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來看病的女性,很多都是因為月經問題而來的,最近接診好幾個年輕的女孩,月經量很少,1-2天就沒有了,一個經期用1-2片衛生巾,當我告訴她們屬于月經不調,應該治療和調理的時候,他們都疑惑地問,“我每個月大姨媽都按時來,可是為什麼說我月經不調呢”?
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月經的知識,什麼是月經,什麼是月經不調,月經不調了,該怎麼辦?
什麼是月經,中醫對月經的認識:
中醫對人體生命發育有生長壯老已的一套理論,對月經的看法,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有 “七七八八”之說,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認為女子到14歲左右的時候,先天之精逐漸強盛強盛,後天水谷之精的充分滋養,身體發育成熟,氣血調和,血海盛滿,血溢胞宮,月經來潮,猶如月亮的盈虧,海水之漲落,很有規律。月月如期而至,經常不變,所以稱為月經。
正常月經:月經從初潮到絕經,中間除妊娠期、哺乳期外,月經都是有規律地按時來潮。正常月經是女子發育成熟的标志之一,現代女性月經初潮平均在12.5歲。絕經年齡通常在45~55歲之間,月經周期一般為28-30天,但因人而異,也有23-45天,甚至3個月或半年為1個周期。
隻要有規律,一般都屬于正常月經。月經血一般呈暗紅色,不凝固,除血液外,還含有子宮内膜碎片、宮頸黏液及陰道上皮細胞。
月經失調包括的範圍:
月經失調,也叫月經紊亂,凡月經的周期、經期和經量發生異常,以及伴随月經周期出現明顯不适症狀的疾病,都屬于月經失調,是來中醫婦科門診就診最多的疾病。
1.周期變化:
兩次月經第1天的間隔時間稱為月經周期,月經周期的計算應包括月經來潮的時間。周期變化包括月經先期,後期,不定期
(1)月經先期:月經周期提前7天以上,連續3個月經周期以上。 或者一次提前半月以上。
(2)月經後期:月經周期超過35天,連續3個月經周期以上,其月經量和經期基本正常。
(3)月經先後不定期:月經周期或前或後,均超過7天以上,并連續3個月經周期以上。
2.經期(出血時間)變化:
正常出血的時間多數為3-6天,也有2-7天,前1-3天經血量會較多,有時還會出現血塊,合并下腹部的悶痛,經期異常,以經期過短或延長都屬于失調;
3.經量,經色的變化:
每一次月經出血總量為30-50ml,月經量多于80ml即為病理狀态。一般每天換3~5次衛生巾或紙,就算是正常。
1.月經過多:月經期過長,月經量太多、甚至經血順腿往下淌,這就不正常了。
2.月經過少:月經後期如伴經量過少,常可發展為閉經
3.經色、經質的異常:經來色淡、經來色紫、經來如黃泥水等
4.多次伴随月經周期出現的症狀:
每次經行即出現,經停即止的伴随症狀,如痛經、崩漏、逆經、經行吐衄、經行便血、經行身痛、經行發熱、經行洩瀉、經來浮腫等,;
5.閉經:
非生理性停閉,停經超過3個周期稱為閉經。(排除懷孕,過度焦慮,藥物等因素),40歲以前無明顯誘因閉經,必須引起重視。應該立即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
絕經前後所出現的月經紊亂,屬于與更年期有關的一類疾病,應該給予調理與治療,如果絕經後出現所謂“倒開花”,要引起重視。
月經不調的中醫治療:
中醫對月經不調的病理認識,與肝肝氣郁結,肝血不足,脾虛濕盛,腎氣虛弱等有關,進而引起氣血不和,陰陽失調;月經病的治本大法有補腎、扶脾、疏肝等,達到主要是調和氣血,平衡陰陽。
調經,調的是髒腑功能,調的是全身的氣血。常常有些女士因月經不調來看病,經過調理,不僅月經正常了,同時,氣色變好了,精神睡眠好了,臉上的色斑淺也淡了。
調經常用中成藥,一般老百姓也耳熟能詳,如當歸丸,益母草膏,逍遙丸,烏雞白鳳丸等。但是,月經失調的表現多種多樣,每個人的情況也不盡相同,中醫講究辨證施治,所以,我們還是建議患者。最好到醫院請醫生給你把把脈,針對個體的不同情況,更對症一些,治療效果也更好一些。
這麼多種月經不調,對女性的生殖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個問題,我會專門寫一篇來讨論的。
創作不易,動動您的小手指,點贊、評論、轉發,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敬請關注@曹老師聊中醫。
#月經##月經不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