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蠶是到了四、五齡期快要結繭的壯蠶,此時對營養需求比較旺盛,食桑量也要比以前多,做好大蠶的飼養管理,是提高蠶繭産量和質量的重要時期,此時,需要大量的桑葉供應,飼養管理也比較繁瑣。在此期間,應針對大蠶的生長特點,根據不同的設施條件,采取相應的飼養技術,獲得優質高産的蠶繭。
1、大蠶食桑量增加,絲腺發育速度較快
大蠶期食桑量大約占了全齡食桑量的95%左右,其中五齡期就占了85%左右。五齡期的時候絲腺增長比較明顯,有70%蠶絲物是在五齡後形成的。因此,大蠶期間營養需求對蠶絲的形成有重要影響,最好是提供一些蛋白質豐富,水分較少的桑葉食用,滿足大蠶絲腺發育的需求。由于大蠶吃桑量明顯增加,蠶體較大,需占用較多的蠶具,在飼養管理上合理安排勞力,準備好充足的蠶具,提供營養豐富的桑葉供應。
2、大蠶對高溫、多濕、悶熱的環境抵抗力較弱
大蠶的軀體面積增大以後,皮膚表面的蠟質層也增厚,體内的水分和熱量就不容易散發,大蠶的體溫往往要比周圍的溫度高0.6度左右。再者,大蠶吃桑量大增,水分比以前吸收得少,如果體内的水分不能從表皮排出來,而要随尿液排出,大蠶體内的鹽分也會随着排出,導緻蠶體的體液PH值下降,大蠶對環境變化的适應能力變差,蠶室高溫、多濕和悶熱的環境,抵抗力就要弱一些。因此,平時就要加強蠶室通風換氣的操作,給大蠶提供适宜的環境生長。
3、大蠶的呼吸量增加,對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
大蠶期間的絲腺發育已達到頂峰,呼吸量明顯要比小蠶大得多,耗氧量增加,呼吸出來的二氧化碳和水汽也多。由于食桑量增加,産生的殘桑和蠶沙比平時也要多,如果沒有及時清理,發酵以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蠶室的空氣很容易渾濁,氧氣含量降低,影響大蠶的正常呼吸,容易造成大蠶體質虛弱,引發病害發生。
1、用蠶匾飼養大蠶
這種方法是用片葉或芽葉來喂蠶的一種方法,在蠶室裡用梯形的架子或竹竿搭成8~10層的蠶架,架子上面再放長方形或圓形的蠶匾來飼養大蠶。蠶架可以節約蠶室的空間,實現立體養殖。由于用蠶匾喂養大蠶,投喂的是片葉或芽葉,桑葉保鮮的時間不長,而且在給桑或除沙時,需要搬開蠶匾來做清潔的工作,花費的時間和勞力也要大得多。在規劃的時候,需要制作蠶架和蠶匾比較麻煩,投資成本相對也要高一些。
2、用蠶台飼養大蠶
用竹片或牢固的繩索制作成多層結構的蠶台,可以是固定或活動式,每層蠶台鋪上蘆簾,大蠶就在上面飼養,每一層間隔65厘米左右,蠶台的寬度是130~160厘米,長度根據蠶室的面積來定。用蠶台來飼養大蠶,給桑時比蠶匾飼養要方便得多,而且蠶台在上蔟的時候也可以使用,活動的蠶台上下可以升降,節藥勞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制作蠶台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節約了投資費用,這種方式特别适合大蠶期的飼養。
3、在畦面飼養大蠶
