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光大銀行發行國内第一款人民币個人理财産品“陽光理财B計劃”,國内銀行理财市場由此正式開啟,并逐漸成為資管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4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即“資管新規”),并在延長過渡期之後于2022年正式實施,銀行理财由此開始打破剛性兌付,回歸本源。
目前,銀行理财産品淨值化轉型進展如何?為什麼要成立獨立的理财子公司專營理财業務?未來,理财市場将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就上述問題,《金融時報》記者近日專訪了秦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
《金融時報》記者:資管新規發布以來,銀行理财産品淨值化轉型推進情況如何?
董希淼:資管新規發布後,銀行理财市場經曆回歸本源、優化結構、提升能力的轉變過程,正在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其中重要變化之一是存量整改任務基本完成,理财産品加快淨值化轉型。目前,絕大部分銀行及理财公司基本完成理财業務存量整改,過渡期一些不合規業務整改基本完成。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理财産品淨值化比例達94.15%,較去年底提高1.18個百分點。
不過還要看到,少數銀行理财存量資産結構、投研體系建設以及産品估值定價能力不足,制約部分銀行理财産品淨值化轉型進程。當然,因特殊原因難以在過渡期内處置完畢的少數存量資産,向監管部門提出申請後已經納入個案專項處置,有助于減少對市場的沖擊。完成淨值化轉型的銀行或理财公司還要在産品估值、結構調整、投研能力等方面繼續努力,不斷提升市場競争力,全面、及時、準确地披露理财産品信息。
資管業務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服務,銀行理财全面淨值化後,加強和改進投資者教育十分迫切。今年以來,部分理财産品淨值波動加大,少數産品甚至出現“破淨”現象,引發投資者擔憂。下一步,理财産品發行、銷售和代銷機構要在加強投資者适當性管理的同時,從提升國民金融能力的高度出發,全面深入開展财商教育,引導投資者理性看待金融市場變化;投資者要不斷提升自身金融素養,增強風險識别、防範的意識和能力。總之,要通過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多方努力,堅決打破剛性兌付,實現“賣者盡責”與“買者自負”的有機統一,推動銀行理财健康可持續發展。
《金融時報》記者:2019年5月,首家銀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成立。銀行理财子公司的設立,對推動資管業務轉型和規範發展有何意義?下一步,理财子公司面臨怎樣的新機遇?
董希淼:設立理财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是國際金融業的普遍做法。對我國而言,子公司制是銀行理财業務重要的制度創新,正在推動銀行理财業務乃至整個資産管理行業更加專業化、綜合化發展。具體而言,設立理财子公司具有三方面意義:
一是有助于銀行實現真正的風險隔離。包括銀行理财業務在内的資管業務是表外業務,風險更具有交叉性、隐蔽性、傳染性。設立理财子公司,可以進一步優化理财業務組織管理體系,建立起有效的風險隔離制度,在銀行理财業務和銀行其他主營業務之間樹立防火牆。這是理财業務穩健發展、金融風險有效防範的現實需要。
二是有助于提升理财業務專業性。理财子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機構,具有獨立的經營決策權、人财物資源配置權以及專門的考核及激勵機制,有助于引入市場化機制,推動銀行理财業務更加專業化運營。子公司成立之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母行不再開展理财業務,有助于進一步強化投資者風險防範意識,打破剛性兌付。
三是有助于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理财子公司設立後,可根據業務發展需求,引入戰略投資者,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國有資本、非國有資本和海外資本在經營過程中實現優勢互補,推動公司治理機制和架構優化。
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理财子公司是一塊全新的金融牌照,在投資範圍、銷售渠道等各方面的優勢使得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随着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将為其獲取高收益資産、降低資本消耗提供戰略機遇,子公司也将為資本市場帶來長期穩定的資金。從國際經驗來看,銀行系資管公司是主流,具有客戶、渠道等天然優勢,若順利完成轉型,有望在我國資管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與資管同業的競合方面,未來,理财子公司與母行其他子公司有望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與公募基金、私募機構還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金融時報》記者:在推進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銀行理财市場将出現哪些新趨勢?在大資管市場的環境中,銀行理财應如何提升市場競争力?
董希淼:在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大背景下,銀行理财發展空間和潛力仍然十分巨大。下一階段,監管部門應加強和改進理财業務監管,理财公司應提升專業化特色化發展能力,中小銀行應加快發展理财産品代銷業務,各方協同努力,共同推動理财市場高效靈活地服務實體經濟,提高理财産品穩健性和競争力,更好地滿足投資者平衡風險與收益的需求。
首先,要強化理财業務監管。監管部門嚴格把控理财公司“入口關”,堅持标準不放松,穩步推進理财公司批設工作。積極研究優化中小銀行設立理财公司的模式路徑,更好地滿足中小銀行發展理财業務的願望。繼續深化理财市場對外開放,提升理财公司競争活力。不斷完善理财公司治理體系,強化理财公司内控合規管理制度建設;加快推動制度實施,從業務管理、産品銷售、流動性風險等方面持續強化管理。
其次,要高效地服務實體經濟和投資者。未來,銀行理财應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第一責任,積極推進“雙碳”目标實現,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重視加強社會責任投資,加大對可持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鄉村振興等領域的投資與支持。研究共同富裕背景下居民投資理财的新特點,在發揮銀行理财的特色和優勢的同時,穩步提升權益類産品占比,滿足投資者多元化資産配置需求。以養老理财産品“10 1”試點為契機,加大養老理财産品發行和創新,助力第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投資者教育活動,持續提升國民金融素養,更好地滿足理财産品門檻降低之後投資者大量增加的現實需要。
再次,要加快專業化特色化機構建設。作為新型的資管機構,理财公司應以專業化和特色化為方向,繼續堅持穩健經營理念,加快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深化金融科技運用,完善産品體系建設,提升差異化服務能力,培育核心競争力。中小銀行要加強代銷體系建設,抓住理财産品代銷暫未對第三方開放的時間窗口,以理财産品中央數據交換平台上線為契機,建設和完善代銷系統,培養專業的理财顧問,大力發展理财産品代銷業務,努力打造特色化的“理财産品綜合超市”。(來源 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記者 陸宇航)
編輯:蔣梁
審核:李珊
免責聲明:以上内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内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将其撤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