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湖春水碧全詩

一湖春水碧全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7 22:59:04

一湖春水碧全詩?□ 朱美祿柳樹,作為美化環境的苗木,在中華大地栽種廣泛,無論是塞北還是江南,到處可見其身影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伴随着經典歌曲《送别》,也出現了以現代科學技術打造的柳枝倩影這個名為“折柳寄情”的節目,體現了中國人民對遠方客人的不舍之情,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一湖春水碧全詩?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湖春水碧全詩(柳色供詩用冰心在玉壺)1

一湖春水碧全詩

□ 朱美祿

柳樹,作為美化環境的苗木,在中華大地栽種廣泛,無論是塞北還是江南,到處可見其身影。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伴随着經典歌曲《送别》,也出現了以現代科學技術打造的柳枝倩影。這個名為“折柳寄情”的節目,體現了中國人民對遠方客人的不舍之情。

“柳色供詩用”,柳的意象進入文學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在《詩經·采薇》中有句雲:“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需要指出的是,這裡所謂的“楊柳”,不是指楊與柳,而是指蒲柳。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說:“‘依依’盡楊柳之貌”“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雖複思經千載,将何易奪?”這表明“依依”惟妙惟肖地刻畫了楊柳的形貌,也傳達了萬般不舍之情。豈止于此,這四句詩還極富張力,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評價道:“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在王夫之看來,“楊柳依依”所狀雖是“樂景”,對于分别的悲哀卻顯得更有力量。雖然尚不能說《詩經》時代中國人就有了折柳送别的傳統,但那個時代把楊柳與分别绾結在一起卻是不争的事實。

把楊柳與分别绾結在一起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業已分别,故而折柳寄遠;一種是當下分别,故而折柳相贈。

南北朝時期,南朝樂府多“折柳寄遠”之作。如蕭梁時期簡文帝蕭綱寫道:“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城高短箫發,林空畫角悲。曲中無别意,并是為相思。”劉邈寫道:“高樓十載别,楊柳濯絲枝。摘葉驚開駃,攀條恨久離。年年阻音息,月月減容儀。春來誰不望,相思君自知。”陳代江總也寫道:“萬裡音塵絕,千條楊柳結。不悟倡園花,遙同羌嶺雪。春心自浩蕩,春樹聊攀折。共此依依情,無奈年年别。”在交通和通信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對于生離死别看得特别重要,因為“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折柳寄遠,既有盼望遠人早日歸來的意思,也是兩情依依的獨特表達,自梁至陳都有這類作品,可見“折柳寄遠”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風氣。

唐人以《折楊柳》為題的詩作不少。韋承慶寫道:“萬裡邊城地,三春楊柳節。葉似鏡中眉,花如關外雪。征人遠鄉思,倡婦高樓别。不忍擲年華,含情寄攀折。”張九齡寫道:“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遲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更愁征戍客,容鬓老邊塵。”李白寫道:“垂楊拂綠水,搖豔東風年。花明玉關雪,葉暖金窗煙。美人結長恨,相對心凄然。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歐陽瑾寫道:“垂柳拂妝台,葳蕤葉半開。年華枝上見,邊思曲中來。嫩色宜新雨,輕花伴落梅。朝朝倦攀折,征戍幾時回。”這些詩歌具有高度同質性,都表達了思婦對于遠戍征人的思念。至于李賀的“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雍裕之的“欲識千條恨,和煙折一枝”,被思念的雖然不是征人,但通過折柳來寄托對離人的思念之情則是一緻的。這些詩歌,或多或少帶有唐人對樂府模拟的痕迹,是對“折柳寄遠”這一主題的繼承。

除了“折柳寄遠”,唐人還對折柳文化進行了發展,有不少“折柳贈别”的作品。李端《折楊柳》詩寫道:“贈君折楊柳,顔色豈能久。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新柳送君行,古柳傷君情。”孟郊《折楊柳》詩寫道:“楊柳多短枝,短枝多别離。贈遠累攀折,柔條安得垂。青春有定節,離别無定時。但恐人别促,不怨來遲遲。莫言短枝條,中有長相思。朱顔與綠楊,并在别離期。”翁绶《折楊柳》詩寫道:“台上少年吹白雪,樓中思婦斂青蛾。殷勤攀折贈行客,此去關山雨雪多。”這些都是折柳贈别的詩作,贈别的對象也不限于特定的群體。送别之時,楊柳依依,似不舍、似挽留,人們應物斯感、情動于中,故而不禁有折柳之舉。