在蠶室的地面作畦,就在畦上面飼養大蠶,畦的寬度是130~160厘米,畦與畦之前要間隔50厘米作為通道,方便管理和給桑。在飼養前,要先在畦面撒一些新鮮的石灰粉消毒,之後再鋪上一層細軟的稻稈,當蠶長到了四齡或五齡時,就可以放到畦面上飼養。用畦面養蠶,雖然占用蠶室的面積要大一些,但是方便給桑,利于大蠶的生長發育。清潔除沙的工作也好做,可以節省勞力。
大蠶室外飼養,因為是就地取材,設施比較簡單,不僅能解決蠶室與蠶具不足的問題,而且能提高養殖效率,蠶座也比較穩定,減少投資費用。
1、室外飼養的方式
土坑養蠶:選擇在桑園行間、樹林、竹林、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坑飼養,大蠶在坑内飼養的保溫效果較好,高溫季節也比較陰涼,方便提供新鮮的桑葉給大蠶食用。土坑面積可以按蠶種的數量來定,一般是挖寬1.2米、底寬1米、坑深0.7米,長16米的土坑,土坑外面要搭棚架,棚架外面再用薄膜密封。土坑的四周要挖好排水溝,做好排水的措施,以防雨水流到土坑内。
室外蠶台飼養:利用室外的走廊或房屋的前後,搭一個人字形棚架,或者是在平地上用土磚砌牆搭棚架,再用竹、木搭2~3層的蠶台,鋪上蘆簾來飼養大蠶,在蠶台的下面也可以同時飼養。
2、室外飼養的一些要求
挖好的土坑内外先做好清潔消毒工作,然後還要在坑底或土坑四周撒上薄層防螞蟻的藥粉,坑底鋪上一層1.5厘米厚的稻草,四周蓋上一層幹土,防止蠶兒與防蟻藥粉接觸而引起中毒。還可以在坑底及四周撒上一層配制好的氯丹或七氯粉,每平方米需藥粉50克左右。如果是七氯原粉,則50克七氯粉加滑石粉1000克,充分拌勻後再使用,氯丹粉與七氯粉不能與石灰一起使用,以防止失效。防蠶蛆蠅,可用配好的“滅蠶蠅”噴在蠶體上。防鼠害,可用磷化鋅等毒餌誘殺。
室外飼養大蠶,夏、秋兩季多用片葉養蠶,室外溫度較高,桑葉容易枯萎,每晚給桑5~6次。用條桑養蠶,蠶座不會發熱,可以減少除沙的次數。如果坑内的蠶沙堆積太高,可以抽出中間部分桑葉,平整蠶座,每天撒一次碎稻稈,将蠶兒或蠶沙隔開。四齡大蠶出室,要經過一次眠起處理,掌握好時間加眠網。如果就眠不齊,要将遲眠的青蠶分開飼養。春季如果遇到陰雨天氣,給桑量要适當,防止殘桑過多,造成蠶座冷濕,并勤撒幹燥隔沙材料和防僵粉。如果是高溫季節比較幹燥時,可在棚頂上噴灑涼水降溫。
合理給桑:大蠶食用的桑葉要采摘碳水化合物豐富,含水分較少的芽葉或伐條葉。由于用桑量較大 ,大蠶期給桑,既要讓蠶飽食又要考慮節約用桑,用芽葉和片葉飼養,每天要喂3~4次。給桑之前要把蠶座清理幹淨,使蠶兒分布均勻都能吃到桑葉,給桑後還要根據吃食狀況,做好勻桑補桑工作。
飼養大蠶期間,應根據大蠶的生長特點,制定出标準的給桑量,使大蠶經濟合理用桑,進入五齡期的大蠶是盛食期,給桑要充足,有助于提高産繭量。大蠶在喂片葉或芽葉時,先将桑葉抖松一下,再均勻地攤放在蠶座上。在給條桑時,桑條要相互交替排列直放,從蠶座的一邊排到另一邊,粗細的枝條要做好搭配,将蠶座保持平整。
氣候調節:大蠶适宜飼養在較低溫度和較幹燥的環境裡,一般四齡蠶飼養适宜的溫度為24~25度,幹濕差2~3度,五齡蠶飼養适溫為23~24度,幹濕差3~4度,四齡蠶要避免在20度以下低溫中飼養,五齡蠶要避免長時間接觸28度以上高溫。大蠶呼吸量大,但對二氧化碳抵抗力弱,并且因食桑排糞多,空氣污濁,所以大蠶期要經常打開門窗,加強通風排濕,室内保持能飄動小紙條的微氣流,以保持室内空氣新鮮。如果陰雨多濕,要勤撒曬幹的短稻草吸濕。
