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資産價格的意義

資産價格的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0:08:39

資産價格的意義(什麼是資産的價值)1

居民收入有兩個來源,1、工資性收入;2、财産性收入;

工資性收入很好理解,出賣勞動力得來的收入。

那麼财産性收入呢。既你擁有的财産給你帶來的收入。

比如說房子、股票、債券等;

房子帶來的收入可以是出租得來,也可以是房産增值得來。出租的價值在于租金收入。

假設房價一直不漲不跌,那麼100萬買的房子,假設按年出租,每年都不空置,每年租金4萬元。那麼25年可以收入100萬。這樣的話這個房子的年化收益是4%。與銀行定期或者國債收益相比差不多。而房子的穩定性往往比銀行定期和國債差。因此對于這個租金而言,房子的價值就不值得投資。

但往往大家買房都是為了增值,而并不在乎租金收入。那麼增值的前提是什麼呢。供不應求,經濟規律鐵則就是供不應求商品價格上漲,供大于求商品價格下跌。不管行政手段怎麼調控,最終都要回歸經濟規律。從這個角度看,房子是否增值就一目了然,人口流入城市,需求增加,供給如果減少,往往房價長期看漲。當然買房還需要分析城市規劃、發展方向、配套設施等等。

因此,從資産角度看房産,要分兩部分看,租金收入、增值收入。投資房産就是為了收益,如果這兩方面确定不了,就不值得出手。

同樣,買股票是買什麼呢?

股票又兩重意思,1、股權。2、交易票證。

這兩樣往往對應證券市場兩種投資,1、價值投資2、技術投資。

我們從整體分析,假如此刻A股有10萬億資金,且這部分資金恒定不變。所有人不提出,那麼長期來看,這部分資金必然是越來越少的。為什麼呢?首先,券商要收手續費、基金經理要收管理費、杠杆入市要支付利息。這些都會導緻市場資金越來越少。那麼在這裡博弈的各個股民就處于一個零和博弈場景之下,有人賺,必然有人賠。而且長期看來,大家都是賠,這也就是為什麼曆史上沒有靠技術投資體系實現财富增值的大師。但往往這樣的零和博弈吸引大批股民入場。股市這種追漲殺跌的類似賭博的快感是人性的弱點,不用投入很大精力去研究公司,看趨勢預測未來,既能賺錢還能享受當先知的快感。但這往往也會走向不歸路。

那麼所謂的價值投資呢?

如同看待房産一樣,買入公司的股票就買入了公司的一部分股權,擁有這部分股權就擁有了分紅、公司價值增長的權利。比如一家公司,總股本100億。市值1000億,每年淨利潤80億。那麼,投資這家公司的年收益就是80/1000=8%。比如,在這家公司1000億市值的時候購買100手股票.每年收益就是800塊。這部分就類似租金收入,但證券市場往往是個瘋子,有時候把這家公司市值砸到500億,那麼我們此時買入後年收益就是16%,此時真是便宜。而有時候又提到3000億市值,那麼我們此時買入後的年化就是2.67%,此時相比國債和銀行存款等無風險收益4%又低了不少。這其實就是市場所謂的低估值、高估值。

原理相比簡單,但估值往往複雜,因為我們預測一家公司未來能不能一直每年賺80億,這個非常困難。這也是投資樂趣所在。

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應該一直緊抓公司的資産産出,也就是賺錢能力,用最少的錢賺最多最穩定的錢,這就是好公司。

胡亂寫了一段,大體也能明白什麼是資産的價值,資産的價值就是我們所購買的這部分資産(房産、股票、債券等)未來能給我們賺取的自由現金流(可随意支配的錢)。當購買這部分資産每年賺取的錢,付出的風險成本等權衡後大于社會無風險收益(銀行固定存款、國債等)時,就值得投資,反之就不值得投資。

資産價格的意義(什麼是資産的價值)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