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忽必烈為什麼讨厭元朝

忽必烈為什麼讨厭元朝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8 22:24:34

之所以有人懷疑忽必烈建立的朝代不是中原王朝,原因主要有這幾點。

一是元朝是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朝代。元朝以前,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王朝就一直處在對抗之中。而元朝是遊牧民族戰勝作為中原王朝的金國和南宋建立的朝代,因此,元朝被認為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朝代,而不是中原王朝。

二是中原王朝一直定都在長安、洛陽、開封這些地方。但是元朝卻定都在大都(北京),和中原王朝的情況不一樣。

三是忽必烈雖然統治了中國,也有一定的漢化,但是元朝把國人分成四等,這與中原文化的兼收并蓄,是很不搭界的。

忽必烈為什麼讨厭元朝(忽必烈是遊牧民族蒙古人)1

(忽必烈劇照)

不過,盡管有這麼多疑問,但很顯然,元朝應該被稱為中原王朝。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元朝的政治經濟文化格局,和漢唐宋明基本上是一樣的。

比較一下元朝、蒙古,以及漢唐宋明這些朝代。

蒙古的經濟是遊牧經濟,基本上沒有農耕。元朝和漢唐宋明則以農耕為主;而且作為農耕的經濟中心,也都是中原地區、巴蜀地區和江南地區。也就是說,元朝無論是經濟形式還是經濟結構,和之前之後的那些中原國家都是一緻的,反而和他們以前的蒙古不一緻。

政治上,元朝的政治架構也更像漢唐宋明等中原國家,而不像蒙古。

蒙古中央的政府首腦叫大斷事官,不過,這個大斷事官和中原國家的丞相是不一樣的,他們更多的是大汗的一個服務部門,相當于大汗的奴仆。地方上,蒙古也僅設置達魯花赤,起到收稅和管理的作用。

忽必烈為什麼讨厭元朝(忽必烈是遊牧民族蒙古人)2

(元朝行政機構圖)

而元朝則不一樣。元朝無論中央架構和地方行政機構,和漢唐宋明等漢人國家都是差不多的。元朝的中央是中書省和樞密院。中書省領六部,執掌全國政務。樞密院管軍事,這是從宋朝一脈相存下來的。唯一的區别是元朝多了個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地區。

在地方架構上,元朝設置了行中書省,這也是我們現在省級行政單位的源頭。不過,基本上也是沿襲宋朝的州府,隻是略有變化而已。這一點,也是隻和中原國家相似,與蒙古這樣的遊牧民族是不同的。

皇帝繼承制度,也是漢人式的,與蒙古不同。

在文化上,元朝也是繼承和延續了宋朝的儒家文化。雖然并不徹底,但是相比于之前的蒙古文化,元朝文化也是更接近于中原國家的。

第二,元朝定都的大都其實也算是中原地區。

中原地區其實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最早的中原地區,是夏朝初建時所謂的九州。不過,随着氣候的變化與經濟的發展,中原地區的範圍越來越大。同時,都城也不斷地轉移,從長安轉移到洛陽,再轉移到開封,接着轉移到大都(北京)。

再說了,長安洛陽到近古時期,已經不适宜建都,當然也就不能隻把建都長安、洛陽的國家叫做中原國家。因為按照這個說法,從宋朝開始,中國古代的朝代就再也沒有在長安、洛陽建過都了,難道就因此認為中原國家消失了嗎?顯然,這是一個十分荒謬的判斷。

忽必烈為什麼讨厭元朝(忽必烈是遊牧民族蒙古人)3

(元朝地圖)

​第三,從元朝開始,中原國家的概念已經擴大。

元朝之前,中原國家與北方遊牧民族尖銳對立。但是從元朝開始後,這種對立就差不多消失了。盡管後來明朝的時候一度恢複,但是清朝的時候又消失了。

這種對立的消失,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是北方遊牧民族戰勝了南方漢民族,但是在政治經濟乃至文化上,卻是中原國家的模式替代北方遊牧民族的模式。

由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判斷,就是中原國家在經過和北方遊牧民族融合以後,概念擴大了,範圍也擴大了。

(參考資料:《元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