擴座、除沙:擴座、除沙是預防病害發生的重要措施,大蠶擴座一般是在給桑前進行,先将大蠶移動到蠶座的周邊,如果蠶匾是滿的,則要結合分匾來擴座。五齡期的大蠶,一張蠶種的蠶座面積要達到10~13平方。用蠶匾飼養的大蠶,将過于密集的蠶移到蠶座邊緣外,還要進行加網除沙,每個匾加兩個網,提網除沙時要更換其它的蠶匾飼養。大蠶一般是中除每天1~2次,用稻草繩網或是塑料網來除沙。
眠起處理:大蠶到了第四眠的時候,俗稱“大眠”,特點是從見眠到眠齊的時間比較長,大蠶入眠時間不一緻,加眠網就要适當推遲,以蠶匾出現眠蠶時再加眠網比較合适。如果眠起不齊,要進行分批處理,使蠶兒能夠飽食就眠,合适的時間止桑。大眠期間,在正常溫度下需40小時左右的時間,眠中溫度要求比飼養的溫度降低0.5~1度,并保持安靜、調節好光線和濕度,以利于蠶體蛻皮。大眠以後的大蠶頭胸昂起,表現出求食的狀态就可以給桑,眠起後第一次的給桑量要适當控制,是平時給桑量的80%左右。
五齡期的大蠶适當使用保幼激素,可以起到多吃桑葉,增加蠶絲的作用;使用蛻皮激素可以縮短齡期,促進老熟齊整。
1、保幼激素的使用方法
掌握在五齡中期偏早的時候使用保幼激素,能增産蠶繭10%左右。一般春用品種在五齡饷食後72~84小時,夏秋用品種在五齡饷食後48~65小時用藥,具體使用時須根據當時氣溫情況靈活掌握。氣溫高時,可以早一些使用,氣溫低時則延後後使用。
家蠶飼養一般用的都是人工合成針劑,一支針劑加水2.5公斤。噴藥時蠶座面積要達到25平方左右。保幼激素是經大蠶的體表吸收,在使用時要求蠶座的桑葉要吃幹淨,使蠶體露出,然後将配好的溶液用噴霧器,均勻噴灑在蠶體上。噴藥15分鐘後,就可以正常飼育。
用藥時要正确掌握用藥時間和用藥量,過遲使用或噴藥量過多,會産生不結繭蠶,造成損失。過早使用或噴藥量不足,增産效果不明顯。在噴藥後2~3天内,蠶食桑會慢一些,要适當減少給桑量,以後再增加,但仍應掌握飽食上蔟,同時也要防止浪費桑葉。使用保幼激素後,化蛹較遲,嚴禁早采繭,以免發生内印繭和毛腳繭。
2、蛻皮激素的使用方法
蛻皮激素能使蠶的齡期縮短,促進老熟速度。當五齡期大蠶添食蛻皮激素,能縮短齡期半天左右。使用時要掌握時間,過早添食會影響産繭量,但在缺葉情況下,可以提早使用,促使蠶兒提前上蔟。現在用的蛻皮激素是從筋骨草或牛膝等植物中提取物質而制成的針劑,一支針劑加水1.5~2公斤,充分攪拌後均勻地噴在15~20公斤桑葉上,可以喂養2萬頭大蠶。添食蛻皮激素,要及時做好上蔟的準備工作。在添食藥物時,要均勻噴灑在桑葉上,使每條蠶都能吃到。
大蠶飼養期要做好預防病害的措施,進入蠶室前要洗手,起蠶的時候要用防僵粉給蠶體消毒,如果發生了僵病,使用的次數可以增加,定期在蠶座上撒一些石灰粉,可以防止病毒滋生。飼養期間,如有起眠較晚或是弱小的蠶要集中起來,隔離單獨飼養,出現病蠶要及時淘汰,避免病害蔓延。為了防止蛆蠅的危害,可以采取添食或體噴滅蠶蠅的藥液,隔天噴一次,直到上蔟之前。五齡期大蠶用桑量多,要做好桑葉貯藏的措施,貯桑室要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如果天氣幹燥,可以适當将桑葉噴一些水,但桑葉要幹貯濕吃,貯桑時不要大量噴水,防止細菌滋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