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相撲有什麼規則?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有着上千年曆史的日本“國技”——相撲,早已形成自己獨特的儀式和規定,而在土俵(相撲比賽的圓形黏土擂台)上撒鹽就是其中之一相撲手撒鹽,既是為了驅除邪祟,也是為了祈禱自己不要受傷此外,相撲手們所撒的鹽也并不是普通的鹽,而是著名的“伯方之鹽”和“濑戶之本鹽”,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日本相撲有什麼規則?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有着上千年曆史的日本“國技”——相撲,早已形成自己獨特的儀式和規定,而在土俵(相撲比賽的圓形黏土擂台)上撒鹽就是其中之一。相撲手撒鹽,既是為了驅除邪祟,也是為了祈禱自己不要受傷。此外,相撲手們所撒的鹽也并不是普通的鹽,而是著名的“伯方之鹽”和“濑戶之本鹽”。
相撲比賽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比賽開始前,相撲手要先熱身,腳踏土俵,舉起雙手,手心向外,表示自己沒有攜帶任何武器,然後漱口、擦身、抓起一把鹽,撒向土俵。撒鹽方法因人而異,不過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撒到觀衆和裁判身上。
對一些相撲手來說,鹽撒得好不好事關成敗。日本已退役的相撲運動員水戶泉政人在一次比賽中膝蓋受傷,擔心自己從此一蹶不振,于是從下向上大量撒鹽,希望獲得保佑,結果接下來的比賽真就赢了。此後,這就變成了他的強迫症,就好像撒鹽的分量關系到比賽的輸赢。與水戶泉對戰過的北櫻英敏,也愛大量撒鹽。這是因為他第一次在土俵上遇到水戶泉時,被對方豪放的撒鹽行為所震驚,不想在氣勢上輸給水戶泉,“你多,我比你還多”!在現役的相撲手中,旭日松也是因為撒鹽而受到關注。在2012年5月的一場比賽中,他從第一次上土俵開始,一連輸了10次。為了出奇制勝,旭日松開始在限制時間内不停地撒鹽。結果他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連赢5次。
實力上有欠缺的相撲選手,往往喜歡撒鹽以求保佑,而真正的實力派,其實都不喜歡多撒鹽。畢竟土俵上有細土,再混上了鹽,腳下很容易打滑,所以大多數相撲手隻是每次取一小把鹽,完成一下儀式即可,或者故意避開土俵中央,往土俵的外側撒鹽。
一些相撲手不僅往土俵上撒鹽,也會往自己身上撒鹽,一般都是自己過去受過傷的地方,以祈禱不要再受傷。日馬富士公平會将鹽從肩膀撒到腳,然後開始熱身。偶爾還能看見有相撲手用手指捏起一小撮鹽,放到嘴裡咀嚼,以味覺刺激來振作精神。
對于相撲力士們來說,撒鹽也是一種表現自我的方式,還會因此赢得不少粉絲。一些粉絲專門拿着相機抓拍相撲手撒鹽的場景。比如來自蒙古國的第69代橫綱白鵬翔(橫綱是最高級别的相撲運動員),撒鹽的姿勢被叫作“奇妙仙子”,跟迪士尼經典動畫《小飛俠》裡的“奇妙仙子”揮動魔法棒時灑落的星光很像。再比如第72代橫綱稀勢之裡撒出的鹽,會以自己為中心呈均勻的放射性,很是好看。據說他讀中學時,做過棒球隊的接球手,所以是用扔球的方式撒鹽。
在東京的兩國國技館,每年舉辦3場相撲比賽,時間分别是1月、5月、9月,每場為期15天。地方上的相撲比賽也是每年3場,分别是3月、7月、11月。一場比賽下來,平均會用掉675公斤鹽。土俵上的鹽也不是什麼牌子的都行。從1987年開始,東京相撲比賽使用的就是“伯方之鹽”,而地方上的則統一使用“濑戶之本鹽”。
“伯方之鹽”是愛媛縣松山市伯方鹽業株式會社的明星産品。不過,“伯方之鹽”的原料其實不來自日本,而是來自墨西哥和澳大利亞的海鹽。那為什麼叫作“伯方之鹽”呢?這背後還藏着一段日本鹽業的發展史。
從1806年開始,日本采用鹽田法這一傳統的方法制鹽,但随着向西方工業化的看齊,日本開始逐步使用離子交換膜法制鹽。到了1971年12月,日本政府宣布廢止傳統的制鹽法,一律工業化。當時有兩位地方名士對此舉抱有疑問,掀起了傳統制鹽法存續運動,集齊了5萬多人的簽名,到相關部門請願。1973年,日本政府不得不松口,認定可以将從外國進口的海鹽,通過傳統方法制成日本鹽,而政府将這一制鹽權利交給了于當年成立的伯方鹽業株式會社。其實就連今時今日,大多數日本人還以為“伯方之鹽”是國貨品牌。倒是存在感稍遜一籌,隻能在地方比賽上使用的“濑戶之本鹽”,才是真正的日本國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