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的垃圾分類已風靡網絡,各種分類垃圾的視頻段子等層出不窮。
許多網友表示,應該将垃圾分類的知識納入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
垃圾分類,全民行動,甚至在幼兒園,你也可以看到各種垃圾分類活動。
在抖音上,一些網友發出垃圾桶、垃圾飛盤、垃圾風格主題牆、垃圾分類小報等來自孩子們自己的手,這吸引了無數網友。
在微博上,許多明星也開始動員孩子們DIY各種潮流垃圾桶,培養愛護環境的好習慣;同時,他們也更好地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孩子的智慧集中在手指上”,培養孩子動手能力不僅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而且還能開發孩子的創造力。
兒童對世界的感知不僅是通過觀察,更多的是通過觸摸。
俗話說:“多鍛煉,孩子越聰明,”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小,總是喜歡為孩子做一些事情。事實上,這阻礙了孩子手部發育的最佳時間。
通過孩子的活動,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外部信息,這可以促進大腦的積極活動,從而促進孩子大腦的發展,使孩子更聰明。
動手是提高孩子智商的唯一方法。
01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更有創造力前段時間,一名小學生在網上引發了一場熱議。
浙江省瑞安市一名三年級小學生在與消防員值班時,看到一名消防員燒掉了他的一半眉毛。他感到很不舒服,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保護所有的消防員和叔叔們。
經過反複實驗,她發明了一種“滅火神器”,可以防止門砰的一聲關上——貓眼水槍。
作為小學生創作的唯一一部作品,她的作品被推薦參加全國大賽,并獲得省級科技獎。
消防隊員說:這項發明非常有用,可以延緩火災的蔓延,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災在破門而入時的轟然。
當消息傳出後,網友們對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表示贊賞。
我不得不說孩子們現在真的很棒。一旦父母給了他們靈感,他們就可以非常投入的進行各種發明創造。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手腦并用”的理論:主張兒童在個人感知、觀察和操作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嘴、眼睛和手來獲得知識;同時,他也強調“手指運動”有利于兒童智力的發展。
兒童可以通過動手活動獲得更多的外部信息,這可以促進大腦的活躍活動,從而促進兒童的大腦發育,使兒童更聰明。
同時,孩子往往可以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在平時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孩子可以不斷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培養孩子的适應力、自控力等意志品質。
02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幸福研究表明,當孩子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在現實生活中完成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時,他們會發自内心地感到快樂,這種快樂會成為孩子建立自信的堅實基礎。
在大洋彼岸的日本,有這樣一個“硬核家庭”,孩子們正在翻新舊房子。
由于地價高,為了省錢,一對日本夫婦決定和孩子一起改造房子,為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擅長木工的父親負責手工制作,母親負責設計,雙胞胎負責組裝和油漆。
在裝修的過程中,每一個過程都是非常困難的,即使這樣,雙胞胎還是很享受它。
由于受到媽媽的耳濡目染,他們從小就對廚房情有獨鐘。這對夫婦還将鼓勵雙胞胎兒子參加食品生産和廚房清潔活動,以培養他們動手能力,切韭菜、餡料、餃子、擺好桌子……雙胞胎兒子都很擅長。
廚房也是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快樂的一個重要地方。當母親在廚房做飯時,雙胞胎會很自然地告訴她一些他們通常不敢說的事情。家庭将有一個非常放松的狀态。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做,吃飽穿足”,做的事情真的是一模一樣的。
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孩子不僅學會了一項技能,而且還鍛煉了動手能力,激發了創作靈感。
當孩子們參與到複雜的手工家居裝飾過程中,他們可以在不斷克服困難的同時真正觸動自己的心靈。
與此同時,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多的快樂和滿足,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了更豐富的色彩。
03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更優秀
當今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對孩子智力和特長的培養,卻忽視了對孩子生存最基本動手能力的培養。
我們經常發現動手能力強的孩子,一般都很有獨創性,不但活幹得漂亮,而且更富有創造力,這樣的孩子,多半成績也更好。
那麼,父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呢?
1、日常家務,培養孩子動手能力
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從小就給他的女兒定下了一個“做自己的事”的規矩。他的妻子米歇爾也要求女兒要學習并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
在入住白宮時,奧巴馬為10歲的瑪麗亞和8歲的薩沙制定了9條家規,其中4條與家務有關:
1.一定要鋪床,不要隻是看起來整潔;
2.做自己的事情,比如打碎麥片或倒牛奶,疊被子,設置鬧鐘,起床和穿衣服;
3.保持玩具房整潔;
4.幫助父母分擔家務,每周1美元。
即使在白宮,奧巴馬也要求孩子們自己鋪床,擺餐具,打掃遊戲室,按時練習鋼琴。此外,孩子們被要求做他們的家庭作業。
奧巴馬用他的行動诠釋了他為人父母的理念:讓孩子學會做家務,養成良好的自主動手習慣,這将幫助孩子學得更多,帶來更多的幫助。
2、耐心地引導你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一起工作
泰國有一個公益廣告。母親在短片中發現,女兒正以極大的熱情看着對面。在媽媽的建議下,女兒小菊(音譯)說出了心中的困惑:“媽媽,為什麼豆芽這麼受歡迎?”
媽媽回答說:“因為隻有一個攤鋪賣啊。”
女兒知道了原因後,問媽媽:“你自己種了以後,還能拿去賣嗎?”媽媽表現出像孩子一樣天真的表情,并表示願意和她一起嘗試。
雖然沒有讀過很多書的母親不知道如何種豆芽,為了鼓勵女兒這樣做,她耐心地陪着孩子去買培養土、大豆種子,并把它們種在籃子裡,但第一次嘗試失敗了。
但母親并沒有放棄,而是引導孩子們閱讀,并多次調整了豆芽的種植環境。最後,兩人終于種下了又粗又新鮮的豆芽。
女兒接受了“無論我們最終能否成功,我們都應該繼續嘗試”的教育理念,最終獲得了生物學博士學位,并一直從事研究工作。
3、讓孩子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
陳美玲曾送三個孩子去斯坦福讀書,她在一次采訪中講述了一個故事。
下雨天,她不會強迫孩子們在房子裡學習。相反,她會帶孩子們出去玩,看着樹葉順着水漂下來。突然,她問孩子一個問題:“你想過為什麼嗎?”下雨嗎?"
因此,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他們主動收集信息,探索自然。
在生活中,當父母問問題時,通常的做法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
然而,這種做法會使孩子失去思考問題的能力,不利于孩子思維創造力的發展,直接阻礙孩子在智力勞動中的自主性。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遇到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時,父母可以給出答案的線索,然後鼓勵孩子根據線索找到答案,讓孩子多思考,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
這樣做幾次之後,孩子就會逐漸學會主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依賴别人。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早就說過:“孩子的智力就在他的指尖上。”
動手能力是一個人生存、生活和工作的先決條件。對孩子來說,多動手有助于早期思維、智力發展和創造力的發展。
多手操作還可以直接促進兒童視覺、觸覺、動覺和知覺的協調發展。
高情商的父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如果孩子有這種能力,父母的教育就會成功,這種能力也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