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産寶寶不到4斤重,不明包塊壓迫肺部,導緻呼吸困難,情況十分緊急……為争取救治時間,成都、攀枝花兩地醫院聯動,千裡轉運接力救助,不到12小時便将孩子安全送往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四川省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經診治,孩子目前生命體征平穩,後續确定包塊的性質後,醫生将考慮對其進行手術。
兩地醫院在冕甯進行交接
33周早産
試管嬰兒出現肺部包塊,呼吸困難
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巨容介紹,患兒是雙胞胎試管嬰兒中的一個,在宮内時就發現胸腔中有包塊,但産婦一直堅持着。無奈孩子在33周早産,“出生時隻有3斤多”。
患兒接回成都後住進保溫箱
據她介紹,孩子出生後情況一直不太好,肺部包塊依然在長大,因此一直在當地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治療。由于孩子較小,父母希望其大一些再進行手術,但“包塊長大後壓迫着肺部,導緻孩子呼吸功能不好,還引起了繼發感染,情況不容樂觀”。
為了保證孩子的生命安危,攀枝花當地醫院年前便聯系上成都市婦兒醫院希望能轉院治療。市婦兒醫院也準備在大年初二(2月13日)一早把孩子接到成都,但12日晚上,孩子病情加重,“還上了呼吸機,且參數比較高”。害怕長途轉運會使孩子病情加重,發生意外,因此便留在當地醫院繼續進行抗感染治療。
接力救治
兩地醫院開救護車途中交接,轉運至蓉
經過數天治療,孩子病情稍微得到緩解,兩地醫院才商量着把孩子盡快接到成都。據了解,成都到攀枝花近700公裡的路程,為了減少轉運途中所花費的時間,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與成都市婦兒醫院商量着雙方開着救護車從兩邊往中間趕,中午1點左右,雙方在冕甯縣(涼山州)會合交接。
醫護人員從成都出發
“我們是2月20日早上8點從成都出發的。”巨容介紹,當時接到患兒時,孩子的病情還算比較穩定,“救護車上的急救人員、急救藥品、轉運呼吸機,轉運暖箱均齊備,就像是一個移動的生命島,若出現意外情況,也能及時處理。”當天19時左右,患兒被安全送至成都市婦兒醫院,而這條生命接力之路,雙方醫院往返走了1200多公裡。
患兒接回成都後住進保溫箱
目前,患兒生命體征平穩,但胸腔包塊依舊比較大,對胸腔的壓迫比較明顯,後續确定包塊的性質後,将考慮對其進行手術。
紅星新聞記者 章玲 圖片由院方提供
編輯 張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