有仇麼?
所以用手揭蒙臉紙,在農村看來是非常不尊重逝者的行為,甚至會被視為一種侮辱。
正确的應該用扇子把蒙臉紙扇開,然後才進行入殓儀式,為逝者整理遺容,擦洗遺體,換上壽衣。
這兩個規矩都非常細小,但在農村看來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會讓人誤會,甚至引發争議。
老一輩們規矩比較多,尤其是覺得後事對生活影響大的人,會更加注意每一個細節。
年輕人們也許不懂規矩,但隻需要尊重就好。
那麼大家老家是否也有類似習俗和說法呢?歡迎留言交流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