從理論上說,折柳送别可以發生在中華大地任何一處路口、任何一處碼頭,但是古代詩歌中折柳送别有兩處重要的地方:灞橋和隋堤。

有關灞橋折柳贈别習俗的記載,最早見于《三輔黃圖》中:“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别。”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銷魂橋”條中也說:“長安東灞陵有橋,來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為‘銷魂橋’。”灞橋是漢唐都城長安通向東方的門戶,古人常于此地與親朋好友依依惜别,因此灞橋也成為送别之顯地。計有功《唐詩紀事》載:“(雍陶)典陽安,送客至情盡橋,問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故橋名情盡。’陶命筆題其柱曰‘折柳橋’。自後送别,必吟其詩曰:‘從來隻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通過這些記載,古人折柳贈别的習俗可見一斑。

把灞橋、折柳與送别聯系起來,李白與有功焉。李白的《灞陵行送别》一詩寫道:“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我向秦人問路歧,雲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阙落日浮雲生。正當今夕斷腸處,骊歌愁絕不忍聽。”李白《憶秦娥》詞寫道:“年年柳色,灞陵傷别。”灞陵又名霸陵,是漢文帝劉恒的陵寝,因在灞橋附近得名。李白之後,灞橋柳就成為離别的代名詞,為後人反複使用。

除了灞橋,隋堤也是一個重要的分别坐标點,所以古代詩詞中提到隋堤折柳的也不少。隋堤是今河南商丘市至永城市之間的汴河故道,據《開河記》記載,隋堤植柳是從隋炀帝開始的:“翰林學士虞世基獻計,請用垂柳栽于汴渠兩堤上,一則樹根四散,鞠護河堤,二乃牽舟之人護其陰,三則牽舟之羊食其葉。上大喜,诏民間有柳一株,賞一缣,百姓競獻之。又令親種,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方及百姓。”隋堤作為大運河重要的一段,曆來為送别之顯地,故隋堤折柳多出現在離别詩歌中。唐人姚合《楊柳枝詞·其五》寫道:“江亭楊柳折還垂,月照深黃幾樹絲。見說隋堤枯已盡,年年行客怪春遲。”韓溉《柳》寫道:“彭澤有情還郁郁,隋堤無主自依依。世間惹恨偏饒此,可是行人折贈稀。”這兩首詩不但反映了折柳贈别的習俗,還表明了隋堤送别的人多,人們的離恨也多,以至于把兩岸堤上的柳折頹了。這種意思,北宋周邦彥《蘭陵王·柳》一詞中也有暗示:“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在古代,運河就是交通的大動脈,隋堤柳是人們分别的見證,也是傳情的媒介,難怪要備受摧折。

人們之所以折柳寄遠、折柳贈别,有人說因為“柳”與“留”諧音,寓含有挽留的意思。其實事情也許沒有這麼簡單,“修幹偃蹇以虹指兮,柔條阿那而蛇伸”“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這些詩句是對柳條袅娜綿長形态的描繪,而柳條的形态與思念及挽留的心緒異質同構,所以人們才有折柳寄遠、折柳贈别之舉。此外,折柳寄遠、折柳贈别與文化積澱也密切相關。前人創作的文學作品使得折柳寄遠、折柳贈别作為一個重要母題,被有相同境遇的後世文人反複書寫,經過不斷積澱、不斷強化,成為中華文化亮麗的組成部分。

在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折柳寄情”節目經過現代科技的重新演繹大放異彩,給予人們似曾相識又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既是向傳統文化緻敬,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借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曆史悠久,但其命維新,以現代科學技術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傳統文化完全可以穿上現代服裝登上大雅之堂,從而服務于現代人的現代生活。

(作者單位系貴州财經大學)

《中國教師報》2022年03月02日第16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